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78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5篇饮水
  • 19篇高校
  • 16篇大学生
  • 14篇春季
  • 13篇循证
  • 13篇循证研究
  • 13篇健康
  • 12篇膳食
  • 12篇摄入
  • 12篇年级
  • 11篇营养
  • 11篇高年级
  • 11篇高校大学生
  • 10篇饮水量
  • 9篇饮食
  • 9篇小学生
  • 8篇饮食习惯
  • 7篇食物
  • 7篇农牧
  • 7篇农牧区

机构

  • 78篇北京大学
  • 8篇河北大学
  • 7篇青海省疾病预...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沧州医学高等...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78篇张娜
  • 72篇马冠生
  • 45篇张建芬
  • 38篇何海蓉
  • 7篇马福昌
  • 6篇严翊
  • 6篇刘树芳
  • 3篇闫瑞霞
  • 3篇马立新
  • 3篇唐振闯
  • 3篇郑梦琪
  • 2篇梁淑新
  • 2篇朱文丽
  • 2篇高剑波
  • 2篇许艺凡
  • 2篇蒋耀军
  • 1篇耿彦生
  • 1篇张帆
  • 1篇梅红
  • 1篇杜松明

传媒

  • 25篇中国学校卫生
  • 24篇中国食物与营...
  • 7篇营养学报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家教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0篇2020
  • 20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试点地区学生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知及满意度现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实施地区农村学生对"计划"的知晓和认识现状,为促进学生参与"计划"实施和进一步提高对供餐的接受度提供依据。方法在实施"计划"的3个国家试点县和2个地方试点县各随机抽取"计划"覆盖的1所中学和1所小学,选择四~九年级学生,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2364名。结果被调查学生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知晓情况较好,有78.9%的学生对"计划"表示熟悉,国家试点地区学生对"计划"的知晓程度高于地方试点。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计划"的影响比较积极,对"计划"所带来影响的认识得分中位数为20.0(18.0,20.0)分。国家试点地区学生对"计划"认识的积极程度高于地方试点(P值均<0.05)。学生对供餐的满意度尚可,有78.7%的学生认为供餐的量刚好足够,60.9%的学生非常喜欢学校提供的食物,学生剩下学校提供的食物的原因主要是"量太多吃不完"(27.4%)、"不想总吃同样的"(22.8%)和"不喜欢吃"(9.2%)。结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生对"计划"认知情况较好,对供餐的满意度尚可。应在试点地区建立健康促进学校,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供餐环节,重视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地区间经验交流,提高营养餐质量和可接受度。
许艺凡何海蓉张建芬蔡豪张娜马冠生
关键词:营养状况农村人口
中国城市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和计划、开展儿童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中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学生营养态度得分较高[(17.0±2.4)分],但营养知识得分总体偏低[(12.0±6.4)分],饮食行为得分一般[(11.4±2.4)分]。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男生;中心城区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得分高于近郊;五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学生总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6.1%,其中对全谷物的营养知晓率最高(73.9%)。学生总体积极营养态度持有率为83.5%,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的比例最高(97.6%)。学生总体饮食行为的良好率为88.1%,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最高(88.5%),几乎不吃零食、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饮料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9%,38.0%,46.1%,50.5%)。中心城区、五年级学生更经常吃早餐;女生更经常吃早餐、零食和饮料,而男生更经常吃快餐;郊区学生吃西式快餐、喝饮料次数更少(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营养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态度较积极,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存在一些饮食不良行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在不同性别、城区、年级学生间有较大差异。应逐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闫心语张曼李亦斌张建芬何海蓉蔡豪郭晓晖张娜马冠生
关键词: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饮食习惯
