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油气
  • 4篇凹陷
  • 4篇成藏
  • 4篇大民屯凹陷
  • 2篇油气藏
  • 2篇气藏
  • 2篇控油
  • 2篇成藏体系
  • 1篇大油气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叠合
  • 1篇断陷
  • 1篇须家河组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岩性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地球化学
  • 1篇油气成藏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0篇李建华
  • 9篇庞雄奇
  • 4篇宋兵
  • 2篇陈冬霞
  • 2篇冷济高
  • 2篇姜福杰
  • 2篇孟卫工
  • 2篇李晓光
  • 2篇耿辉
  • 1篇郭继刚
  • 1篇郭迎春
  • 1篇高先志
  • 1篇王鹏威
  • 1篇范柏江
  • 1篇庞宏
  • 1篇向才富
  • 1篇谢文彦
  • 1篇马俊宝
  • 1篇焦姣
  • 1篇邹越

传媒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民屯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被引量:5
2011年
为评价大民屯凹陷剩余资源潜力,指出有利勘探区带,研究了大民屯凹陷的源控油气作用,即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结合油气成藏体系和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评价了大民屯凹陷各个油气成藏体系的排烃量、资源量和剩余资源量。大民屯凹陷划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10个油气成藏体系,总的排烃量为14.66×108t,资源量为6.34×108t,剩余资源量为3.098×108t,勘探前景较大;其中,最有利的勘探区带有3个,分别为成藏体系为Ⅰ下、Ⅲ上和Ⅱ上,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163×108,0.567×108和0.409×108t。
李建华宋兵庞雄奇张占文耿辉
关键词:成藏体系资源评价大民屯凹陷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志留系油气钻探失利井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认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志留系储层特征及其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利用叠合盆地油气功能要素组合-构造过程叠合-相势耦合控油气成藏的新方法,分析该层系18口钻探失利井原因.结果表明:50%的探井因油气成藏功能要素不全或不能有效组合而失利,6%的探井因油气藏遭受后期构造运动被调整、破坏而失利,44%的探井因晚期相势不能有效复合而失利.该研究能够加深认识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预测的复杂性,检验新方法分析钻探井失利原因的有效性,及其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的指导性、对油气勘探区预测的可行性.
焦姣庞雄奇庞宏姜福杰李建华
关键词:志留系
油气成藏期研究方法和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油气成藏期研究是油气藏乃至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方法是通过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分析油气藏形成期,属于间接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近年来,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技术方法的改进,为油气成藏期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流体历史分析方法、油藏地球化学方法、油储磁性矿物古地磁定年、油田卤水碘同位素定年、成藏门限分析等。本文阐述了成藏期研究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讨论了成藏期研究的发展方向。
李建华范柏江耿辉
关键词:成藏期流体包裹体油藏地球化学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排烃效率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部成藏组合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排烃效率的研究亟待加强。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并计算了烃源岩的生烃量、排烃量和排烃效率。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泥质烃源岩和煤层的排烃门限对应的镜质组反射率均为0.7%。侏罗系烃源岩的总生烃量为3 973.84×108t,总排烃量为1 402.71×108t,其中八道湾组烃源岩排烃量占总排烃量的69.85%。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的平均排烃效率为35.30%,不同层系不同岩性烃源岩,其排烃效率明显不同,泥质烃源岩排烃效率远大于煤层。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量大,排烃效率较高,下部成藏组合以侏罗系烃源岩为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
郭继刚李建华庞雄奇向才富姜福杰王鹏威
关键词:排烃效率排烃门限烃源岩侏罗系准噶尔盆地南缘
辽河断陷沉积岩之下0~1600m变质岩中大油气田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99%以上都赋存于含油气盆地中的沉积岩或喷出的火山岩内,分布在变质岩潜山内的油气储量不超过1%,且一般位于距潜山顶部150m以内,距潜山顶面超过500m的油气藏尚未见报道。中国石油辽河油气公司2005年在渤海湾盆地辽河断陷沉积岩之下0~1600m的片麻岩及混合角闪岩内发现了储量超过3000万吨的大油田。这一发现表明,地质条件类同的辽河断陷中央隆起带变质岩潜山内的油气勘探前景广阔;渤海湾盆地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资源潜力有待重新评价和认识;地球上能够开展油气勘探的领域比我们曾经想象的大得多。
庞雄奇谢文彦孟卫工高先志李晓光冷济高李建华
岩性油气藏分布区定量预测新方法——以大民屯凹陷为例被引量:12
2011年
