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静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口腔
  • 1篇血肿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吸收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诊疗
  • 1篇诊疗特点
  • 1篇正畸
  • 1篇质控
  • 1篇质控体系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阻生尖牙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出血
  • 1篇前牙
  • 1篇前牙区
  • 1篇肿瘤
  • 1篇自噬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郝静
  • 5篇邓润智
  • 1篇何冬梅
  • 1篇王天丛
  • 1篇邵辰杰
  • 1篇邵倩
  • 1篇闫翔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院口腔正畸投诉病例分析与关键环节质控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口腔专科以“大门诊、小病房”为特点,门诊诊疗行为的独立性使得口腔专科医院的质控体系与综合性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口腔正畸与其他口腔专业的诊疗特点也不尽相同,最显著的是诊疗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往往达到两年甚至更久,复诊次数可达数十次,这给传统质控模式带来难题。本研究拟通过梳理我院口腔正畸投诉病例中医疗安全的共性问题,归纳关键风险与隐患点,构建关键环节质控体系,以提升院内监管效率。
郝静邵倩邓润智邵辰杰孔祥鑫朱锋闫翔
关键词:质控体系门诊诊疗诊疗特点口腔专业口腔正畸环节质控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软硬组织改变及前牙区牙槽骨厚度,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术后面上、面中1/3比例协调,颏点良好,口唇闭合自然,颞下颌关节无压痛,运动无弹响;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术后面凸角、鼻唇角高于术前,颏唇角低于术前,MP-SN、L1-SA低于术前,TLL'、TBs高于术前,术后DA、DSN、DUI、DUL'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的U1-SA、TSn、TUL'、TP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UW、UW-m、UA、UP-m、LW、LW-m、LP、LP-m低于术前,LA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UA-m、UP、LA-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正颌术后1个月OHRQOL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治疗结束后,OHRQOL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降低,且低于术前、正颌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接受正畸正颌治疗,面部比例协调,口颌功能提高,术后软硬组织皆得到改善;但矫治后会减小患者上下前牙区的牙槽骨厚度,故临床医师应在一定限度内控制牙齿移动,减少牙槽骨厚度缺失程度。
朱菲何冬梅郝静王天丛
关键词:前牙区
口腔颌面部术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常见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在2013年至2015年3年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接收手术的患者共8623台次,其中术后出血且需要再次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处理的病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术后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级别、手术时间、出血发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总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49%,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49.1岁,出血的患者手术级别以3、4级为主,合计占术后出血的92.86%。发生出血大部分在6小时之内。出血患者的初次手术时间以超过6小时居多,占45.24%。结论口腔颌面部术后出血的患者以男性居多,中老年患者、手术时间长、手术级别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发生的时间以6小时之内最为多见。
梁彤欣郝静邓润智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出血颈部血肿
微小RNAs调控自噬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自噬发生在所有细胞中,起到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在大量的生理过程中存在,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肿瘤、感染等。微小RNAs (miRNAs)是一种内源性表达短的非编码RNAs,主要为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对细胞发挥着广泛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能够影响自噬过程的核心途径。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miRNAs调控自噬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郝静邓润智
关键词:微小RNAS自噬肿瘤
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2022年
目的分离并鉴定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为当前外泌体的提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后续开展外泌体与牙周组织再生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使用超速离心和超滤结合法提取其外泌体,通过BCA试剂盒测定外泌体的蛋白总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及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阳性标志蛋白CD9、CD81、TSG101、Calnexin的表达。结果325 mL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出446μg外泌体,其呈现为内部含有不均匀的低电子密度物质的囊泡状结构,平均粒径约81.20 nm,浓度为(2.90E+10)Particles/mL。阳性标志蛋白CD9、TSG101在外泌体中表达,阴性标志蛋白Calnexin无表达。结论成功分离了巨噬细胞RAW264.7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一般特性,提取含量及纯度较高。
宋枭薛逸文郝静邓润智
关键词:外泌体巨噬细胞牙周炎超速离心
上颌近中阻生尖牙伴发邻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研究
2023年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测不同年龄段上颌近中阻生尖牙患者的颌面骨骼形态及阻生尖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阻生尖牙临床诊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伴发邻牙牙根吸收的上颌尖牙近中阻生患者48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11~14岁、15~19岁、20~30岁,观测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颌面骨骼形态及阻生尖牙位置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不同年龄段伴发邻牙牙根吸收上颌近中阻生尖牙患者覆牙合覆盖关系、阻生牙位置、牙根吸收牙位、侧切牙形态、阻生侧牙列间隙、前牙弓宽度存在统计学差异。11~14岁患者更易发生覆牙合覆盖关系异常、尖牙唇侧阻生、侧切牙牙根吸收;15~19岁患者前牙弓宽度更为狭窄;20~30岁患者更易发生尖牙腭侧阻生、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均吸收、侧切牙形态异常及阻生侧牙列间隙。结论不同年龄段伴发邻牙牙根吸收上颌尖牙近中阻生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早期诊疗不同年龄阻生牙患者时,若其覆牙合覆盖关系、阻生牙位置、牙根吸收牙位、侧切牙形态、阻生侧牙列间隙、前牙弓宽度等指标异常,应及时关注并防范邻牙牙根吸收的发生。
樊思羽薛逸文宋枭邓润智郝静
关键词:上颌阻生尖牙牙根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