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春季运动与补液行为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人群春季运动补液行为,为运动人群开展饮水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至5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招募北京市某高校109名男性规律运动大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饮水记录法,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日补液量、每日运动前补液量、每日运动中补液量、每日运动后补液量,结合运动项目、运动年限、运动技术等级、每周运动总时间、每周运动训练能量消耗,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补液量、补液次数和补液类型等数据的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每天补液量中位数为1789 mL,补液次数中位数为6.9次,每日白水、奶类、含糖饮料、功能饮料、其他饮料饮用量中位数分别为1181 mL、50 mL、371 mL、65 m L、0mL。补液次数与补液量呈正相关、与每次补液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03,-0.261,P<0.01)。对运动项目、运动年限、运动技术等级、每周运动总时间和每周运动训练能量消耗进行分组,调查对象均存在不同运动类型补液量和补液次数差异,田径和小球项目调查对象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在运动前、中、后的补液量及补液次数较高,高运动技术等级、每周高运动时间、高运动训练能耗的补液量及补液次数更高(P<0.05),小球项目和高运动技术等级每次补液量最高(P<0.05)。运动补液类型以白水为主,其次为含糖饮料。结论: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的春季补液以白水为主,且存在补液量不足的现象。与运动相关(运动前补液、运动中补液及运动后补液)的补液量表现为与补液次数成正比的增加,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差异。建议今后加强针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水平的大学生运动群体开展补液和体液平衡方面的科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同时,开展补液健康宣教,提升其科学的日常补液意识。
宋鸽陈君颖李亦斌何海蓉张娜邓懿敏朱文阁严翊
关键词:饮水大学生
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春季不同时段补液行为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规律运动男大学生春季8个不同时段(早餐前、早餐、早餐后、午餐、午餐后、晚餐、晚餐后、夜间)的补液行为,并分析其不同时段补液行为的差异,为我国运动人群制定适宜补液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高校109名规律运动男大学生参与调查,使用连续7天24小时饮水记录表,由调查对象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天8个时段内每次的补液种类及补液量。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调查对象补液行为的差异。结果:8个不同时段,调查对象午餐后补液量(465 mL,H=518.710,P<0.001)最大,补液次数最多(1.9次,H=538.830,P<0.001)。调查对象下午补液量(644 mL)和晚上补液量(645 mL)比上午补液量(466 mL)多(H=32.941,P<0.001);下午的补液次数最多,为2.5次(H=9.965,P<0.01)。调查对象非就餐时补液总量、白水饮用量和运动饮料饮用量均高于就餐时(H分别为131.759、146.190、17.530,P值均<0.001);而非就餐时其他含糖饮料饮用量低于就餐时(H=-2.917,P<0.01)。结论:北京市某高校男性规律运动大学生春季不同时段补液行为存在差异,应结合运动大学生的补液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补液和饮水的健康教育,促进运动人群的健康。
周明珠张娜李亦斌池睿欣严翊马冠生
关键词:不同时段
各国儿童肥胖防控指南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膳食模式、身体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近年来,一些组织和国家制定了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南,其中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儿...
张娜张曼何海蓉郭雯闫心语李亦斌张建芬马冠生
关键词:肥胖
文献传递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总水摄入量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总水摄入量。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受试对象,最终完成调查人数为156名。利用定量用具进行饮水量调查,记录连续7d饮水量;采用双份饭法与称重法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食物水摄入量调查,检测食物中水分。分析调查对象总水摄入量及来源。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19.8±1.1)岁,其中男生80名。每天总水摄入量、饮水量及食物水摄入量M分别为2342、1135、1174ml/d;饮水量和食物水摄入量占总水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为51%±9%和49%±10%。仅有19.9%(31名)、18.6%(29名)大学生总水摄入量、饮水量达到中国推荐摄入量;饮水量达到推荐摄入量人群总水摄入量、饮水量、食物水摄入量M分别为3210、1860、1093ml/d,饮水量占总水摄入量比例为61%±7%,均高于总水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人群(2158、1000、1149ml/d;饮水量占总水摄入量比例为46%±8%)(P<0.05)。结论河北省某高校多数大学生春季总水摄入量、饮水量低于我国推荐摄入量;其总水摄入量来源中饮水和食物水摄入量约各占50%。
张建芬张娜何海蓉蔡豪郭晓晖闫心语李亦斌张曼马冠生
