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帕金森
  • 6篇多巴
  • 6篇帕金森病
  • 5篇异动症
  • 5篇术后
  • 4篇代谢
  • 4篇代谢型谷氨酸
  • 4篇受体
  • 4篇左旋多巴
  • 4篇麻醉
  • 4篇谷氨酸
  • 4篇氨酸
  • 3篇代谢型谷氨酸...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尿酸
  • 3篇切除
  • 3篇左旋多巴诱发...
  • 3篇纹状体
  • 3篇护理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附属...
  • 7篇苏州大学
  • 5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23篇李丹
  • 8篇罗蔚锋
  • 7篇刘春风
  • 6篇黄译腺
  • 5篇陈红芳
  • 4篇费金华
  • 4篇马芸
  • 4篇张雪玲
  • 4篇谢红
  • 3篇邵雪君
  • 3篇陈念东
  • 2篇张皊
  • 2篇庞伟
  • 2篇王晓君
  • 2篇徐仙娥
  • 2篇王运中
  • 1篇杨永
  • 1篇花盛浩
  • 1篇倪贵华
  • 1篇何萍

传媒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江苏省第十七...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问号钩端螺旋体跨血管内皮细胞转运分子机制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跨血管内皮细胞转运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法了解问号钩体赖株穿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单层能力。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HUVEC内吞问号钩体后形成内吞泡情况。采用细胞内吞抑制试验确定HUVEC内吞问号钩体方式。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HUVEC胞内问号钩体与溶酶体标志分子LAMP1共定位情况。采用暗视野显微镜Petroff-Hausser计数法检测HUVEC胞内问号钩体出胞情况。结果问号钩体赖株能迅速穿越HUVEC细胞单层。问号钩体通过PI3K-微丝依赖的细胞内吞方式进入HUVEC并形成内吞泡。HUVEC胞内问号钩体不与LAMP1共定位,提示问号钩体内吞泡不与溶酶体融合。HUVEC胞内问号钩体通过FAK-微丝/微管途径出胞。结论问号钩体通过跨细胞转运方式穿越人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体内播散并加重病情。
李丹王运中计雪强邵雪君朱宏严杰李阳
关键词:问号钩端螺旋体败血症
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后恢复室内镇痛
2010年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在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拔出气管导管进入PACU内给药,记录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B组在给药后10、20、30、40、50、60minVA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安全地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PACU内镇痛,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和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点。
李丹费金华陈红芳徐仙娥张皊谢红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氟比洛芬酯麻醉后恢复室镇痛
儿童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毒力与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从血流感染患儿血液标本中分离的63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质谱仪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儿童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K57为主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且所有菌株均检出毒力基因,其中53株占比84.13%携带高毒力基因,主要为iroB;其他毒力基因主要为mrkD、wabG、fimH、ycfM和Uge。药敏结果显示,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整体耐药率不高,但均检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基因携带率较高,而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率较低。此外,本研究中有1株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其携带多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同时,此CRKP荚膜血清型为K57,且携带高毒力基因iroB,因此为高毒力高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结论苏州地区儿童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毒力基因,主要为mrkD、wabG、fimH、ycfM、Uge和高毒力基因iroB,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SHV-11、FOX-1、ACT-1等基因。临床分离出1株血流感染CR-HVKP,应引起重视。
鞠启文王运中陶云珍邵雪君李丹李阳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儿童血流感染毒力因子耐药基因
腺苷A/_(2A)受体对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影响的研究
第一部分左旋多巴诱发6-羟基多巴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目的应用左旋多巴/(L-DOPA/)建立PD大鼠异动症模型,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 方法对25只SD大鼠右内侧前脑束注射6-...
李丹
关键词:左旋多巴异动症左旋多巴异动症
文献传递
12例布加氏综合征的术后麻醉监测及处理
2006年
为探讨总结布加氏综合征术后麻醉恢复的监测及处理特点,回顾性分析12例布加氏综合征术后麻醉恢复的监测及处理情况,强调了布加综合征的麻醉恢复期监测的重要性,认为布加氏综合征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必须加强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监测,重视心肺功能的调节,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陈红芳谢红周学兰李丹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
麻醉恢复室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及护理被引量:17
2005年
梁丽辉陈红芳李丹费金华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术后并发症护理技术病情观察
尿酸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系统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尿酸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系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尿酸治疗。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尿酸(200mg/kg)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5天,于第6天第1次腹腔注射尿酸或相同...
黄译腺李丹罗蔚锋刘春风
文献传递
临床路径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分析
张雪玲李丹陈念东马芸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期使用布托啡诺镇痛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诺扬)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苏醒期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分及以上的患者40例,分为二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A组)给予诺扬0.01mg/k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ml经静脉注射,对照组(B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ml经静脉注射,疼痛评估采用VAS。注药后5、10、20、30、40、50、60min进行VAS评分。使用Datex-Ohmeda自带的AspectA-2000BIS监测模块进行BIS监测。结果:实验组在注药后5minVAS评分降为5分,于30min后降至0分;而对照组在注药后10minVAS评分已升至10分,直至出麻醉恢复室。实验组在注药后20min,30min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BIS值均在75分以上。结论:诺扬0.01mg/kg静脉推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全麻术后苏醒期的镇痛。
徐仙娥陈红芳李丹张皊
关键词:镇痛布托啡诺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恢复室
尿酸对6-羟基多巴胺致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 评价尿酸对6-羟基多巴胺致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10只)、100 mg/kg尿酸组(5只)、200 mg/kg尿酸组(10只)和250 mg/kg尿酸组(5只).每天2次(间隔2 h),每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尿酸5 d,于第6天第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尿酸后,在立体定向仪指导下,右侧纹状体内两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此后继续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尿酸5 d.于注射6-羟基多巴胺后第3、4周分别进行自主活动计数,安非他明旋转实验,前肢功能测定.注射6-羟基多巴胺后第5周进行纹状体多巴胺和高香草酸水平测定.结果 200 mg/kg尿酸组大鼠自主活动计数[(14±4)次/2 min]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5)次/2 min,P<0.01];安非他明诱导的旋转实验100 mg/kg尿酸组(11.2 ±4.2)和200 mg/kg尿酸组每分钟旋转次数(10.8±7.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19.3 ±5.2,P<0.01).200 mg/kg尿酸组前肢功能测定5 s内移动90 cm的前患肢步数(9.89±3.4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36±3.72,P<0.01);200 mg/kg尿酸组毁损侧纹状体多巴胺(0.29±0.19)、高香草酸水平(1.22±0.5)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多巴胺(0.05 ±0.03,P<0.01)、高香草酸水平(0.24±0.13,P<0.05).结论 适当提高体内的尿酸水平能减轻6-羟基多巴胺对SD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王丽君罗蔚锋王恒会倪贵华叶艳李丹刘春风
关键词:尿酸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行为学多巴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