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总体情况分析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0~2014年连续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数量较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是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比例较低,抗感染药品的药品不良反应仍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依然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议:提高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率;强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重视抗感染药品的不良反应;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共享。
- 杨悦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体重指数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复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HC-BPPV的患者172例,根据BMI分为低BMI组(BMI<24 kg/m^(2))和高BMI组(BMI≥24 kg/m^(2))。两组根据就诊顺序分别行手法复位和眩晕诊疗系统Barbecue法复位,在完成2圈复位后,根据有效率分析HC-BPPV复位的影响因素。结果:HC-BPPV患者手法复位的总有效率为33.64%,眩晕诊疗系统的总有效率为63.08%,眩晕诊疗系统复位的总有效率高于手法复位(P<0.05)。低BMI组行手法复位的有效率(58.70%)高于高BMI组(14.75%),P<0.05;低BMI组行诊疗系统复位的有效率(75.00%)与高BMI组(54.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是HC-BPPV复位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MI会影响HC-BPPV手法复位的疗效。眩晕诊疗系统对于HC-BPPV复位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且疗效不受BMI影响。
- 邢娟丽杨盼任瑞赵铖程子君杨悦韩鹏
- 关键词:眩晕体重指数水平半规管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合理性评价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评价肾性贫血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建立肾性贫血药物使用的临床路径,规范肾性贫血药物治疗。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参考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建立肾性贫血药物治疗评价标准,回顾性分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复合物和多糖铁复合物),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11例肾性贫血患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合理率为80.63%,铁剂使用合理率为48.14%,血红蛋白值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用药合理性相关(P<0.05),年龄、铁蛋白值、疾病数、是否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用药合理性相关(P<0.05)。结论建立的肾性贫血药物治疗方案合理、标准明确、简单易行,为肾性贫血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 樊迪路万虹杨悦单媛媛张迪
- 关键词:多糖铁复合物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 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治疗梅尼埃病对球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应用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研究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对球囊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0月行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30 mg/mL)治疗的2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周分别行纯音听阈测试(PTA)及cVEMP检查,比较注射前后患者听力及cVEMP结果。结果 2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访12~24个月,眩晕控制率为92.31%(24/26)。注射前患耳平均气导听阈为(61.80±2.79)dBHL,注射后为(64.40±2.51)dBHL,注射前后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EMP检查提示注射前4例(15.38%)未引出,22例注射前患侧P1平均潜伏期为(16.51±2.46)ms,N1平均潜伏期为(27.57±3.36)ms;注射后12例(46.15%)未引出,其他14例P1平均潜伏期为(18.88±1.84)ms,N1潜伏期(30.57±1.45)ms。可见注射后引出率下降,P1、N1潜伏期延长。注射前后患侧P1、N1潜伏期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小剂量庆大霉素可抑制或破坏球囊功能,cVEMP检查有助于评价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张婷赵铖杨悦白艳霞
- 关键词:梅尼埃病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
- 陕西省医疗机构抗肿瘤药品短缺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调查陕西省医疗机构抗肿瘤药品短缺情况,为解决该类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各地市医疗机构抗肿瘤短缺药品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抗肿瘤药品短缺品种和短缺原因等。结果存在短缺现象的抗肿瘤药品有24种,其中短缺最严重的有4种,短缺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氟尿嘧啶和长春新碱;在短缺品种中,至少有27家医疗机构反映丝裂霉素的短缺现象较突出,有10家医疗机构反映平阳霉素存在短缺现象。结论陕西省医疗机构抗肿瘤药品短缺现象较严重。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干预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鼓励更多企业投入生产或开发更多可替代药品。
- 杨悦杨悦方宇
- 关键词: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