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珊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生物检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血清
  • 7篇细胞
  • 7篇细胞抑制
  • 7篇巨噬细胞
  • 7篇巨噬细胞抑制...
  • 5篇肿瘤
  • 5篇肿瘤标志
  • 5篇肿瘤标志物
  • 5篇患者血清
  • 5篇标志物
  • 3篇临床价值研究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腺癌
  • 1篇大样本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血清巨噬细胞
  • 1篇胰腺癌患者
  • 1篇抑制因子1

机构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8篇付超
  • 8篇田海梅
  • 8篇李茉
  • 8篇李艳芬
  • 8篇王小兵
  • 8篇常青云
  • 8篇刘珊
  • 7篇齐军
  • 6篇程冬婉
  • 2篇宋培培
  • 2篇刘静
  • 2篇吴凡
  • 1篇吴令英
  • 1篇王海
  • 1篇李晓光
  • 1篇赵丹
  • 1篇刘毅

传媒

  • 8篇癌症进展

年份

  • 8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检测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成本-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检测(adenosine triphosphate-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该技术应用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在我院例行ATP-TCA检测的晚期卵巢上皮癌病例,其中原发67例,复发91例,为ATP-TCA检测治疗组。根据分期和年龄选取同期153例常规治疗的晚期卵巢上皮癌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年化疗的临床近期有效率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术后半年内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和费用计算;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法评价ATP-TCA检测技术应用的卫生经济学价值。结果 ATP-TCA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8.2%和46.4%,两组差异显著(P=0.041);原发病例中,ATP-TCA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7.6%和7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9);复发病例中,ATP-TCA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4.0%和28.9%,两组差异显著(P=0.045);ATP-TCA检测治疗组平均费用50293.42元人民币,对照组治疗平均化疗药物费用46495.10元人民币,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210)。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表明ATP-TCA检测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边际成本ΔC/ΔE为321.89,远小于对照组C/E值1002.00。结论 ATP-TCA检测技术应用在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治疗中提高了临床近期疗效;该技术应用的成本-效果明显。
常青云吴令英李晓光田海梅李茉李艳芬赵丹王小兵宋培培刘静付超刘珊刘毅张伟
关键词:卵巢癌成本-效果分析
胰腺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0例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CA199和胆红素浓度。结果胰腺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01);根据ROC曲线,当cut-off值设为946 pg/ml时MIC-1检测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90.1%,诊断价值优于CA199的74.6%和82.2%;联合检测MIC-1和CA199可使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至85.6%和92.1%;经治疗且疗效评价为有效的患者,其血清MIC-1水平显著下降(P=0.001);胰腺癌患者中胆红素升高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1);未转移患者MIC-1浓度高于转移患者(P=0.018)。结论 MIC-1是一项较好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和临床转归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付超王海齐军王小兵田海梅李艳芬李茉吴凡常青云刘珊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胰腺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血清检测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MIC-1血清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抗原免疫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抗MIC-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方法构建MIC-1血清检测体系并对性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32株抗MIC-1单克隆抗体,选用其中2株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双夹心ELISA MIC-1血清快速检测方法。性能鉴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大于0.999);试验内变异系数为5.15%,试验间变异系数为9.51%;平均回收率为98.9%;37℃保存3天和4℃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制备的MIC-1检测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SFDA相关要求,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的技术需要,并进入产业化程序。
王小兵李艳芬田海梅李茉付超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诊断、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552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115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21例慢性胰腺炎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早期肿瘤患者的病程进行随访监测;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中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慢性胰腺炎和正常对照组(1755.12±1112.23,863.56±508.24*,1264.35±751.09**,391.56±299.55*,*P<0.001,**P=0.040);MIC-1、CA19-9和CEA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45、0.836和0.791,在特异性均为97%时,MIC-1、CA19-9和CE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9%、61.9%和33.3%;MIC-1在早期胰腺癌患者(Ⅰ+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77.9%),远优于CA19-9和CEA(52.9%和27.9%);MIC-1与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可由原来CA19-9的61.9%提高至89.3%,显著优于MIC-1、CA19-9和CEA单独检测;早期胰腺癌患者MIC-1血清水平在手术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肿瘤进展时MIC-1水平又显著升高(P<0.001)。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胰腺癌有价值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反映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小兵付超吴凡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升高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大肠癌诊断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23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患者、16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中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分别为1138.16±857.46、486.76±220.93、391.56±299.55,P<0.001);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患者血清中MIC-1水平呈递增趋势;MIC-1在早期大肠癌患者(Ⅰ期和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远优于CEA(Ⅰ期:28.0%vs8.0%;Ⅱ期:42.7%vs34.7%),提示MIC-1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CEA;MIC-1与CEA联合检测,可由原来CEA42.3%的灵敏度提高至64.4%,显著优于MIC-1、CEA和CA19-9单独检测;MIC-1血清水平在有效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复发转移时MIC-1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大肠癌有价值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大肠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反映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王小兵付超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胃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胃癌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17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9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951.68±785.40,532.92±222.16,391.56±299.55,P<0.001);MIC-1在早期胃癌患者(Ⅰ期和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远优于CEA和CA19-9(Ⅰ期:28.6%、8.6%、5.7%;Ⅱ期:37.8%、17.8%、0%);MIC-1、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由原来CEA18.4%和CA19-9 10.0%的灵敏度提高至52.0%,显著优于MIC-1、CEA和CA19-9单独检测;MIC-1血清水平在有效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4),复发转移时MIC-1水平显著升高(P=0.002)。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胃癌有效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王小兵付超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胃癌
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初探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初步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9例肺癌患者、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肺癌患者血清标本CEA、CA125、NSE、SCC、Cyfer21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良性疾病组(P=0.005);根据ROC曲线和正常人群的MIC-1血清水平,设定1000 pg/ml作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和66.6%;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优于已有标志物CEA、CA125、NSE、SCC、Cyfer21;尤其在Ⅰ期患者中,其敏感性甚至优于上述五种标志物联合诊断(70.8%vs50.0%)。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MIC-1成为肺癌新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在肺癌诊断,特别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MIC-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付超王小兵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宋培培刘静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肺癌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41例食管癌和3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CA19-9、CEA浓度。结果食管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良性疾病组;根据ROC曲线,当550 pg/ml作为MIC-1诊断食管癌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佳,分别为76.7%和82.3%,诊断价值优于CA19-9和CEA;MIC-1浓度随着患者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转移患者(Ⅳ期)MIC-1浓度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确认MIC-1可能成为食管癌新的血清标志物,在食管癌的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面MIC-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付超王小兵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张伟齐军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食管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