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康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2篇风湿
  • 2篇干燥综合征
  • 1篇虚证
  • 1篇亚临床
  • 1篇炎性
  • 1篇炎性介质
  • 1篇养阴
  • 1篇证论治
  • 1篇湿病
  • 1篇水位传感器
  • 1篇内伤
  • 1篇内伤发热
  • 1篇清燥
  • 1篇综合征患者
  • 1篇瘀方
  • 1篇羟氯喹
  • 1篇雾化
  • 1篇雾化器
  • 1篇疗效

机构

  • 5篇苏州市中医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盛康
  • 2篇丁炜
  • 2篇郝冬林
  • 1篇刘秋红
  • 1篇高忠恩
  • 1篇黄春香
  • 1篇徐薇薇

传媒

  • 1篇四川中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症的理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症的理疗装置,包括理疗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理疗机体上的便携式送药机构;经过雾化器进行混合,因输出管道的一端安装在雾化器的出药口处,咬合牙套与输出管道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并通...
郝冬林盛康杨传红徐薇薇林瑞朱文黄春香钱祎灵
初论内伤发热的理论及在风湿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的本质和组方用药特点,提高对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分析,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从中医对发热认识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临床验案,认识发热在不同症候组别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组方用药类别。结果 ...
高忠恩郝冬林盛康
关键词:内伤发热风湿病虚证
从络病学说论治干燥综合征初探
以干燥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从“络病”学说来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指出干燥综合征以气阴两虚发病基础,燥、淤,痰诸邪既是病理产物,又与气阴两虚互为因果,循环往复,使病情日趋严重。故在中医治疗中,补气养阴为本,加之活血祛淤,...
盛康丁炜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疗效评价
肌骨超声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评估的研究
目的 采用肌骨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病变情况,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炎症标记物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探寻完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评价体系.方法 纳入病例31例均为2016年10至...
盛康刘秋红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养阴清燥散瘀法联合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ESR、CRP、IgG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清燥散瘀法联合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IgG(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养阴清燥散瘀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ESR、CRP及IgG、IgM、γ球蛋白等免疫炎性指标变化,并评价治疗前后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浸润长度等,判断其证候积分变化,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44%,明显低于观察组93.0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IgG、IgM及γ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糖块含化时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滤纸浸湿长度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3%,与观察组6.97%,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养阴燥湿散瘀法联合羟氯喹可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燥症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炎性反应,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较好。
盛康丁炜
关键词:羟氯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