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璐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合酶
  • 1篇移植瘤
  • 1篇郁金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 1篇原位移植瘤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食管酸暴露
  • 1篇氢离子
  • 1篇氢离子浓度
  • 1篇胃癌
  • 1篇胃食管
  • 1篇胃食管反流
  • 1篇胃食管反流病
  • 1篇温郁金
  • 1篇离子
  • 1篇流病

机构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2篇吕宾
  • 2篇张璐
  • 1篇詹丽杏
  • 1篇倪桂宝
  • 1篇范一宏
  • 1篇蔡利军
  • 1篇郑华君
  • 1篇胡萍萍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酸暴露和雷贝拉唑对其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各亚型食管酸暴露特点,探讨雷贝拉唑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32例 NERD 患者分成3组,异常酸反流组14例,食管对酸高敏组11例,功能性烧心组7例,并以雷贝拉唑10mg,2次/d 治疗2周。结果 (1)各组酸暴露:异常酸反流组酸反流总次数、长反流次数、pH<4时间及其百分比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食管对酸高敏组症状指数显著高于功能性烧心组[(81.0±22.5)%比(8.6±14.8)%,P<0.01]。(2)症状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典型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食管外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异常酸反流组患者(4.0±3.8比0.9±2.2,P<0.05)。(3)疗效:异常酸反流组、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在雷贝拉唑治疗1、2周后均有食管外症状积分、总积分的显著下降;而功能性烧心组患者仅有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酸反流组与其他两组治疗后2周比较,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雷贝拉唑对 NERD 患者1、2周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56.3%、68.8%;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异常酸反流和食管酸高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1周时分别为64.0%、71.4%,在2周时分别为80.0%、71.4%。结论 (1)异常酸反流组酸暴露主要表现在酸反流的总次数、长反流次数增多,pH<4时间延长。(2)食管对酸高敏患者可能更易发生食管外症状。(3)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 NERD有较好的诊断和分型价值。
范一宏吕宾詹丽杏张璐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雷贝拉唑氢离子浓度
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对COX-2和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移植瘤生长及其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小鼠12只,以荷SGC-7901人胃癌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癌组织转移到裸小鼠胃壁建立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造模后,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6只;原位移植24h后开始灌胃,治疗组给予温郁金水蒸气蒸馏液(2.5g/mL),0.4mL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当动物出现明显消瘦、弓背、神萎等衰竭征象(约9周)时处死动物,观察和比较两组肿瘤抑制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瘤重分别为(0.4189±0.1086)g、(0.7296±0.210)g,P<0.01,抑瘤率为42%;模型组腹膜转移6/6、肝脏转移5/6、腹水1/6,治疗组腹膜转移2/6、肝脏转移1/6、腹水0/6,其中腹膜及肝脏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郁金治疗组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温郁金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VEGF的表达有关。
蔡利军吕宾倪桂宝胡萍萍郑华君张璐
关键词:温郁金胃癌移植瘤环氧合酶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