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脏移植后排异的心电图观察 1992年 1978年4月21日我院施行了一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男,38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房颤,全心衰竭,心功能Ⅳ级,郁血性肝肿大。术前心电图示房颤,心率104/min,左右心室肥厚。术后每日二次记心电图,直至108天。中间出现4次排异,分别在术后11、23、71、100天。兹将术后及4次排异的心电图介绍于后。术后心电图:见图1(125页) 图示移植后当天心电图呈低电压,Ⅰ、Ⅱ、 丁怀翌 陈菊芳 龚兰生关键词:心电图 心脏外科手术 移植术 急性心肌缺血与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 2000年 刘霞 陈菊芳 杨丽英关键词:心肌缺血 急性 QT间期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和Ⅲa在冠心病中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992年 近年来发现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是通过膜糖蛋白所介导的,在一些血栓性疾病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中发现GPIb和GPIIb/IIIa异常时,可见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功能的改变。 丁济如 丁怀翌 张娟瀛 陈菊芳 沈利英 吴春芳 李建勇 阮长耿关键词:血小板 膜糖蛋白 冠心病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992年 对41例胸痛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CG)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24例在作上述检查2—3周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10例正常冠状动脉患者AECG显示心肌缺血者仅1例,特异性90%;冠状动脉病变31例中显示心肌缺血20例,敏感性65%。心肌缺血检出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多支病变为78%,单支病变为46%(P<0.01).AECG对单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低于平板运动试验(P<0.01);对多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与平板运动试验相同,均为88%。 张娟赢 沈卫峰 戚文航 刘霞 龚兰生 杨丽英 陈菊芳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EASI3导联衍生的12导联心电图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在亚洲人群中导出EASI导联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转换系数和方程,比较亚洲人群与北美人群之间导联转换上的差异性,同时观察导联转换是否受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的影响。方法627例受试者同步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EASI导联心电图。同时记录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结论在亚洲人群和北美人群之间,导联转换无显著性差异,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对导联转换无显著影响。 刘霞 S.H.ZHOU 邱慷 陈菊芳 徐少波 Milan Horacek关键词:心电图 导联系统 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对心室肌复极的影响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比较运动前和运动终止后仍有 ST段下移时 ,QTd和 QTcd的差值 ,以及 U波的发生率。方法 入选 76例运动中和运动终止后仍有 ST段下移的病例。结果 1ST段下移时的 QTd和QTcd显著大于运动前 (0 .0 5± 0 .0 2比 0 .0 4± 0 .0 1,P=0 .0 13;0 .0 6± 0 .0 3比 0 .0 4± 0 .0 2 ,P=0 .0 0 0 ) ;除 V1 导联外 ,运动后余导联 QTc均显著大于运动前 (P=0 .0 0 0 )。2 ST段下移时 ,U波倒置发生率显著高于运动前 (P=0 .0 0 0 )。结论 提示心肌缺血可以增加心肌复极的不同步性 ,QTd和 QTcd增加 ;U波倒置可以有助冠心病的诊断。 刘霞 张娟赢 陈菊芳关键词:心肌缺血 QT间期 QTD QTCD U波 心肌梗死恢复期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 被引量:3 1993年 37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运动试验(ET)和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ET 对 ST 段压低的检出率(27%)显著高于 AECG(13.5%);对多支病变两项检查皆有诊断价值;5例两项均有 ST 段压低者3例发生梗死后频发心绞痛,显著多于无 ST 段压低者(P=0.008)。2例发生梗死后急性左心衰者为室壁瘤伴 ET 中 ST 段抬高者,室壁瘤患者两项检查中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多。 刘霞 戚文航 张娟赢 沈卫峰 杨丽英 陈菊芳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运动试验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室功能及预后分析 1994年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运动试验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室功能及预后分析刘霞,戚文航,张娟赢,沈卫峰,陈菊芳,沈莉英我们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患者进行运动试验(ET),观察其与冠脉病变、左室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一、方法1.一般资料:198... 刘霞 戚文航 张娟赢 沈卫峰 陈菊芳 沈莉英关键词: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病变 65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被引量:30 1994年 本文报告65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的结果,65例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29例,其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22例,阴性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7例,阴性29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76%,特异性80%,预测准确性76%。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有关,文中2、3支病变者敏感性(88%,83%)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64%)。预测准确性与受检人群的患病率有关,文中典型心绞痛29例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22例,其中真阳性20例,预测准确性76%,而36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仅8例,其中真阳性仅2例,预测准确性仅25%。运动试验早期低运动量时出现心肌缺血提示3支病变,本文3支病变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心电图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1mm的时间为256.7±132.3秒,较单支病变(457.3±251;7秒)2支病变(341.4±170.8秒)为短P<0.001。 张娟赢 沈卫峰 陈菊芳 刘霞 沈利英关键词:活动平板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心电图及运动耐量的变化 1995年 对23例心肌梗死患者子发病后6±3周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于PTCA前(平均3±2天)后(平均6±3天)记心电图和做平板运动试验,结果PTCA成功19例(管腔狭窄由93.5±6.4%降至16.3±11.1%),其运动耐量、时间、最大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均明显增高,而心电图QRS积分显著减低。结论,心肌梗死恢复期PTCA对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益。 赵云鹤 沈卫峰 张大东 蔡煦 张宪 郑爱芳 陈菊芳 龚兰生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PTCA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