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沁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水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质谱
  • 3篇飞行时间质谱
  • 2篇增塑
  • 2篇增塑剂
  • 2篇溶出
  • 2篇溶出量
  • 2篇色谱
  • 2篇色谱分析
  • 2篇硫化物
  • 2篇氯乙烯
  • 2篇聚氯乙烯
  • 1篇低聚
  • 1篇低聚物
  • 1篇丁苯
  • 1篇丁苯橡胶
  • 1篇丁基
  • 1篇顶空
  • 1篇顶空进样
  • 1篇顶空进样法

机构

  • 8篇中国石化

作者

  • 8篇赵沁
  • 5篇张博
  • 4篇彭学成
  • 4篇苏旭
  • 3篇张宁
  • 3篇高巍
  • 2篇张博
  • 1篇侯斌
  • 1篇苑东兴
  • 1篇刘文华
  • 1篇张宁
  • 1篇苏旭

传媒

  • 6篇齐鲁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用顶空进样法分析烯烃废碱液中硫化物
2013年
采用顶空进样法分析烯烃废碱液中硫化物组成,用气相色谱与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联用功能(GC-AED)进行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顶空平衡时间为60 min、平衡温度为90℃为较佳试验条件。废碱液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回收率在90%以上,检测限为0.22 ng/μL。
高巍张博赵沁
关键词:废碱液顶空
丙烯腈中低聚物成分的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分析
2017年
主要介绍利用沃特世公司新型Xevo G2 XS QTOF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丙烯腈中低聚物成分的方法研究。通过考察柱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参数及质谱参数,确定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对丙烯腈样品的浓缩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了丙烯腈中存在至少3个系列的低聚物成分。利用QTOF分析数据进一步推测了各种低聚物分子的端基结构。
张博赵沁彭学成张宁高巍苏旭
关键词:丙烯腈低聚物飞行时间质谱
丁苯橡胶乳化剂预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把丁苯橡胶乳化剂转化成适合仪器分析的状态,按照自行设计的步骤对其进行预处理:首先考察乳化剂固含量、酸化情况,通过红外光谱法剖析酸化处理前后乳化剂和残液,发现其酸化效果良好;脂肪酸提取方式采用简单环保的水洗法;最后采用衍生化法对酸化提取后脂肪酸进行酯化反应,反应转化率大于98.5%,效果理想。本研究也适合同类型助剂的预处理。
赵沁苑东兴张博侯斌
关键词:丁苯橡胶乳化剂预处理
燃煤热裂解产物色谱分析
2017年
利用实验室组装的高温炉反应器进行燃煤的热裂解模拟试验,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确定各种产物的组成分布,建立了1套能够快速有效评价煤燃烧特性的评价手段和试验装置,对其他固体样品的热解产物分析同样适用。
高巍赵沁张博刘文华苏旭
关键词:燃煤热裂解色谱
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分析
2017年
通过色谱操作条件参数优化,选择适合液化气分析的色谱分离柱和进样方式,减小系统对硫化物的吸附作用。采用GC-AED、GC-MS技术,建立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形态分布的分析方法。硫化物在质量浓度为0.5~70ng/μL,其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8;单个硫化物(以硫元素计)的最低检测限为0.5g/μ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形态测定。
赵沁
关键词:液化气硫化物原子发射
苯乙烯精馏阻聚剂DNBP的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建立苯乙烯精馏过程中阻聚剂DNBP的HPLC分析方法。苯乙烯精馏塔塔釜样品采用沉淀分离提取法,分离除去样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以四氢呋喃溶解样品后再用甲醇作沉淀剂对DNBP进行提取,提取液进行HPLC定性及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证明,DNBP浓度为0.005~2 mg/m 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样的回收率为92.5%~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9.1%,最低检测限为0.5 mg/L。
张博赵沁彭学成张宁苏旭
关键词:苯乙烯DNBP阻聚剂
聚氯乙烯增塑剂溶出量对比分析
增塑剂作为使用非常广泛的塑料助剂,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危害表现在由于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并不紧密的结合导致其中所含增塑剂极可能较为容易地迁移至汗液、唾液及所载血液、药液或所包装的食品中,使用聚氯乙烯...
张博彭学成赵沁张宁苏旭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塑剂飞行时间质谱
文献传递
聚氯乙烯增塑剂溶出量对比分析
增塑剂作为使用非常广泛的塑料助剂,其对人体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危害表现在由于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并不紧密的结合导致其中所含增塑剂极可能较为容易地迁移至汗液、唾液及所载血液、药液或所包装的食品中,使用聚氯乙烯...
张博彭学成赵沁张宁苏旭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塑剂飞行时间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