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琴 作品数:25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门控心肌灌注异常与双源CT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潘生丁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不同灌注异常程度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间的关系,评价DSCTCA预测患冠心病可能性为中-高度可能性病人心肌灌注异常程度的能力。方法115例患者一个月内行潘生丁负荷MPI和DSCTCA。心肌灌注异常的程度采用半定量分析分为:轻、中、重度放射性减低及放射性缺损。DSCTCA按照国际通用目测法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50%、50%~69%、70%~99%及闭塞性病变。分析心肌灌注减低程度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以MPI为参考标准,将DSCTCA预测心肌灌注减低的冠脉狭窄程度判定界值设为≥50%或≥70%,确定该方法的诊断效能。计数资料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χ2、Pearsonχ2检验。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50%~69%、70%~99%及闭塞性病变中心肌灌注异常比例分别为55.6%(20/36),71%(25/35)、81%(21/26)及83%(5/6),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心肌灌注减低发生率增加(χ2=28.16,P〈0.05)。冠脉狭窄判断界值为≥50%或≥70%时,DSCTCA预测心肌灌注减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21%(67/106)或30.19%(32/106)(χ2=23.21,P〈0.05)、97.07%(232/239)或99.16%(237/239)(χ2=2.83,P〉0.05)、86.67%(299/345)或77.97%(269/345)(χ2=10.87,P〈0.05)、90.54%(67/74)或94.12%(32/34)(χ2=0.39,P〉0.05)、85.61%(232/271)或76.21%(237/311)(χ2=8.18,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心肌灌注减低缺损发生率及程度均呈增高趋势。在冠心病中、高度可能性的患者中,以冠脉狭窄界值≥70%时DSCTCA预测心肌缺血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冠脉狭窄界值为≥50%为佳。 杨吉琴 李艳梅 王晓麒 李娟 赵倩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肺动脉肉瘤1例 2022年 1病例简介男,53岁,主诉:间断胸闷、气短、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痰5个月余。外院诊断为肺栓塞,行溶栓、抗凝治疗后上述症状未缓解。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肺动脉CT造影示:左肺动脉主干见低密度病变,考虑肺栓塞,不除外肺动脉肉瘤可能. 李佳苗 杨吉琴关键词:血管肉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重症与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的对比及重症患者危险因素的预测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重症与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识别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地区确诊为COVID-19患者75例,根据患者首诊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分为重症组(14例)和非重症组(61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组年龄大于非重症组,体温升高、乏力、咳脓痰、气短较非重症组明显(P<0.05)。重症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D-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非重症组(P<0.05)。胸部CT显示重症组病变较非重症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细胞、年龄、体温是预测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组患者临床表现、炎症因子及转氨酶较非重症组严重,老年、发热、淋巴细胞减低是预测COVID-19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指标。 王晓麒 杨吉琴 冯涛 赵桂霞 高小芳 曹相原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重症 ^(99)Tc^(m)-MIBI乳腺癌显像与Ki-67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摄取^(99)Tc^(m)-甲氧异腈(MIBI)与Ki-67抗原表达的关系,并验证Ki-67预测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47例乳腺癌患者NAC前后双时相^(99)Tc^(m)-MIB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分析T/N比值和肿瘤大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Ki-67之间的关系。采用两样本t检验、直线相关性及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乳腺癌^(99)Tc^(m)-MIBI显像NAC前后20 min T/N比值、2 h T/N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肿瘤NAC化疗前后最大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NAC后T/N比值下降和肿瘤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20 min和2 h T/N比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Ki-67抗原表达和乳腺^(99)Tc^(m)-MIBI显像有助于了解肿瘤增殖,Ki-67抗原表达对NAC疗效有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马志龙 田亚鑫 王凤魁 杜亮 杨吉琴关键词:乳腺癌 KI-67抗原 甲氧异腈 新辅助化疗 疗效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及关节^(99)Tc^(m)-MDP