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斌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对21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和腹部热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6例(76.2%)效果优良,4例(19.0%)有效但症状有反复,1例(4.8%)无效。结果表明,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效果好,简单,经济。
- 王崇树魏寿江王城王浩斌
- 关键词:便秘中药内服外治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 2010年
-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绝大部分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需要接受疝修补术,而传统的疝修补术因其高复发率等缺点已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其中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全腹股沟区修补,具有复发率低、异物感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王政王浩斌王崇树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膜前间隙
- 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实验检测及临床意义
- 腹腔内微旦脱落癌细胞或微小癌灶(又称腹腔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腹膜播散、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据文献报道,大肠癌患者约有50%在接受根治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腹腔内种植占20%。本文对...
- 王崇树王浩斌
- 关键词:大肠癌腹腔微转移预后
- 文献传递
- 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实验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腹腔内微量脱落癌细胞或微小癌灶(腹腔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腹膜播散、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据文献报道,大肠癌患者约有50%在接受根治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腹腔内种植占20%。对已形成腹膜种植灶的患者行腹腔化疗为时已晚,难以取得预期疗效。
- 王浩斌王崇树张才全
- 关键词:大肠癌腹腔微转移肿瘤标志物
- 大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测定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的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进而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大肠癌组腹腔冲洗液CEA、GCC、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8%(21/48)、60.4%(29/48)、31.2%(15/48),总阳性率为72.9%(35/48),高于腹腔冲洗液PLC的阳性率4.2%(2/48),上述3项指标在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中表达均为阳性;在阴性对照组中有1例CEA mRNA检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表达。不同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对CEA、GCC和CD44v6 mR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GCC和CD44v6 mRNA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预测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GCC、CD44v6可作为检测大肠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指标;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预测腹腔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 王浩斌张才全王崇树赵明才谢贤雍侯华芳
- 关键词:肿瘤微转移腹腔冲洗液CEAGCCCD44V6B-DNA
- 106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
- 关键词:胰腺癌超声内镜
- 应用分支DNA技术及SqRT-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分支DNA(b-DNA)及半定量RT-PCR(SqRT-PCR)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及SqRT-PCR方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表达,同时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收集12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为阴性对照,GAPDH mRNA为内参对照。结果b-DNA技术和SqRT-PCR方法检测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43.8%,31.3%)较PLC的检出率(4.2%)高(P<0.01)。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b-DNA技术和SqRT-PCR方法检测游离癌细胞各有优缺点;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存在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 王浩斌王崇树张才全谢贤雍
- 关键词:肿瘤微转移
- 腹膜返折上方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实验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比较细胞学检查、基于分支DNA(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及半定量RT-PCR(SqRT-PCR)方法在大肠癌腹腔脱落癌细胞(ECC)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大肠癌患者术中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腹腔液)CE...
- 王浩斌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微转移脱落癌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