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玲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狂犬
  • 5篇狂犬病
  • 4篇疫苗
  • 3篇动物咬伤
  • 3篇咬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接种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病患
  • 1篇第二类疫苗
  • 1篇动物致伤
  • 1篇性感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乙肝

机构

  • 8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8篇翁玲
  • 5篇吴珍红
  • 3篇郑丹
  • 1篇林志龙

传媒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891例动物致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的人群特征,评价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更好预防动物致伤和狂犬病流行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CDC犬伤门诊就诊者2891例为研究对象,按致伤动物、致伤部位及方式、致伤后至就诊时间间隔、诊断分级、疫苗接种情况及致伤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女致伤数占比类似;20~49岁组致伤人数最多(50.3%);犬致伤占比最高(70.5%);致伤方式以咬伤最多(75.6%);致伤部位以上肢最多(53.4%);致伤程度中Ⅲ级暴露人数最多(72.0%);Ⅲ级暴露者中仅20.0%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福建省CDC犬伤门诊就诊者2891例中,男女致伤数占比类似;20~49岁组致伤人数最多(50.3%);犬致伤占比最高(70.5%)。建议被动物致伤者应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加强对人群特别是高暴露年龄组的防控,相关部门应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吴珍红翁玲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接种疫苗
3912例动物咬伤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犬伤门诊狂犬病暴露者的致伤特点,分析危险因素,为狂犬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CDC门诊部2014—2015年3 912例动物咬伤就诊者的登记资料,按患者性别和年龄、伤情分级和咬伤部位、暴露时间和动物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暴露人群年龄10月龄至86岁,以中青年最多,20~29岁组占20.9%;男女暴露比例1.2∶1。暴露时间较集中,5~9月占56.7%。咬伤部位下肢最多(40.1%),Ⅲ级暴露者最多(54.8%),绝大多数暴露者能在24h内到CDC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且暴露后第一时间自己冲洗伤口者占85.3%,狂犬病疫苗接种率100%,Ⅲ级暴露者人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11.9%。80.1%致伤动物为犬,咬伤动物94.3%为家庭饲养者。结论应加强家养宠物管理,加大动物咬伤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狂犬病预防。
吴珍红翁玲
关键词:狂犬病动物咬伤健康教育
2017年福建某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接种第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2018年
目的了解第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规律,总结经验,以期降低AEFI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福建某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接种第二类疫苗发生AEFI的诊疗资料。结果共接种第二类疫苗20 094针次,AEFI发生情况为:局部反应855人次(4.26%)、全身反应276人次(1.37%)、异常反应21人次(0.10%)、偶合症268人次(1.33%)、晕针38人次(0.19%)。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疼痛、红肿,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疲乏,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偶合症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235人次、1.17%)。晕针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结论疫苗本质、疫苗使用和受种者个体3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各种AEFI的发生,只有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接种疫苗发生AEFI的风险。
林志龙吴珍红翁玲
关键词:第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儿童动物咬伤2186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动物咬伤就诊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为预防狂犬病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分析福建省疾控中心犬伤门诊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被动物咬伤的儿童2186例资料,按年龄性别、咬伤动物、咬伤时间和部位及伤情分级等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儿童动物咬伤共2186例,男童占54.2%,最小7月龄,5~9岁占45.1%,7~9月咬伤占50.0%,下肢伤占32.1%,83.0%为Ⅲ级暴露,家庭饲养动物致伤占95.9%。结论动物致伤患儿中,伤及下肢最多、家庭饲养犬伤人数最多,每年7~9月是动物致伤病例高发期,5~9岁多见。应加强家养宠物管理,加强动物致伤知识的宣传教育,以预防狂犬病。
吴珍红翁玲
关键词:动物咬伤狂犬病儿童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就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因素展开分析。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取其中100例未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患者,即观察组,另选100例接种疫苗患者,即对照组。对比影响因素。结果结合统计可知,影响该部分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其中慢性病史、病症了解程度、家庭收入等均为影响该部分患者接种的因素。结论对疫苗接种的认知、政策、自身健康、家庭等因素对患者接种疫苗都有一定的影响,应该采取措施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接种。
翁玲郑丹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
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该次研究,所选取接种乙肝疫苗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40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志愿者40名,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接种免疫效果、不同免疫措施加强免疫效果、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1个月后观察组产生有效血清抗HBs保护性抗体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少,观察组低/无应答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多,观察组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以及白介素IL-2、IL-4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与健康志愿者接种乙肝疫苗进行比较免疫效果明显较差,应当得到重视,及时落实有效的免疫对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郑丹翁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1800例动物咬伤创口感染特点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1 800例动物咬伤创口的感染特点。方法收集福建省CDC犬伤门诊就诊的被动物咬伤患者1 800例资料,按咬伤部位分为头面颈、手足部、上下肢和躯干组,分别观察各组感染率、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1 800例中创口感染258例,感染率14.3%,以手足部组23.7%最高,后依次是躯干组11.0%、上下肢组9.7%和头面颈组8.3%。创口感染者临床主要表现有皮肤发红(91.5%)、触痛(87.2%)、局部水肿(85.3%)和发热(14.0%);有56.2%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主要是关节炎(20.9%)、淋巴管炎(16.7%)、脓肿(10.5%)、腱鞘炎(3.9%)及败血症(4.3%)。结论动物咬伤创口有别于普通创伤创口,具有高感染率和感染速度快的特点,被咬伤创口最容易感染且感染率最高的是手足部。临床应重视创口的规范处置,应根据创口不同特点处理,以预防感染发生。
吴珍红翁玲
关键词:狂犬病动物咬伤创口感染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体检及用药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进行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健康功能、心理精神状况。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郑丹翁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