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6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脐带间充质干...
  • 3篇细胞凋亡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再灌注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视网膜缺血
  • 2篇视网膜缺血再...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13篇潍坊医学院附...
  • 6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李娜
  • 3篇李秀云
  • 2篇付玉荣
  • 2篇伊正君
  • 2篇李艳
  • 1篇王俊
  • 1篇孙艳
  • 1篇李聪伶
  • 1篇邓爱军
  • 1篇刘建伟
  • 1篇夏飞
  • 1篇王淑娜
  • 1篇郭英
  • 1篇陈尧
  • 1篇徐静

传媒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前房加压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治疗组.损伤后即刻,治疗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入5μl hUC-MSCs,缺血组注入5μl PBS;测量损伤后不同时间段视网膜内层厚度;通过使用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下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检视网膜的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h,视网膜内层厚度的比较:缺血组大鼠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从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到7d,视网膜内层萎缩,缺血组内层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实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层厚度,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再灌注后7d,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TUNEL染色显示再灌注6h时视网膜可见较多凋亡阳性表达的细胞,随时间依次增加,至24h达高峰, 3d时几乎未发现凋亡细胞,治疗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hHC-MSCs能抑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病变大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其有治疗作用.
于瑶瑶李娜刘俊玲李艳邓爱军王俊李秀云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视网膜
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对术后眼表修复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应用医用纤维蛋白胶对术后角膜修复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单眼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由同一专家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其中A组采用医用纤维蛋白胶粘合固定移植片,B组采用10-0尼龙缝线固定移植片,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不适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24.3±5.3min)较B组(33.1±6.2min)短,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疼痛不适及异物感较对照组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及7d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应用医用纤维蛋白胶粘合结膜移植瓣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眼部不适。
王坤宁于瑶瑶刘俊玲李娜
关键词:翼状胬肉医用生物蛋白胶自体结膜瓣移植
siRNA下调Mcl-1后奥沙利铂对人Y79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siRNA下调Mcl-1后奥沙利铂对Y79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使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Y79细胞。将培养后的细胞用0.25μmol/L的奥沙利铂进行刺激,分别在6、16和24h后,使用Western blot法对Mcl-1蛋白的表达效果进行检测。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转染空质粒和Mcl-1-homo-991、Mcl-1-homo-1114、Mcl-1-homo-1235质粒。6h后使用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转染效率,选出最佳的siRNA序列。将未进行转染操作的RB细胞Y79分为A组,将转染空质粒的为对照组,将行转染下调Mcl-1操作后的细胞分为B组和C组,其中A组和C组均采用0.25μmol/L的奥沙利铂进行刺激诱导处理,B组转染细胞常规培养,24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对比4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处理Y79细胞24h后Mcl-1的表达最为显著,转染Mcl-1-homo-991质粒后能够明显抑制Y79细胞中Mcl-1的表达,转染效率最高。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A组凋亡率(11.1%±1.2%)与对照组(6.1%±0.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Y79的凋亡率(49.2%±2.7%)显著高于B组(20.8%±1.9%),同时这两组的凋亡率都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iRNA下调Mcl-1后,可以降低Y79的抗药性,从而增强奥沙利铂对Y79的凋亡,降低了Y79的存活。
周璐李娜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奥沙利铂MCL-1细胞凋亡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1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欧堡免散瞳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HbA1c及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同时结合DR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DR组,分别为50、41例。采用回顾性CGM系统行连续7~14 d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监测,计算TIR。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TIR、HbAlc与DR的相关性;同时生成一个新的指标即预测概率值(PRE_1),以代表TIR和HbA1c预测发生DR的联合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IR、HbAlc和PRE_1预测DR发生的价值。结果NDR组、DR组患者TIR分别为(81.58±15.51)%、(67.27±22.09)%,HbA1c分别为(8.03±2.16)%、(9.01±2.01)%。两组患者TIR、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01、-2.208,P=0.001、0.0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HbA1c与DR呈显著相关(比值比=0.960、1.254,P=0.002、0.03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R、HbA1c和PRE_1预测发生DR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4、0.668、0.707[95%可信区间(CI)0.597~0.812,P=0.001;95%CI 0.558~0.778,P=0.006;95%CI 0.602~0.798,P=0.001)。TIR、HbA1c和PRE_1预测发生DR风险的AUC之间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与TIR之间的线性方程为HbAlc(%)=11.37-0.04×TIR(%)。结论TIR、HbA1c均与DR相关且均可预测发生DR的风险,两者联合使用对发生DR的预测价值并无提高。TIR与HbAlc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唐青青郭英张广栋李娜刘建伟李聪伶李秀云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
RS泪道再通管在治疗泪小管裂伤中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RS泪道再通管在治疗泪小管裂伤吻合术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9月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46例泪小管裂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端,RS管置入上下泪小管,8/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泪小管断端3针,力求解剖复位。RS管留置3个月左右。结果术中泪小管断裂吻合全部成功。拔管后随访6个月,43例治愈(93.48%),2例好转(4.35%),1例未愈(瘢痕体质)(2.17%)。结论 RS管置入对于泪小管裂伤吻合术操作简便,手术效果好,恢复泪道的正常功能,稳定性好,不影响外观,不损伤泪道,是一种理想的泪道留置物。
刘俊玲于瑶瑶孙政亓平丽李娜李秀云
关键词:泪道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视力提高26例(83.87%)。术前视网膜脱离26例(83.87%),视网膜破裂6例(19.35%),术后均解剖学复位。玻璃体内金属异物8例(25.81%),均成功摘出。视力(BCVA)≥0.05者,术前2眼(6.45%),术后14眼(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眼内炎,能提高视力,效果较好。
林鑫李娜高萌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
人Granulys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携带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激活后表达的天然颗粒溶素(granulysin,GLS)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GLS.观察GLS在人单核细胞系THP-1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GLS在细胞...
