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毅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胆总管
  • 2篇纤维化
  • 2篇内镜
  • 2篇教学
  • 2篇PBL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总管疾病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星状细胞
  • 1篇星状细胞活化
  • 1篇学法

机构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吕宾
  • 8篇徐毅
  • 3篇范一宏
  • 3篇孟立娜
  • 3篇包海标
  • 2篇张烁
  • 2篇孙翠萍
  • 2篇许薇薇
  • 1篇斯淑英
  • 1篇徐涛
  • 1篇黄宣
  • 1篇张璐
  • 1篇倪桂宝
  • 1篇俞蕾敏
  • 1篇傅永清
  • 1篇蔡利军
  • 1篇吴可人
  • 1篇李善高
  • 1篇覃雨果
  • 1篇陈明涛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病、手术方式、术后康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前明确胆总管结石31例中10例先行术中ERCP取石,取石成功后再行LC;余21例和5例术前怀疑胆总管结石、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TCC)证实胆总管结石者先行LC,继而行ERCP取石。LC手术均获成功,ERCP取石成功率为97.22%。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无明显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平均为4 d。结论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避免不必要的ERCP及因术后ERCP失败而致患者再次手术。
包海标徐毅吕宾李宁傅永清吴可人徐涛孙翠萍许薇薇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
PBL与LBL教学法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能提高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文献查阅及团队协作能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已经成为消化专业研究生必备技能之一,笔者自2010年以来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好的完成内镜培训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蔡利军吕宾孟立娜范一宏包海标徐毅
关键词:PBL上消化道内镜教学
内镜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31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总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因梗阻性黄疸、腹痛入院,均据病史、CT和MR I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胆总管良性狭窄患者。狭窄分类对照B ismuth标准分为2型,并评价采用内镜下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的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经EPBD和ERBD治疗,有效率为96.77%,随访患者30例,其中27例未复发;3例拔除支架后6月内复发;3例再狭窄患者中2例为慢性胰腺炎,1例为有胆囊切除史者,支架留置时间皆为6个月。结论 EPBD联合ERBD治疗胆总管良性狭窄安全有效,其治疗效果与狭窄的病因和支架留置时间有关。
包海标徐毅吕宾孙翠萍许薇薇
关键词:胆道疾病胆总管疾病气囊扩张术引流术
食管支架再狭窄组织中bFGF、MMp-1/TIMp-1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是由于支架对食管的持续机械扩张造成局部组织创伤,导致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值、活化、旺盛分泌,最终大量纤维束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但机体在启动修复创伤的系列防御反应时,同时也激发抗纤维化程序。因此,支架术后再狭窄不是单纯纤维化的结果,而是生理性纤维化和抗纤维化平衡被打破,导致食管局部“失控性”修复,即过度纤维化的最终结果。
郑华君吕宾倪桂宝陈明涛范一宏徐毅
关键词:食管支架TIMP-1MMP-1BFGF支架术后再狭窄抗纤维化
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和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0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低剂量替普瑞酮组、中剂量替普瑞酮组和高剂量替普瑞酮组,每组10只。采用泼尼松龙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替普瑞酮的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给药7d,每天1次。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计算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c—fos水平,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mRNA的表达。结果类固醇激素能引起胃黏膜显著出血性损伤,实验组大鼠溃疡指数中位数为44.5,明显高于空白组(0,P〈0.01),实验组大鼠胃黏膜c—fos染色积分为42±8,高于空白组(22±3,P〈0.01),HSP70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0.22±0.03VS0.04±0.02,P〈0.01)。低、中、高剂量替普瑞酮组的溃疡指数中位数分别为32.5,23.0,23.0,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均P〈0.01),大鼠胃黏膜c—fos染色积分分别为34±2,30±5,25±3,均明显低于实验组42±8(均P〈0.01);HSP70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41±0.09,0.49±0.05,均明显高于实验组(0.22±0.03,均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类固醇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表达,抑制胃黏膜c—fos的表达有关,
吕宾张璐范一宏徐毅
关键词:胃黏膜热休克蛋白质类
床边教学法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阶段的实践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临床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水平。使用床边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的实习带教中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张烁吕宾孟立娜覃雨果徐毅
关键词:医学教育床边教学PBL
国产泮托拉唑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商品名:泮立苏)与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方法选择符合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溃疡伴出血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泮托拉唑组(31例)和奥美拉唑组(27例)。泮托拉唑组予以国产泮托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奥美拉唑组予以进口奥美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二者成本一效果比。结果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3.5%,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3%,两组药物均能有效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7.4%;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7.76、20.73;奥美拉唑相对于泮托拉唑的增量成本-效果比(5C/5E)为454。结论国产泮托拉唑是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溃疡出血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
黄宣吕宾张烁徐毅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苯咪唑类费用效益分析
肌细胞增强因子2A与肝星状细胞活化关系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转录调控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参与了HSC的活化过程。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EF2家族成员MEF2A与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开始时处死6只大鼠作为0周对照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60%CCl_4(0.3 ml/100 g,每周2次)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与模型组于相同条件下饲养,不予任何处理。造模开始后3、6、9、12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F2A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A蛋白和HSC活化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Van Gieson染色定量分析肝内胶原含量。结果:正常肝组织中仅有少量MEF2A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组织MEF2A 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MEF2A与α-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8,P<0.05)。肝内胶原含量随肝纤维化的形成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MEF2A参与了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的活化和增殖。
李善高俞蕾敏斯淑英吕宾孟立娜徐毅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活化纤维化四氯化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