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红 作品数:9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例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介入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总结20例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患儿入导管室前准备好各种监护仪、抢救物品和药品,认真核查患者术前各项检查结果,术中注意观察心腔内压力曲线的变化及时记录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压力,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心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穿刺口及肢体的情况。警惕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支架脱落、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低血压并呼吸抑制,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1例心动过缓,由于发现及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护士在手术前熟悉病情,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陈新梅 周卫红 吴燕英 曾燕 袁静关键词:心脏缺损 肺动脉狭窄 介入护理 正压通气拔管法对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压通气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对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管法,实验组则采取在患者吸气期给予5~25cmH2O纯氧正压通气,于呼气期拔管。比较2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后1,5,10min的PaO2、PaCO2、SaO2、动脉血pH值和RR变化,同时观察拔管期间呼吸道梗阻情况。结果拔管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在各对应时点进行比较,实验组变化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变化的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上。拔管后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梗阻4例,实验组未发生呼吸道梗阻,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正压通气拔管法能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使患者拔管后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为平稳,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拔管方法。 蔡柔妹 宋义英 周卫红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 1例PCI患者冠脉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抢救及护理 <正>目的总结1例PCI冠脉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病人的抢救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1例PCI冠脉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的观察及急救护理。结果患者表现胸闷、出汗较多、血压低等心包填塞症状,经超声和X线确诊心包积液,紧急在剑突下行心包... 周卫红 袁静文献传递 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术3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危重瓣膜病瓣膜置换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后严密监测心功能,预防低心排综合征(LOS)和心律失常,加强呼吸系统管理,严密观察瓣膜功能和凝血功能,积极救活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加强营养支持和基础护理。结果:本组早期发生并发症28例,死亡2例,其余均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1年,心功能均迭Ⅱ级以上。结论:完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完善呼吸系统管理,积极预防与治疗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宋义英 周卫红 林宝珠 徐红梅 裴淑瑜 李爱霞关键词:瓣膜置换 围术期 胸腔镜下左房粘液瘤切除术后监护 目的总结14例胸腔镜下左房粘液瘤切除术后监护体会。方法男4例,女10例。年龄34~69岁,平均48岁。14例均采用单肺通气,股动静脉插管、双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体外循环,胸壁打孔,完全胸腔镜下摘除左心房粘液瘤。结 周卫红 凌云 瞿斌经皮封堵左心耳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13例的护理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13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有创动脉压、影像、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规律等,加强全身麻醉的配合和肝素的使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例行房间隔穿刺过程中突然血压下降,为75/52 mm Hg(1 mm Hg=0.133 kPa),床边B超提示急性心包填塞,急诊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CPB)下射频消融术+心脏破裂修补术;1例成功封堵术后撤呼吸机过床时出现呼吸抑制,及时发现及处理;11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顺利完成封堵术。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封堵器无移位、无血栓形成;1例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左心耳处无封堵器,主动脉造影发现其移位到降主动脉,经皮股动脉穿刺顺利取出。结论术中、术后严密地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陈新梅 周卫红 吴燕英 袁静关键词: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左心耳 封堵 护理 1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手术配合 被引量:3 2017年 总结1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护理配合。巡回护士需做好术前体位准备,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发生低体温;器械护士配合包括术前做好访视,做好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监护,临时起搏器超速抑制的护理;预防感染、术中低血压、血栓形成、对比剂肾病等并发症发生。本组1例患者术中发现Ⅲ°房室传导阻滞,立即启动临时起搏器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术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低,由98%降至88%,予吸痰处理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术中发生低血压,血压从150/93mmHg降到88/55 mmHg,原因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穿刺口渗血),即予静脉注射涧羟胺1 mg,予多巴胺静脉缓注及静脉滴注万文,经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9例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差,左室射血分数30%,术后7 d死亡。 陈新梅 吴燕英 周卫红 曾燕 袁静关键词:老年患者 主动脉瓣 植入术 手术配合 医用无菌胶贴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公开了医用无菌胶贴,包括密封储存盒,所述密封储存盒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储存盒内放置有两个包装层,两个所述包装层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粘黏圈,两个所述包装层内侧位于粘黏圈内圈处均固定设置有第... 张妙云 詹惠敏 周卫红正压通气拔管法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观察两种拔管方法 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在两组患者均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简称拔管)指征,采取同样的拔管前后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边吸引边拔管方法 ,观察组在患者吸气期给予0.5~1.5 kPa(5~15 cmH2O)正压通气,于呼气时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基础值,监测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MAP、HR、SpO2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MAP、HR上升明显,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高于基础值水平(P〈0.05),SpO2下降,拔管后10 min仍低于基础值水平(P〈0.05);观察组拔管后1 min MAP、HR均有所增加(P〈0.05),至拔管后5 min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且到拔管后10 min始终保持在基础值水平(P〉0.05),SpO2在各时点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正压通气拔管法拔管后MAP、HR、SpO2等心血管指标更为平稳,提示该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拔管方法 。 蔡柔妹 宋义英 周卫红关键词:心内直视术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