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鬼针草
  • 5篇总黄酮
  • 5篇黄酮
  • 5篇鬼针草总黄酮
  • 3篇用药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品
  • 2篇在体肠
  • 2篇中药
  • 2篇金丝桃
  • 2篇金丝桃苷
  • 2篇高压液相
  • 2篇鬼针草属
  • 2篇肠吸收
  • 1篇学成
  • 1篇药材
  • 1篇药房
  • 1篇药房调剂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新星药...

作者

  • 12篇张燕娜
  • 6篇陈飞虎
  • 5篇吴繁荣
  • 3篇胡伟
  • 3篇凡小燕
  • 2篇袁凤来
  • 2篇王焱
  • 1篇李霞
  • 1篇臧洪梅
  • 1篇刘钢
  • 1篇张婷
  • 1篇范鲁雁
  • 1篇曹芙萍
  • 1篇沈爱宗
  • 1篇陆伟国
  • 1篇刘晓鸿
  • 1篇钟明媚
  • 1篇马素梅
  • 1篇王佳
  • 1篇李晓祥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海峡药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鬼针草总黄酮的在体肠吸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以金丝桃苷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的大鼠肠道吸收机制,为研究开发TFB新制剂奠定生物药剂学基础。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TFB中的金丝桃苷浓度,计算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各部位及高中低浓度下空肠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TFB中的金丝桃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Peff分别为:(1.89±0.53)×10-4、(1.29±0.32)×10-4、(0.88±0.33)×10-4、(0.86±0.34)×10-4cm/s;TFB高、中、低3种浓度下,金丝桃的Peff>0.2×10-4cm/s,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金丝桃苷的肠吸收影响不大。结论TFB中的金丝桃苷属于高渗透性药物,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P-gp抑制剂对药物的小肠吸收基本无影响,故提高其溶出速度和溶解度将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张燕娜陈飞虎王祺臧洪梅吴繁荣
关键词:鬼针草属金丝桃苷肠吸收
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9年
鬼针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是鬼针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7-O-鼠李糖苷、6,7,3’,4’-四羟基橙酮、2’,3’,4’,3,4-五羟基查耳酮(奥卡宁)、木犀草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
王祺张燕娜陈飞虎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药理作用
HPLC法测定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建立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ODS C18色谱柱(4.6mm×255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3%冰醋酸水溶液(12.5∶87.5),检测波长为363nm,流速为1.0ml/min。结果金丝桃苷在1.773~15.067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7.90%,RSD3.15%(n=6),鬼针草药材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为0.41mg/g,RSD0.001%(n=3)。结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鬼针草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分析方法。
胡伟陈飞虎吴繁荣张燕娜
关键词:金丝桃苷
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及抗氧化机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鬼针草总黄酮(TFB)的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B大、中、小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药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给药组分别灌服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体重的变化及肝脾指数,取血清测定大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取肝组织测定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取固定部位肝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FB能增加大鼠体重,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脾指数上升,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降低肝组织Hyp、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TFB组肝脏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TFB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孙旭群陈飞虎吴繁荣胡伟张燕娜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药房调剂内差错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降低急诊药房调剂内差错率,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品管圈手法,对急诊药房产生的调剂内差错情况进行现况把握,并及时分析差错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急诊药房调剂内差错件数从改善前的12.13件/周降为改善后的5.36/周,目标达成率为109.90%,进步率为55.81%;圈员们的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能力、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均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管圈是一种有效的质控方法,对提升急诊药房的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刘钢王佳张燕娜王焱马素梅曹芙萍戴云河
关键词:品管圈药房
鬼针草总黄酮胶囊的研究
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系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均有分布。鬼针草药用历史悠久,味苦、性平而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鬼针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实验中测得叶中总黄酮...
张燕娜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肠吸收溶出度分光光度法
文献传递
2010~201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合理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的所有口服降糖药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首位的均是阿卡波糖(进口);DDC最低的是二甲双胍;多数序号比值接近1.0。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较合理,主要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药物为主。
凡小燕张燕娜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合理用药
在体肠灌流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而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燕娜王焱刘梅
关键词:在体肠灌流模型中药
我院561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年
分析我院2014年上报的561例ADR报告,按照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报告类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561例报告中,女∶男为1.22∶1;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3.1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44%;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31.38%;ADR转归中,痊愈最多,占85.38%;上报人员中,分布均衡。
张燕娜凡小燕刘晓鸿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某三甲医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的使用合理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该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IS系统提取收集2012—2014年度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各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序值比等。结果该院麻醉药品销售额逐年上升,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注射液上升最快,且序值比接近于1.00。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凡小燕张燕娜范鲁雁
关键词:麻醉药品日均费用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