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阶段中药辅助靶向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评价分阶段中药辅助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治疗组在服用EGFR-TKIs药物初始3个月内给予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方药治疗,3个月后给予益气养阴方药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治疗开始后1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记录皮疹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治疗组的平均PFS为(13.58±5.07)个月,对照组为(10.02±2.85)个月,治疗组患者的PF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皮疹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82.9%,治疗组的皮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皮疹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中药辅助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患者的皮肤毒性,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可延迟患者对EGFR-TKIs耐药的发生时间。
- 鞠立霞韩明权苏晋梅张勤屠洪斌董志毅张素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分阶段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培元固本中药序贯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化疗后序贯培元固本中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的49例不能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例接受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并序贯培元固本中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28例单纯GP方案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和CD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在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降低。而且治疗组在联合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II受体在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在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CD16+/CD56+细胞在治疗组无明显变化,而在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8+在治疗组无明显变化,而在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化疗后给予培元固本中药序贯治疗可明显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后出现合并症的机会,使得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疗效。
- 鞠立霞韩明权张素芳董志毅屠洪斌苏晋梅张勤
- 关键词:肺癌培元固本白细胞介素-2受体免疫球蛋白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探讨人参败毒散干预COVID-19的潜在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靶点,探讨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内在联系,为阐释人参败毒散干预COVID-19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查找并筛选人参败毒散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采用Cytoscape3.7.2对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DAVID和STRING数据库中进行富集分析和PPI网络构建。将Degree值前3位的有效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检索与分析,共获得有效成分191个,对应靶点302个,与COVID-19有交集的靶点共75个,GO分析条目共439个,KEGG通路共122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均能与ACE2高效结合。结论人参败毒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对ACE2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 于凤至顾瞻苗骞丹孙继佳范瑞屠洪斌董志毅张素芳鞠立霞苏晋梅张勤李秋红梁硕赵琳静陈晓蓉张炜吴银根王丽新
- 关键词:人参败毒散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