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刚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超微
  • 5篇超微结构
  • 4篇电镜
  • 4篇肝细胞
  • 3篇微体
  • 3篇细胞化学
  • 2篇电镜细胞化学
  • 2篇心肌
  • 2篇硬变
  • 2篇人肝
  • 2篇和肝
  • 2篇超微结构研究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镜研究
  • 1篇动脉
  • 1篇心房
  • 1篇心房肌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总医...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9篇郑晓刚
  • 6篇陆珍凤
  • 3篇张泰和
  • 3篇周晓军
  • 2篇汤雪明
  • 2篇黄福林
  • 2篇张太和
  • 1篇李南云
  • 1篇钱源澄
  • 1篇张石江
  • 1篇史勤
  • 1篇韩玉升
  • 1篇陈玉英
  • 1篇刘福坤
  • 1篇黄进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年份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3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过氧化氢酶电镜细胞化学技术显示人肝细胞的过氧化物酶小体
1991年
本文采用新鲜的人肝组织标本,进行过氧化氢酶细胞化学反应,以显示肝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小体。结果表明,此细胞器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4—0.6μm。同时,要获得满意的反应效果,须使用低浓度的戊二醛短时间固定,孵育液由0.15%H_2O_2和4mg/ml的DAB配制(pH10.0),孵育时间为60分钟(25℃)。
陆珍凤郑晓刚周晓军
关键词:肝细胞过氧化物酶
人心房肌细胞胞嘧啶单核苷酸酶细胞化学与心钠素免疫电镜研究
1992年
本研究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法和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对人心房肌细胞中的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和心钠素进行了定位和定量研究。心钠素定位于心房特殊颗粒,数量较多,大小均一,直径0.20±0.05μm,分布于整个胞浆中,多聚集成群,尤以肌膜下和核极区较多见。而CMP酶存在于初级溶酶体中,溶酶体大小不一,直径0.30±0.19μm,显著大于心房特殊颗粒(P<0.001),一般在核极区成群分布,也单个散在于肌原纤维之间和肌膜下。常见心房特殊颗粒与初级溶酶体邻近,偶见二者相接触,少数心房特殊颗粒的单位膜上出现CMP酶反应产物。提示初级溶酶体可能参与前心房肽的转化和心钠素释放的调节。
郑晓刚张太和陆珍凤黄福林史勤
关键词:心房心钠素
慢性肝炎和肝硬变中肝细胞微体的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慢性肝炎和肝硬变中肝细胞微体的电镜观察郑晓刚,张泰和,周晓军,陆珍凤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在本科1989年~1992年的肝活检标本中,分别选取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轻度馒性活动性肝炎(MCAH)、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SCAH)、非活动性肝硬变(...
郑晓刚张泰和周晓军陆珍凤
关键词:肝细胞微体电镜
实验性心肌肥大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经手术结扎腹主动脉建立心肌肥大的动物模型,观察实验性心肌肥大各个时期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心肌肥大是一个动态连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肌细胞内同时存在着代偿性变化和损伤性变化。
郑晓刚汤雪明韩玉昇
关键词:心肌肥大超微结构
人肝细胞微体的电镜细胞化学及其立体定量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对15例人正常肝组织微体的立体定量研究,以及过氧化氢酶(CAT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酶)、焦磷酸硫胺素酶(TPP酶)、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酶)细胞化学反应的观察。人肝细胞的微体大多呈椭圆形,内含均匀细颗粒状物,单层膜包绕,在胞浆中散在。微体的体密度为1.33±0.38%,数密度为9.76±1.63个/100μm^3,线粒体/微体的数量比为6.22±1.17。酶细胞化学反应的研究发现,内质网腔与微体未见相通,与微体相连的类似滑面内质网的膜结构,呈G-6-P酶细胞化学反应阴性,表明此膜结构不是内质网,可能属于微体的膜系统。高尔基体与微体在结构上未观察到移行关系。而一些微体出现分裂、芽生的现象。此结果表明,新的微体可能由细胞中原有的微体分裂产生。
郑晓刚陆珍凤张太和刘福坤
关键词:微体超微结构肝细胞
原发性颅内骨肿瘤-附6例临床病理分析
1995年
颅内骨肿瘤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罕见肿瘤,本文报告6例,占我院2121例CNS肿瘤的0.28%,其中骨肉瘤成分为主的肿瘤、骨巨细胞瘤各1例,软骨肉瘤、骨软骨瘤各2例。患者年龄除2例外,均在28岁以下。骨巨细胞瘤病程最长,达10余年。所有肿瘤均在5cm以上,其中最大者为颅中凹骨软骨瘤,达9cm×7cm×7cm。骨肉瘤成分位于与颅骨无关的右颞顶叶脑实质内,极罕见。本组部分病例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GFAP、Vimentin、EMA、Keratin)证实肿瘤来源。本文分别讨论了四种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学特征及组织起源等。
李南云严小娟钱源澄郑晓刚陆珍凤
关键词: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中肝细胞微体的电镜细胞化学及其定量研究
1994年
用过氧化氢酶电镜细胞化学和立体定量方法,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变时肝细胞微体的改变。分别选取慢性迁延性肝炎、非活动性肝硬变、轻度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变及正常对照组标本各5例。结果表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非活动性肝硬变时微体的体密度无改变,而轻、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变的微体数密度、体密度均不同程度地增加,是慢性肝病活动性的表现。微体增多可作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之间的区分和肝硬变活动性判定的指标。文章提出病毒性肝炎时微体增多是肝细胞针对毒氧素进行解毒的慢性代偿性反应.
郑晓刚张泰和周晓军黄福林
关键词:肝硬变微体电镜细胞化学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超微结构与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8
1994年
对25例法乐四联症、11例室间隔缺损及4例非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心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心肌细胞横径与病程、右心室平均压及室间隔缺损直径呈正相关。并观察到6例萎缩心肌中,5例以Z带样物质积聚、肌原纤维紊乱为特征,另1例表现为线粒体大量增生,充满胞质。并对上述改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理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郑晓刚张石江张泰和陆珍凤黄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微结构
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慢性实验性心力衰竭的超微结构研究
1991年
本文建立了一种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慢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并研究了其超微结构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存在不同类型的心肌细胞变性:(一)严重变性的心肌细胞胞质内充满增生的线粒体,肌原纤维被取代;(二)变性细胞中大片肌原纤维溶解,肌浆网小管和小泡增殖,粗面内质网丰富,溶酶体活跃;(三)变性细胞肌原纤维完整而线粒体全部被溶酶体自噬破坏。与此同时,还经常观察到线粒体灶性增生、肌原纤维灶性溶解以及走向紊乱等局灶变性改变。结果表明: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破坏导致心肌收缩性障碍,可能是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机制。
郑晓刚汤雪明韩玉升陈玉英
关键词:主动脉结扎心力衰竭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