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疗法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促醒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疗法(HBO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促醒效果。方法 将60例DAI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尼莫地平联合HBOT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HBOT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进行预后评估;在治疗前、治疗8d、15d、22 d后予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价;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8d、15d、22 d后的苏醒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d、15d、22 d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各时间点的GCS评分更高(P<0.05),苏醒时间更短(P<0.05),治疗15d、22 d后的苏醒率更高(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HBOT对DAI患者的促醒效果显著,可提高GCS评分和苏醒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李志锋张鹏孙永刘永玲
-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压氧疗法弥漫性轴索损伤促醒
- microRNA-21-5p在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21-5p(miRNA-21-5p)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 d龄SD大鼠双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并从双线中间离断血管,构建大鼠HIB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大鼠不做血管离断作为空白组。在造模后第2天,大鼠麻醉并对脑组织进行微量注射,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稀释后的miRNA-21-5p agomir和miRNA-21-5p NC 10μL,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0.9%NaCl。造模后第7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iRNA-21-5p的表达,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21-5p与PI3K的关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p-Akt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DS评分分别为(4.70±0.71),(2.45±0.50)和(4.40±0.49)分,miRNA-21-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0.02),(0.71±0.10)和(0.25±0.0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Target Scan数据库预测PI3K与miRNA-21-5p存在结合位点,推测两者可能具有靶向调控关系。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I3K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7±0.01),(0.65±0.02)和(0.37±0.01),p-Ak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04),(0.74±0.01)和(0.41±0.03),Cleaved Caspase 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0.04),(1.40±0.03)和(2.02±0.04),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NA-21-5p在新生HIBD大鼠脑组织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PI3K/Akt/Cleaved Caspase 3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 孙永孙辉姚凯华李志锋李永文
-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变化对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变化及其对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89例ICH患者为病例组,按照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ICH组(SSS评分0~15分,n=41)、中型ICH组(SSS评分16~30分,n=28)、重型ICH组(SSS评分31~45分,n=20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n=63)、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分,n=26)。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入院后1、3、7、14、30 d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进行检测。并于同期选取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且行腰穿麻醉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随着入院时间延长,轻型、中型、重型ICH患者血浆、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均<0.05)。病例组入院后1、3、7、14 d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型、中型、重型ICH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入院30 d时,中型、重型ICH组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高于轻型ICH组、对照组,重型ICH组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高于中型ICH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入院1、3、7、14、30 d血浆、脑脊液β-内啡肽、GnRH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结论 ICH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GnRH水平升高,其水平升高可致脑损伤程度加重,预后变差。
- 孙永姚凯华李志锋刘永玲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Β-内啡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脑损伤预后
-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损伤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80只SPF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10 mg/kg)和阿司匹林高剂量组(50 mg/kg),每组20只。线拴法制备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给予等量无菌0.9%氯化钠溶液。第7天给药30 min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磁共振扫描仪检测脑梗死体积;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明显神经功能萎缩现象,两侧脑组织未发现梗死区域,大鼠脑组织中少量凋亡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和进食减少,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细胞凋亡鼠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细胞凋亡数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与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可能引发了JAK2、STAT3的活化,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从而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起到保护作用。
- 孙永孙辉姚凯华李志锋李永文
- 关键词:脑缺血损伤阿司匹林JAK2/STAT3凋亡
-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对比血管内成形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实验纳入42例患者,其中24例接受血管内成形术(实验组),另2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指标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rCBFV、rCBV明显升高,MTT显著降低。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两批患者在疗程完毕之后,NIHSS评分可以看到下降,实验队伍的降低幅度更大些。hs-CRP指标在治疗后下降,但两队伍间的差距并不明显。然后看一下治疗后8个月的不良反应表现,实验队伍只有4.17%的出现率,低于对照队伍的12.50%。经过一年的观察,实验组的患者并没有再狭窄的情况,对照组却有25%的患者出现了再狭窄。结论 由此得出,对于表现出症状的非紧急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内血管成形手术比起常规治疗在提高脑血流灌注指标,让NIHSS评分下降,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防止手术后再狭窄方面有明显优势,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 李志锋孙永刘永玲安徽
- 关键词:血管内成形术颅内动脉狭窄临床疗效
- Aβ1-42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大鼠血清中miR-221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血清中miR-221的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Aβ1-42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将构建的miRNA-221过表达慢病毒尾静脉注射至造模成功的AD大鼠,分别设置AD组、AD+miR-221过表达组、AD+空载体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iR-221水平,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大脑海马区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Western-blot检测大脑组织中BACE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D组、AD+空载体组及AD+miR-221过表达组中miR-22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miR-221过表达组显著高于AD组、AD+空载体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AD+空载体组及AD+miR-221过表达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即认知功能下降;AD+miR-221过表达组与AD组、AD+空载体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认知功能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和AD+空载体组大鼠海马区及大脑皮层区神经元受损严重;AD+过表达组神经元损伤得到显著改善,且趋向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和AD+空载体组大脑组织中BACEl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过表达组低于AD组和AD+空载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1可能是通过降低BACEl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Aβ1-42诱导的大鼠老年性痴呆,提高大鼠认知功能。
- 孙永孙辉姚凯华李志锋李永文
-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MIR-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