伊正君付玉荣王瑜伟李俊明何永林曾伟李娜朱道银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颗粒溶素巢式PCR免疫细胞化学
文献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9年
目的观察体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能否由视网膜匀浆上清液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及移植到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存活、迁移、整合及分化的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儿的正常脐带组织,经2.5 g·L^(-1)胰蛋白酶和1 g·L^(-1)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hUCMSCs。将CM-Dil标记的hUCMSCs注入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观察眼内整合分化情况,对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层数和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CMSCs培养48 h后贴壁生长,呈长梭形,14 d后可见细胞融合成片。光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结构紊乱、细胞层数减少,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40.73±1.32)μm]相比,hUCMSCs治疗组[(31.28±1.79)μm]与PBS治疗组[(17.21±1.02)μm]及光损伤组[(12.68±1.42)μm]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变薄(均为P<0.05)。与光损伤组相比,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层数显著增加。结论 HUCMSCs移植到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能存活、迁移及整合到受损伤视网膜,hUCMSCs玻璃体内移植可抑制光损伤大鼠光感受器的凋亡。
徐静陈尧李娜牛膺筠
关键词:视网膜光损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不同黄斑水肿疾病患者房水的细胞因子谱在抗VEGF治疗中的变化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黄斑水肿疾病患者房水细胞因子谱间差异和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变化。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0例(20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0例(20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20例(20只眼)及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20例(20只眼)的第1次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房水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样本的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两次采集房水样本前,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中央厚度(CRT),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4组黄斑水肿疾病的BCVA均提高,CRT均减小,房水中VEGF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RVO组BCVA的提高水平较其他3组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水中,CRVO组MCP-1的减少和BRVO组ICAM-1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细胞因子在第1次抗VEGF治疗前不同黄斑疾病的差异,发现DME组的IL-6、VEGF、ICAM-1的定量分别比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出性AMD组中的VEGF、MCP-1的定量分别比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中的MCP-1的定量分别与其他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不同黄斑水肿疾病第1次抗VEGF注射后4周,均能有效提高BCVA和降低CRT,其中BRVO的效果最明显;而炎性因子IL-6在4组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抗VEGF治疗无明显直接抗炎作用,所以在炎性因子较高的DME和CRVO导致的黄斑水肿可期待通过联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内注射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DME组房水中的ICAM-1、IL-6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或可以成为该疾病的辅助诊断及治疗靶点。
王新欣于雯李娜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UC-MSCs对视网膜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2020年
目的通过在视网膜挫伤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纯化HUC-MSCs。自由落体法用于制作大鼠视网膜挫伤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挫伤加PBS对照组(C/R+P组)和挫伤加HUC-MSCs治疗组(C/R+M组)。C/R+M组大鼠在挫伤后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入P3代HUC-MSCs悬液2μl(2×104/μl),C/R+P组在挫伤后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入无菌PBS 2μl。HE染色后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组大鼠视网膜内外核层的厚度(μm),TUNEL法测量感光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挫伤后1h,1d,C/R+P组视网膜外核层平均厚度大于C/R+M组,挫伤后7d,14d,C/R+P组视网膜外核层平均厚度小于C/R+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挫伤后3d,7d,14d,C/R+P组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指数大于C/R+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视网膜挫伤能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玻璃体腔注射HUC-MSCs可抑制视网膜挫伤大鼠感光细胞的凋亡,保护视网膜结构。
陈肖君林鑫于瑶瑶夏萌李娜
关键词:挫伤视网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