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695 被引量:3,542H指数:2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5篇期刊文章
  • 13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0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1篇气管
  • 138篇支气管
  • 115篇细胞
  • 71篇肺癌
  • 70篇气管镜
  • 68篇支气管镜
  • 68篇气道
  • 67篇哮喘
  • 62篇肿瘤
  • 59篇血管
  • 56篇介入
  • 45篇动脉
  • 42篇基因
  • 37篇慢性
  • 36篇蛋白
  • 32篇静脉
  • 30篇介入治疗
  • 29篇小鼠
  • 28篇动脉瘤
  • 23篇腺癌

机构

  • 57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0篇复旦大学附属...
  • 28篇复旦大学
  • 26篇上海市第一人...
  • 19篇上海市嘉定区...
  • 10篇清华大学
  • 9篇九江学院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杭州市萧山区...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卫生部疾病预...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688篇李强
  • 137篇白冲
  • 90篇刘忠令
  • 85篇黄怡
  • 74篇刘建民
  • 71篇董宇超
  • 66篇许奕
  • 66篇姚小鹏
  • 62篇商艳
  • 62篇王琴
  • 59篇黄清海
  • 54篇韩一平
  • 53篇洪波
  • 45篇方亦斌
  • 45篇黄海东
  • 33篇赵立军
  • 32篇赵文元
  • 32篇张景熙
  • 32篇陈良
  • 29篇宁允叶