关键词:饮水摄入量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排尿行为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排尿行为,为开展健康宣教,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排尿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156名受试对象,利用特定装置收集调查对象连续3 d 24 h内所有尿液并测定排尿量、排尿次数、排尿时间。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排尿量为1 279 mL,平均每天排尿次数为6.2次,平均每次排尿量为209 mL。调查对象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主要集中午餐后,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分别为406 mL、31.0%、1.7次。调查对象及男、女生在8个时间段排尿量及排尿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2.76,974.03;483.38,499.09;439.65,439.65,P值均<0.05)。调查对象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主要集中在上午,其次是下午;上午排尿量、排尿量比例及排尿次数分别为535 mL、44.1%、2.3次。上午、下午、晚上3个时间段调查对象总体情况及男生和女生排尿量、排尿量占比及排尿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71,47.48,34.92;35.17,21.30,20.69;37.02,25.30,15.32,P值均<0.01)。调查对象排尿次数与每次排尿量呈负相关,排尿量与每次排尿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0.79,P值均<0.01)。结论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排尿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调查对象存在不良排尿行为现象,需开展相关健康宣教。
张建芬刘树芳张娜马立新何海蓉闫心语耿彦生李亦斌马冠生
关键词:排尿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水分食物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水分的食物来源情况。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受试对象,最终完成调查人数为156名。采用双份饭法结合称重法收集并称量调查对象连续3d食用的所有食物,将各餐食物剔除非可食部分,然后按主食、菜肴、粥、清汤和零食等5类进行分析。测定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并计算各类食物中水分占食物水摄入总量的比例。按照体重指数(BMI)进行四分位数分组,比较不同性别及BMI调查对象食物摄入量及水分食物来源的差异。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19.8±1.1)岁,其中男生80名。调查对象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量M分别为562、743、111、102、0g/d;通过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M分别为301、620、97、93、0ml/d;通过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占食物水摄入总量比例M分别为27%、53%、8%、8%、0%。男生通过主食、菜肴摄入的水分量均高于女生(P<0.05);女生通过粥摄入的水分量高于男生(P<0.05);男女生通过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分组食物摄入量及食物水分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食物水分来源以菜肴和主食为主;男女生食物水分来源不同。
何海蓉张建芬张娜蔡豪闫心语郭晓晖李亦斌张曼马冠生
关键词:膳食调查称重法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饮水类型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不同类型水的饮用量,为后期饮水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某高校156名大学生,采用连续7 d 24 h饮水记录法,记录调查对象每次的饮水量和饮水种类。对7 d中有任意饮料消费的人群进行单独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每天白水、牛奶、含糖饮料、其他饮料的饮用量中位数分别为866,43,43,2 mL。其中饮料消费人群每天白水、牛奶、含糖饮料、其他饮料的饮用量中位数分别为845,36,63,11 mL。两类人群中男生白水、含糖饮料饮用量均高于女生(Z值分别为2.31,3.03;2.31,2.11,P值均<0.05),而牛奶饮用量低于女生(Z值分别为-2.73,-2.23,P值均<0.05)。女生其他饮料饮用量高于男生,但仅在饮料消费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P<0.01)。两类人群中不同体质量指数的调查对象不同类型水的饮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主要以饮用白水为主,男女生饮水类型不同。
何海蓉刘树芳张建芬张娜蔡豪闫心语郭晓晖李亦斌张曼马冠生
关键词:饮水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饮水量、排尿量及水合状态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饮水量、排尿量及水合状态。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受试对象,最终完成调查156名。利用定量用具进行饮水量调查,记录连续7d的每天每次饮水量,采用双份饭法与称重法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食物水摄入量调查并检测食物中水分。收集调查对象连续3d24h内所有尿液并测定排尿量、尿液渗透压、尿pH值、尿比重。按照尿液渗透压(mOsm/kg)将水合状态分为适宜(≤500)、中间(500<且≤800)、脱水(>800)3种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及水合状态调查对象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19.8±1.1)岁,其中男生80名。调查对象总水摄入量、饮水量、食物水摄入量、排尿量M分别为2342、1135、1174和1279ml/d。男生排尿量M为1272ml/d,与女生排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4ml/d)(P>0.05);男生尿液渗透压、尿比重M分别为688mOsm/kg、1.017,均高于女生(493mOsm/kg、1.014)(P<0.05);男生尿液pH值为6.6±0.3,低于女生(6.7±0.3)(P<0.05)。仅有37.2%(58名)学生处于适宜水合状态,适宜水合状态组饮水量M分别比中间水合状态及脱水状态组高301、448ml/d(P<0.05)。女生处于适宜水合状态比例为51.3%(39名),高于男生(23.8%,19名)(P<0.05)。结论河北省某高校多数大学生存在严重饮水不足现象;饮水量与排尿量大体相等;仅有37.2%学生处于适宜水合状态,女生处于适宜水合状态比例高于男生。
张建芬张娜何海蓉蔡豪闫心语郭晓晖李亦斌张曼马冠生
关键词:饮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