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眩晕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表现
  • 1篇影像科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憩室
  • 1篇寰椎
  • 1篇憩室
  • 1篇纤维化
  • 1篇放射摄影
  • 1篇放射摄影术
  • 1篇腹膜
  • 1篇腹膜后
  • 1篇腹膜后纤维化
  • 1篇X线
  • 1篇X线诊断
  • 1篇CT及磁共振
  • 1篇MSCT

机构

  • 3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3篇张峰
  • 2篇牛磊
  • 1篇陈浩
  • 1篇陈璇
  • 1篇孟凡来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管憩室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被引量:2
2016年
气管憩室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气管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含气空腔影。由于以往检查手段较少,故认为较罕见,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广泛应用,气管憩室被影像科医生检出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分析总结15例气管憩室MSCT的影像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张峰牛磊陈璇
关键词:气管憩室影像表现多层螺旋CT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科
寰椎后桥的X线诊断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寰椎后桥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寰椎后桥的认识。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24例寰椎后桥患者,并分析其成因及临床症状。结果在24例患者中,单纯性寰椎后桥10例,伴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病变14例;仅有头颈部不适者4例,外伤检查发现1例,发作性眩晕或上肢无力麻木者19例。结论寰椎后桥可以作为颈性眩晕的病因之一,应引起影像科医生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陈浩张峰
关键词:寰椎眩晕放射摄影术
CT及磁共振成像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均经病理证实为RPF患者的CT及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RPF的CT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软组织影或肿块,早、中期增强呈轻、中度强化,晚期无强化。MRI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病变早中期增强呈轻、中度强化,晚期增强无强化。结论 CT及MRI对腹膜后纤维化的分期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价值。
张峰牛磊孟凡来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