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气
  • 1篇低渗
  • 1篇低渗储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油气藏
  • 1篇地区地层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封闭
  • 1篇断层封闭性
  • 1篇断层封闭性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前景
  • 1篇油田
  • 1篇山岩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系
  • 1篇输导
  • 1篇输导体系
  • 1篇特低渗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4篇杨静
  • 1篇徐备
  • 1篇计曙东
  • 1篇邓君
  • 1篇窦让林
  • 1篇王兴群
  • 1篇李光云
  • 1篇张家震
  • 1篇王秋梅
  • 1篇王炯
  • 1篇卿忠
  • 1篇柴浩栋
  • 1篇侯光宗
  • 1篇王奎
  • 1篇王万鹏

传媒

  • 4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濮城油田深层低渗透储层驱替特征实验被引量:2
2009年
产能低、注水开发困难、采收率低是深层低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探索特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开发方式和提高采收率途径,针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层深层低渗的特点,进行了系列驱替实验。研究了水驱油、气驱油特征及其对采收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驱替特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驱替速度和净覆压使驱油效率和采收率降低;特低渗油藏气驱采收率明显高于水驱采收率,采取注气开发可以提高其开发效果和采收率。这一研究成果对濮城油田经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窦让林邓君计曙东杨静王兴群王秋梅
关键词:驱替特征驱油效率采收率特低渗储层濮城油田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17
2008年
介绍了断层封闭性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岩性配置、泥岩涂抹、断裂带充填物质、断层组合形式、断层本身的性质(如:断距、断层倾角等)等,以及评价断层封闭性的一些方法,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对断层封闭性的研究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王奎杨静侯光宗柴浩栋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泥岩涂抹
义和庄地区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9
2010年
义和庄凸起是一个在对基底构造层长期改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基底地层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沉积盖层超覆其上。受区域构造运动影响,义和庄凸起及其北部斜坡带发育多期区域不整合,地层超覆、剥蚀现象十分普遍。义和庄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复杂,有利于各类地层圈闭的形成,是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最发育的油气聚集带之一。超覆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分别发育于不同的层系与区带,其分布规律主要受区域构造运动、油源条件、疏导体系等因素控制。区域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上、下分别发育超覆圈闭和不整合圈闭,基底反向正断层控制潜山圈闭的分布。车西、大王北、郭局子、四扣等生油洼陷为义和庄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油气来源,断层、不整合面与渗透性地层构成的立体网络式输导体系有利于油气在各类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张家震徐备杨静
关键词:地层油气藏输导体系
新疆巴里坤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2
2010年
巴里坤盆地是夹持于哈尔里克山和麦钦乌拉山之间的小型弧间盆地。盆地构造呈箕状,构造相对较为单一,整体上具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盆地发育石炭纪地层,上石炭统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细砾岩与棕黄色泥岩互层;下石炭统为层状泥质灰岩,间夹灰色细砂岩、杂色细砂岩、泥岩。生油岩丰度较高,为较好—好烃源岩,烃源岩分布受古构造、火山等因素的影响,横向变化大。火山岩带在盆地西南部、东北部呈北西走向分布,火山岩与烃源岩呈互层式或指状式接触,有利于烃源岩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沿断裂近源、垂向运聚成藏。构造活动与火山岩成藏有较密切的关系,大河构造带位于剩余磁力高值区,显示火山岩发育。石炭系晚期抬升浅埋,有利于火山岩储层的改造,可能是风化型火山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大河构造带晚期的断裂继承性活动有利于油气垂向运聚,构造具有海西期雏形,中晚燕山期进一步加强定型,形成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是石炭系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
王炯李光云杨静卿忠王万鹏
关键词:石炭系火山岩勘探前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