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夏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配伍
  • 2篇一测多评
  • 2篇中医
  • 2篇相对校正因子
  • 1篇胆汁
  • 1篇地黄
  • 1篇地黄汤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养脏汤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有效率
  • 1篇真人养脏汤
  • 1篇症候
  • 1篇证候
  • 1篇证候积分

机构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毕夏
  • 2篇刘德军
  • 2篇陈晓杨
  • 1篇张锦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济川煎治疗老年便秘的配伍分析及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济川煎的组方及药物配伍原理并观察该方加减内服对老年脾肾阳虚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便秘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乳果糖口服液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济川煎口服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中医证候评分(10.7±2.03);对照组有效率为50.0%,中医症候评分(18.4±2.6),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济川煎益肾填精,润肠通便,在对于老年肾虚型便秘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济川煎可有效改善肠动力,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腹胀、排便困难等不适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毕夏
关键词:济川煎配伍分析老年科便秘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
真人养脏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虚寒型泄泻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观察真人养脏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虚寒型泄泻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虚寒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人养脏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粪便菌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大便泄泻、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腰膝冷痛、脘腹痞满、腹胀腹痛症状评分和肠杆菌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 05),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Ig G、Ig M及Ig A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 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3%(P <0. 05)。结论采用真人养脏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虚寒型泄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疗效确切。
祝丽超毕夏陈晓杨
关键词:虚寒型真人养脏汤参苓白术散肠道微生态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0和TGF-β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德福韦酯)和观察组(双虎清肝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每组67例。采用ELISA法检测IL-10和TGF-β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Ⅲ-PC)、Ⅳ型胶原(Ⅳ-C)、IL-10和TGF-β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上诉指标的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转阴率为68.6%(4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7%(34/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7/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6/67),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可以减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0和TGF-β因子表达,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祝丽超毕夏陈晓杨
关键词:双虎清肝颗粒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
半夏泻心汤组方配伍机制研究及治疗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及药物配伍原理并观察该方加减内服对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内服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0%,中医证候评分(8.1±1.59)分;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中医证候评分(11.4±2.3)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理气和中,疏肝调脾,平调寒热,消痞散结,慢性反流性胃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可有效改善胃动力,促进胃黏膜修复效果,抑制炎症进展及胃酸分泌,减轻胃痛、反酸、嗳气、恶心等不适症状,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毕夏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配伍机制胆汁中医症候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在我院实验室中饲养的SPF级SD大鼠90只进行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制成脓毒症大鼠的模型后利用犀角地黄汤处理)、模型组(制成脓毒症大鼠的模型)、假手术组,每组30只。分别在手术后的8 h及16 h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炎性反应指标水平,肝组织匀浆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析脓毒症大鼠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NO、MDA、i NOS及SO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及模型组术后8 h及16 h的ALT、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及16 h的ALT、AST、TNF-α及IL-6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模型组术后8 h及16 h的NO及i 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术后16 h的MDA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及16 h的NO及i NO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术后16 h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脓毒症大鼠ALT及AST水平与NO、MDA及i NOS均呈正相关,而与SOD呈负相关。结论: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具有较好的肝保护作用,对于大鼠的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症状存在较好的改善效果。
祝丽超毕夏张锦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脓毒症大鼠肝保护作用
一测多评法测定升提颗粒中8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升提颗粒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single-marker,QAMS)。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A)-1 mL·L^(-1)甲酸溶液(B);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和283 nm(检测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检测各成分的含量。结果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99~74.75、0.53~13.25、1.36~34.00、2.09~52.25、4.87~121.75、24.45~611.25、1.81~45.25、12.54~313.50μg·mL^(-1)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02%(0.58%)、98.13%(1.46%)、99.35%(1.51%)、96.78%(1.40%)、99.39%(0.76%)、100.08%(0.62%)、97.71%(1.27%)、99.36%(0.85%);QAMS计算结果与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建立的方法易操作,结果准确,能用于升提颗粒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测定。
毕夏迟静刘志民刘德军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
黄连木香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通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探究黄连配伍木香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含量变化、结肠黏膜组织Smad7表达水平变化、结肠黏膜组织转录调节因子ⅠκBα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肛肠科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5-氨基水杨酸口服联合5-ASA灌肠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连、木香方剂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以及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含量变化、结肠黏膜组织Smad7表达水平变化、结肠黏膜组织转录调节因子ⅠκB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率(61.7%)、肠镜疗效率(9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0%、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连、木香方剂可明显提高疗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BDQ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提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mad7表达水平均下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κBα表达水平均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CA阳性率均下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连、木香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中医症状改善,在缓解腹泻、腹痛症状方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黄连、木香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毕夏
关键词:黄连木香溃疡性结肠炎配伍
HPLC-QAMS法同时测定榆槐片中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榆槐片中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地榆皂苷Ⅰ、地榆皂苷Ⅱ、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等11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法。以Agilent TC-C_(18)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栀子苷)、203 nm(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283 nm(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以栀子苷为内参物,计算其余10种成分相对于该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从而计算10批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地榆皂苷Ⅰ、地榆皂苷Ⅱ、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7~43.50、1.99~99.50、4.06~203.00、7.35~367.50、12.97~648.50、28.98~1449.00、3.79~189.50、1.57~78.50、18.05~902.50、0.66~33.00和14.38~719.00μg/mL(r均大于0.999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0%~100.10%,RSD为0.67%~1.74%(n=9)。HPLC-QAMS法与外标法所测得的10批榆槐片中栀子新苷等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QMAS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榆槐片中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地榆皂苷Ⅰ、地榆皂苷Ⅱ、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迟静毕夏刘志民刘德军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