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会影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汁
  • 2篇胆汁酸
  • 2篇预后
  • 2篇孕妇
  • 2篇围生儿
  • 2篇围生儿预后
  • 2篇宫颈
  • 1篇胆酸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甘胆酸
  • 1篇血清总胆汁酸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治疗慢性宫颈...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肝内胆...
  • 1篇妊娠期肝内胆...

机构

  • 4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4篇高会影
  • 2篇吴春华
  • 2篇刘晓芳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CG和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血清甘胆酸(CG)、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取120例ICP孕妇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收取时间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3月22日,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死亡4.17%、早产16.67%、新生儿窒息15.00%、胎儿窘迫发生率31.6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P孕妇CG(5 602.04±252.01)μg/ml、TBA水平(31.29±16.50)μmol/L,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410.23±10.15)m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质量(2.05±0.18)kg、Apger评分(6.23±1.0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孕妇CG、TBA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密切相关,能作为预测ICP以及围生儿预后的主要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吴春华尹天奇马李娜刘晓芳高会影
关键词:血清甘胆酸血清总胆汁酸围生儿预后
生存素和自然杀伤T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及自然杀伤T细胞(NKT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诊的152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受试者80例为健康组,对比两组NKTs、Survivin、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各指标诊断宫颈癌的效能。结果宫颈癌组血清NKTs、CEA、CA125、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组,IL-12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Ⅲ~Ⅳ期宫颈癌癌组织中Survivin及血清CEA、CA125、VEGF水平高于Ⅰ~Ⅱ期组,NKTs、IL-12低于Ⅰ~Ⅱ期组(P<0.01)。血清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效能最高(AUC=0.996,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96.00%)。宫颈癌患者NKTs与Survivin表达呈负相关(r=-0.657,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越高,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越高,NKTs水平越低,宫颈癌可采用血清NKTs、CEA、CA125、VEGF、IL-12联合检测。
赵艳玲高会影陈丽丽
关键词:自然杀伤T细胞生存素宫颈癌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白细胞介素-12
ICP孕妇胆汁酸、肝酶指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胆汁酸、肝酶指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ICP孕妇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其中将50例伴有皮肤瘙痒的孕妇归为甲组,将另外50例无皮肤瘙痒的孕妇归为乙组,另同期收集50例正常孕妇归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胆酸(CG)、雌三醇(E3)]进行分析统计,并分析与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甲组与乙组孕妇母体的血清TC、TBil、TBA、CG、DBil、ALT、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组孕妇羊水污染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组、乙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甲组、乙组孕妇胎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对照组孕妇均明显较低(P<0.05);甲组与乙组孕妇住院天数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P<0.05)。结论 ICP孕妇母体血清胆汁酸、肝酶、血脂水平增高将会对围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围生儿预后相比正常孕妇较差,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与ICP引起的血清钙CG、TBA、ALT、ALP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关联。
吴春华尹天奇马李娜刘晓芳高会影
关键词:围生儿孕妇胆汁酸肝酶
抗宫炎片和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应用抗宫炎片以及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n=68)和治疗组(n=69)。对照组使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宫炎片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病原体转阴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组病原体转阴疗效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前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等Spitzer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等Spitze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晕、便秘、胃肠道不适、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应用抗宫炎片以及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的有效性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病原体转阴率高,能促进宫颈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无明显不良反应,切实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高会影赵艳玲陈丽丽苏立果佳焦伟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抗宫炎片炎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