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小仪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叶片
  • 2篇羧化
  • 2篇羧化酶
  • 2篇磷酸烯醇式丙...
  • 2篇高粱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研究
  • 1篇脱羧
  • 1篇酶催化
  • 1篇光调节
  • 1篇PEPC
  • 1篇草酰乙酸
  • 1篇催化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施教耐
  • 3篇汤小仪
  • 1篇陈景治
  • 1篇王晨
  • 1篇王岳浩
  • 1篇查静娟

传媒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梁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光调节被引量:1
1989年
高梁叶片PEPC活性表现出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光激活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强的提高和光照时间延长,酶活性增大。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提取的PEPC对效应剂G6P和Mal的敏感性不同,光型PEPC对G6P和Mal的敏感性均比暗型PEPC低。G6P通过增大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降低Km值提高PEPC活性,Mal通过降低Vmax和增Km值降低PEPC活性。PEPC活性光/暗变化的原因与酶的氧化——还原态有关。
王晨汤小仪施教耐
关键词:高粱PEPC光调节叶片
偶联法测定PEPCase活性时OAA非酶催化脱羧引起的误差及其在一定范围内的校正
1991年
PEPCase(EC4.1.1.31)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微生物中。自1953年被发现以来,尤其是近10年,作为C_4双羧酸途径和景天科植物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PEPCase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人们主要应用了4种活性测定方法:1.苹果酸脱氢酶(EC1.1.1.37,简称MDH)偶联测定法;2.H^(14)CO_3^-放射化学测定法;3.
王岳浩汤小仪陈景治施教耐吴敏贤
关键词:草酰乙酸
高粱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疏水微区的荧光研究
1994年
应用疏水荧光探针──ANS在不同浓度的变构效应剂存在时进行荧光滴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分子中疏水微区的微环境能被效应剂或底物诱导产生变构,不同的变构效应剂所诱发的构象态是不一致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高粱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溶液中的多构象态。
汤小仪查静娟施教耐
关键词:高粱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