传媒

  • 68篇第二军医大学...
  • 5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2篇中国呼吸与危...
  • 2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8篇中华内科杂志
  • 14篇第11届全军...
  • 1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2篇国外医学(呼...
  • 11篇中国实用内科...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中国微侵袭神...
  • 9篇中国脑血管病...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国内镜杂志
  • 8篇临床肺科杂志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国高等医学...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0
  • 4篇2019
  • 14篇2018
  • 28篇2017
  • 42篇2016
  • 39篇2015
  • 27篇2014
  • 50篇2013
  • 25篇2012
  • 64篇2011
  • 47篇2010
  • 38篇2009
  • 24篇2008
  • 39篇2007
  • 32篇2006
  • 27篇2005
  • 68篇2004
  • 30篇2003
  • 34篇2002
6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与Ultraflux支架两者间的优劣
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了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及Ultraflux支架在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气道腔内植入后的优缺点,为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支架并为新型金属气道支架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李强白冲赵立军姚小鹏董宇超王琴
关键词:气道支架医用材料生物力学
文献传递
SLC与肺癌免疫治疗
2002年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最近发现的一种称为继发淋巴组织趋化因子蛋白(SLC),实验证实能有效治疗动物肺癌。本文就SLC的功能及抗肿瘤机制作一概述。
张雪艳李强
关键词:免疫治疗肺癌SLC
HBV受体及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是HBV感染的受体。HBV受体的发现为抗HBV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阐述了HBV感染研究中遇到的瓶颈、NCTP的发现意义及其表达调节,通过近2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可以阻断NTCP的受体功能,进而高效阻断HBV感染,认为HBV进入抑制剂已成为抗HBV新药研发的主流,并且有可能成为未来根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策略之一。
李强卓其斌黄玉仙陈良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进入抑制剂
脾结节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了解脾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脾结节病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脾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详细深入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脾结节病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脾肿大或脾多发性结节影,易与脾转移瘤相混淆;病理学主要特征是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肉芽肿。有全身症状及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首选口服糖皮质激素。其预后与其病变初期的表现密切相关。结论脾结节病罕见,易误诊,应予重视。
王颖婷韩一平徐浩陈和忠圣奎李强
关键词:结节病脾肿大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国内1999年至2012年报道的74例TO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组织病理结果、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TO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胸片一般无提示意义;CT对本病具有初步诊断的作用;支气管镜下表现则是临床诊断TO的"金标准",镜下可见气管、支气管前侧壁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突向管腔,无蒂,后壁(膜部)通常不受累,管腔变窄或不规则;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支气管黏膜下存在软骨和骨组织。TO的临床治疗一般以抗感染、止咳、解痉、平喘、促进分泌物引流等对症处理为主,少数导致气道重度狭窄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TO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较好,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胸部CT表现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性改变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可确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
朱莹邬盛昌胥武剑徐健武宁孙沁莹司婷婷李强
关键词: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纤维支气管镜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别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恶性概率相关的一组临床资料,建立并验证了SPN良恶性判别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国内李运模型和国外Mayo模型、VA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分别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的资料252例,总结性别、年龄、症状、吸烟史、肺部基础疾病史、既往肿瘤家族史、结节部位、最大直径、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毛刺、分叶、棘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透亮影等资料。从252例资料中选出83例作为验证组(B组),剩余169例作为建模组(A组);同时从B组数据中剔出6例使得其剩余的77例数据均符合其他3个模型的入选和排除条件并组成C组。通过Logistic分析A组资料筛选出与SPN良恶性相关的5个独立因子,构建良恶性概率判别模型。并用B组验证本文模型、C组分别对四个模型进行统一验证和比较。结果年龄、既往肿瘤史、最大直径、钙化、透亮影这5项因素的差异在良性和恶性SPN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的SPN良恶性概率数学判别方程,将B组数据代入公式,得出的model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0.036,灵敏性为79.3%、特异性为84.0%、阳性似然比为4.957、阴性似然比为0.246、阳性预测值为0.920、阴性预测值0.636。将C组数据验证长海模型AUC为0.893±0.040,李运模型AUC为0.817±0.056,Mayo模型AUC为0.804±0.050,VA模型AUC为0.780±0.057。结论患者年龄、肿瘤史、结节最大直径、钙化、透亮影是SPN良、恶性判别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本研究的患者病例,长海模型比李运模型、Mayo模型、VA模型预测效果都更有效。
杨娟孙雪丽赖国祥余晖李强韩一平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LOGISTIC模型肺肿瘤临床病理学
无干扰素抗HCV方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当前,全球约有1.5亿慢性HCV感染者,其中20%会进展为肝硬化并最终死于终末期肝病和肝癌。干扰素(IFN)长期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基石,在维持持续病毒学应答以及阻止病情进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其疗效有限、不良反应多。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呈现出良好的疗效,在DAAs的基础上,介绍了无IFN抗HCV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随着DAAs的出现,无IFN抗HCV方案发展迅速,前景较好。
李强黄玉仙陈良
关键词:抗病毒药蛋白酶抑制药
内皮抑素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2004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内皮抑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它是胶原蛋白ⅩⅧ羧基末端水解片段,能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从而有效的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进而抑制肿瘤生长,使实体性肿瘤退缩并处于休眠状态,为恶性肿瘤的血管靶向治疗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我国已经开始应用内皮抑素治疗肿瘤的Ⅲ期临床试验,关于它的临床前基础实验也在广泛开展。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抗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肿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马凌云李强刘忠令
关键词:内皮抑素肿瘤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肺癌被引量:1
2004年
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多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己知最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素。本文就肺癌血管生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诱导因素及其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孙燕妮刘忠令李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肺癌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抑制剂
雷公藤红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A组 )、哮喘组 (B组 )、雷公藤红素治疗组 (C组 )。B组及C组以 10 %卵蛋白 (OVA)滴鼻复制哮喘模型 ,C组予以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 (1mg/kg)干预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及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的变化。在体外实验中 ,建立C5 7B6小鼠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系NIH3T3的共培养体系 ,并予雷公藤红素 (2 μmol/L)干预 ,同时以单独培养的肥大细胞和NIH3T3细胞作对照 ;分别通过荧光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上清液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 病理组织学显示 ,C组较B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C组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数为 (0 5 6± 0 0 3)× 10 6/L ,与B组 [(1 2 5±0 4 0 )× 10 6/L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组小鼠肺组织中SCF蛋白表达强度为 0 74± 0 2 0 ,与B组 (2 5 0± 0 1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体外共培养体系中 ,上清液组胺、eotaxin含量及NIH3T3细胞的SC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83± 0 4 1)
刘瑞麟刘忠令李强邱忠民吕寒静杨忠民洪光朝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