SPECT/CT显像表现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曹小梅 李佳苗 李冬菊 马小伟 吴玉婷 王蓉 王莹 杨吉琴关键词:SAPHO综合征 腺苷负荷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人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杨吉琴 李娟^(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09年 为探讨甲状腺99Tcm-MIBI双时相显像结合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48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行99TcmO4-甲状腺显像,24h后行99Tcm-MIBI行甲状腺早期(20 min)及延迟(120 min)平面及SPECT/CT断层显像,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常规99TcmO4-+99Tcm-MIBI平面显像对甲状腺结节判定的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81.7%9。9TcmO4-+99Tcm-MIB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甲状腺结节判定的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4.4%9。9Tcm-MIBI 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异性,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何丽荣 李娟 杨吉琴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99TCM-MIBI SPECT/CT SPECT/CT显像对布鲁菌病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总结布鲁菌病脊柱炎的SPECT/CT影像表现,探讨SPECT/CT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28例(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4岁)经实验室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布鲁菌病脊柱炎患者的SPECT/CT图像,分析该病患者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影像特征。以病理和血清学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布鲁菌病脊柱炎大部分76.7%(43/56)发生于腰椎,且以下段腰椎为主[72.1%(31/43)]。病变常呈多灶性分布,71.4%(20/28)表现为连续2个或2个以上椎体受累;其全身骨显像89.2%(50/56)表现为中度放射性浓聚,5.4%(3/56)表现为轻度放射性浓聚影,5.4%(3/56)表现为高度放射性浓聚影;58.9%(33/56)表现为椎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32.1%(18/56)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弥漫性放射性浓聚,椎体一侧局限性放射性浓聚仅见8.9%(5/56)。SPECT/CT显像:80.4%(45/56)受累椎体表现为椎体内及椎体边缘小灶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66.7%(30/45)骨质破坏灶边缘伴有椎体骨质增生,骨质破坏灶边缘见中度放射性浓聚影;椎间盘病变较轻,椎体脓肿较为少见[5.4%(3/56)]。SPECT/CT显像与全身骨显像对布鲁菌病脊柱炎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38/56)与96.2%(54/56); χ2=13.1, P〈0.05]。结论 SPECT/CT显像诊断布鲁菌病脊柱炎有一定价值,且诊断效能高于全身骨显像。 李艳梅 杨吉琴 赵倩 何丽荣 王蓉 李娟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MDP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相关性 杨吉琴 李娟^(18)F-FDG PET/CT扩散参数联合肿瘤代谢体积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扩散参数联合肿瘤代谢体积(MTV)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DLBCL患者治疗前临床及PET/CT资料,测量病灶代谢及扩散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MTV、病灶糖酵解总量、相离最远2个病灶间距(Dmax_(patient))、全身最大病灶与其相离最远病灶间距(Dmax_(bulk))、全身最大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_(bulk))及全身所有病灶与其他所有病灶间距的总和(SPREAD_(patien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预后的效能;以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以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98例DLBCL中位随访时间为23.7(11,3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2(8,24)个月。MTV和Dmax_(patient)分别为评估PFS效能的最佳代谢及扩散参数,截断值分别取347.00 cm^(3)和50.10 cm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和0.67。乳酸脱氢酶、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MTV、Dmax_(patient)和SPREAD_(bulk)均为PFS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3.16、2.95、1.81、3.22、1.18,P均<0.05)。以Dmax_(patient)≥50.10 cm与MTV≥347.00 cm^(3)作为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高、中及低危组(分别具有2、1及0个危险因素),其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4.73%、57.14%及84.00%,高、中危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危组(P均<0.01)。结论^(18)F-FDG PET/CT扩散参数Dmax_(patient)联合MTV可早期对DLBCL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李佳苗 曹小梅 李冬菊 马小伟 王蓉 王莹 杨吉琴关键词: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