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由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眼眶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并发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情况
  • 1篇眼病
  • 1篇眼眶疾病
  • 1篇眼眶皮样囊肿
  • 1篇眼上静脉
  • 1篇眼上静脉扩张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影像学诊断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军医...

作者

  • 6篇魏锐利
  • 6篇李由
  • 3篇蔡季平
  • 3篇朱煌
  • 2篇程金伟
  • 2篇赵立全
  • 1篇马晓晔
  • 1篇岳岩
  • 1篇岳靓

传媒

  • 2篇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Müller肌切除术、提上睑肌-Müller肌延长术、提上睑肌肌缘切开术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 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 60例(98眼)以上睑退缩为主要表现的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组Ⅰ(32眼)采用Müller肌切除术、组Ⅱ(45眼)采用提上睑肌-Müller肌延长术、组Ⅲ(21眼) 采用提上睑肌肌缘切开术矫正退缩的上睑。手术前、后及随访期测量患者的上睑退缩量。主要指标 患者的上睑退缩量及自觉 症状。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其中79眼(80.6%)手术效果佳,19眼(19.4%)因欠矫或过矫等因 素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组Ⅰ中上睑退缩量为2-3 mm的患者可达组内最佳矫正率(90.4%),组Ⅱ中上睑退缩量>3mm的患者可 达组内最佳矫正率(95%),组Ⅲ中上睑退缩量<2mm的患者可达组内最佳矫正率(84.6%)。结论 三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矫 正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上睑退缩,但根据上睑退缩程度的不同,我们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术式。
岳岩魏锐利李由蔡季平马晓晔岳靓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对患者视力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9篇有关:Phaco和ECCE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危险差判定Phaco(Phaco组)和ECCE(ECCE组)的治疗效果,并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危险差。结果9篇文献共计白内障患者1192例。术后近期(术后时间<1周)和远期(术后时间>3个月)Phaco组与ECCE组视力≥0.5者的合并危险差分别为24%(95%可信区间为:10%-37%)和20%(95%可信区间为14%-25%),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Phaco组和ECCE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6.8%和62.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Phaco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好且稳定,手术并发症少;Phaco是一种疗效优于ECCE的复明手术。(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74-477)
程金伟魏锐利李由
关键词:超声乳化吸除术囊外摘除术术后视力白内障
眼眶皮样囊肿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总结眼眶皮样囊肿的手术经验。方法 利用15年期间诊治的眼眶皮样囊肿17例做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结果的特征,分析不同部位囊肿的手术方式和术中处理。结果 X线检查能粗略反映眼眶骨骼改变。超声多普勒反映肿瘤的血流情况。B超、CT、MRI均可确定病变位置并提示病变的性质,但B超能较好显示病变内结构和动态,CT发现病变及确定空间位置较准确,MRI上信号高低与脂质、H+ 含量有关。表浅囊肿易分离、摘除;深部囊肿需复杂的手术方案。囊肿壁的完整摘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 上述影像检查均对眼眶皮样囊肿诊断有帮助,CT检查最有价值。超声、MRI与CT检查相结合,能得出最佳定性、定位诊断。术中必须彻底清除囊肿。
赵立全魏锐利朱煌李由
关键词:眼眶皮样囊肿手术经验术中处理骨骼改变血流情况防止复发
肾移植术后白内障的成因分析和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初步探讨其成因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收集1994年11月至2004年10月间47例(81眼)因肾移植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眼部情况、用药情况、手术和术后观察的临床分析。结果白内障的混浊程度与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时间和总量密切相关;81眼进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力明显提高;但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白内障的发展。手术是治疗肾移植术后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为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术中后囊膜及赤道部囊膜抛光是必要的,术后YAG激光是治疗后囊膜混浊的有效手段。
李由赵立全魏锐利朱煌
关键词:肾移植并发性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眼眶动静脉畸形致眼上静脉扩张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眼眶动静脉畸形(AVM)致眼上静脉(SOV)扩张的影像学及血管造影表现。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6例临床表现与硬脑膜海绵窦瘘(CCF)相似的眼眶AVM患者。方法总结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CT、MRI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主要指标影像学征象及血流动力学。结果CT和MRI均可显示所有患者的SOV扩张。另外,尚存在眼球突出、AVM畸形血管团等征象。所有6例AVM均位于眼眶内,1例尚合并颅内AVM。所有患者的主要引流静脉均为SOV,动脉包括脑膜中动脉、上颌动脉和眼动脉。结论眼眶AVM可引起与CCF相似的临床和影像学征象,但AVM通常不引起海绵窦膨大,血管造影仍是确诊的必需手段,而无创技术是辅助血管造影进行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眼科,2007,16:395-398)
程金伟魏锐利蔡季平李由
关键词:眼眶疾病动静脉畸形眼上静脉扩张影像学诊断
激光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对白内障行激光乳化术时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频率、原因及如何避免该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1年余本科部分病史、随访完整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受术者,就激光乳化操作而导致的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病例进行收集和整理。手术采用德国Aesculap MediTec(蛇牌)公司第3代激光白内障晶状体乳化仪PhacoLase。结果 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断裂者共有9例,大多发生在前期。其中4眼玻璃体脱出于前房内,占破裂者的44.4%。经行前部玻切等处理后,8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角膜水肿4例,瞳孔欠圆、轻微移位1例。术后随访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术后视力大都提高。结论 激光乳化手术前房稳定,涌动控制佳,同时手术者已有一定的超声乳化技术能力,后囊膜破裂的可能性降低。但在向激光乳化转型过程中,后囊膜破裂仍是术中较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朱煌魏锐利蔡季平李由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并发症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