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重读
  • 2篇小说
  • 1篇调侃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意象
  • 1篇意象建构
  • 1篇人情
  • 1篇史传
  • 1篇受戒
  • 1篇浓墨
  • 1篇浓墨重彩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人物
  • 1篇重彩
  • 1篇汪曾祺
  • 1篇文学
  • 1篇小说改编
  • 1篇历史传奇
  • 1篇命运
  • 1篇命运悲剧

机构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赵磊
  • 3篇陈鲁芳
  • 3篇朱叶熔
  • 3篇杨剑龙
  • 3篇张欣
  • 1篇贾铭珺

传媒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意象建构中的浓墨重彩——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被引量:4
2010年
杨剑龙:文学需要经典。在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回首新时期文学走过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使文学经典化的过程。莫言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我们研究其作品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诚然,张艺谋根据莫言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使莫言迅速走红,但是他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因其与众不同的风格而成为新时期文学史的经典。莫言的代表作《透明的红萝卜》故事情节虽然很普通但不乏耐人寻味之处,下面我们以讨论的方式来发掘这篇作品独特的价值。
杨剑龙朱叶熔陈鲁芳赵磊张欣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卜》意象建构新时期文学重读小说改编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重读王朔的《顽主》被引量:1
2010年
王朔的小说被称为"痞子文学",他的《顽主》塑造了一些玩世不恭的顽主形象,作品在调侃中具有讽刺意味。王朔的小说具有雅俗共赏的色彩,通过文学本身的娱乐化、消遣性针砭表面庄重、庄严背后的卑劣。
杨剑龙朱叶熔张欣陈鲁芳赵磊
关键词:调侃讽刺
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重读汪曾祺的《受戒》被引量:2
2009年
汪曾祺用散文化的抒情笔调来忆写故乡的人情人性,《受戒》以43年前的一个梦抒写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之间的故事,构建了他心目中的一个温爱世界温馨水乡,呈现其重风俗重人情的创作追求,他的创作在想象和现实中自由行走,是一幅江南水乡清新淡雅的风俗画。
杨剑龙朱叶熔张欣赵磊陈鲁芳贾铭珺
关键词:汪曾祺受戒人情风俗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文学和宗教同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体现形式,二者相互影响,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增强文学的生命力,推动文学更好地发展。新时期以来,基督教文化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资源,从小说这一领域来看,面对现实生活中...
赵磊
关键词:小说基督教文化精神资源
文献传递
命运悲剧与都市传奇——《妇女生活》与《长恨歌》中两个女性人物的比较
2009年
娴和王琦瑶分别是小说《妇女生活》和《长恨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经历相似,而两部小说的作者——苏童和王安忆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塑造和表现人物,因此,她们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与内心世界。对这两个人物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两部小说不同的主题。
赵磊
关键词:命运悲剧历史传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