统计大民屯凹陷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发现,烃源灶(S)、界面势能(P)、沉积相(D)和区域盖层(C)是控制大民屯凹陷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T-CDPS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及岩性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带预测方法。4个功能要素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决定着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在地史过程中的同时联合决定着油气成藏的时间。通过分析各功能要素的单因素控油气作用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得到单因素控藏概率,经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控藏概率指数,根据该指数的大小可预测岩性油气藏分布有利区。应用T-CDPS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大民屯凹陷古近系Es33、Es34和Es4岩性油气藏最有利分布区,应用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建华庞雄奇宋兵陈冬霞马俊宝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有利区预测大民屯凹陷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二段隆坳格局变迁及控藏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恢复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二段以来的沉积厚度得到须二段顶界面隆坳格局变迁过程。结合钻井成果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阐明了须二段天然气的成藏模式和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二段顶界面的古构造地貌发生了明显的隆坳格局变迁,现今坳陷中部的孝泉—丰谷构造带经历了宽缓斜坡—坳陷—隆起的演化过程,鸭子河构造经历了深坳到高隆的演化过程。川西坳陷须二段古隆起不具有常规控藏的特征,天然气早期"封闭"在鸭子河坳陷内,表现出深盆气特征。后期的构造抬升和隆坳演化及其派生的裂缝破坏了深盆气藏的稳定平衡状态,使得天然气发生侧向运移形成"连续分布、甜点富集"的现今形态。
郭迎春庞雄奇李建华陈冬霞李林涛邹越冷济高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须家河组川西坳陷
辽河坳陷油气分布门限与有利成藏区带预测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经典的油气地质理论指导辽河坳陷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油气藏越来越难以被发现,主要原因是基于逻辑判断和定性分析的传统研究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精细勘探的需要。以油气藏分布临界条件为切入点展开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受烃源灶(S)、沉积相(D)、区域盖层(C)和低势区(P)四类功能要素的控制: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已发现油气藏全部分布在源灶中心2倍排烃源岩半径范围内(S);绝大部分分布在沉积物颗粒为0.1~0.5 mm的河流、三角洲优相储层中(D);全部分布在区域盖层的厚度大于25 m的地层之下(C);全部分布在距离古隆起顶点相对距离小于1的构造高部位(P1=M);全部分布在距离断裂带3km范围内(P2=F);96%油藏分布在势指数小于0.5的低界面势能区(P3=L)。综合分析建立了大量成藏期(T)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T-CDPS),并基于这一模式预测了辽河坳陷主成藏期(T)背斜类(T-CDMS)、岩性类(TCDLS)、潜山类(T-CSMF)3类油气藏有利分布发育区共117个。回放检验表明整个辽河坳陷95%以上已发现的油气藏都分布在烃源灶(S)、储层相(D)、封盖层(C)、低势区(P)四要素叠合的有利成藏区带内,成藏概率越高的地区发现的油气藏个数越多、找到的储量越大,反映了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孟卫工庞雄奇李晓光李建华彭俊文肖爽
关键词:成藏模式
大民屯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资源潜力预测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共划分10个成藏体系。应用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计算了各个成藏体系的排烃量、可供聚集烃量、远景资源量和剩余资源量。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总的剩余资源量为1.9×108 t,其中上部成藏组合中的成藏体系Ⅰ剩余资源量达0.559×108 t,下部成藏组合的成藏体系Ⅵ剩余资源量达0.543×108 t,这两个成藏体系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李建华余杰王锐耿辉宋兵庞雄奇
关键词:成藏体系资源潜力大民屯凹陷
大民屯凹陷构造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定量预测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统计规律,发现: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是控制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了功能要素(T-CDMS)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以及构造类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带的预测方法。4个功能要素,纵向上的有序组合控制构造油气藏的成藏层位,平面上的叠加复合决定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地史过程中联合决定油气成藏的时间。通过各个功能要素的单因素控油气作用及定量表征方法的分析,得到单因素控藏概率,经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控藏概率指数(I),根据该指数的大小可预测构造油气藏分布有利区。应用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了大民屯凹陷古近系Es33,Es34和Es4构造油气藏最有利分布区12个,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建华宋兵耿辉庞雄奇
关键词:构造油气藏大民屯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