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中国食蟹猴脑磁共振图像模板的构建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中国食蟹猴脑结构T1图像模板,分析其脑灰质、白质及脑脊液组织概率分布图。方法 16只健康中国食蟹猴3.0TMRI脑的高分辨3D矢状位T1WI采集,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ss clusteriag Algorithm,FCM)法对每例图像进行组织分割、插值、空间标准化及图像平滑,建立脑白质、灰质、脑脊液组织概率图和个体脑模板。对所得图像进行配准及平均后,再经过VBM流程分析测试获得食蟹猴MRI图像模板。结果建立了正常中国食蟹猴脑结构3D模板,并获得了食蟹猴脑白质、灰质、脑脊液三种组织的概率图,清晰地显示了全脑T1加权对比结构。结论建立MRI图像模板和组织概率图为中国食蟹猴脑结构VBM分析和fMRI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便利。
- 李洁兰桑明林富春曾俊杰王勇鲜巧阳文之吴光耀霍文哲
- 关键词:食蟹猴
- HIV-1与γδT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γδT细胞是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Vδ1T和Vδ2T细胞亚群。γδT细胞在控制HIV-1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IV-1感染会增加Vδ1T细胞数量而减少Vδ2T细胞数量,这种改变会破坏机体γδT各亚型之间的比例平衡,导致Vδ2/Vδ1倒置。该综述阐述了γδT细胞免疫调控的特点以及HIV-1感染对Vδ2T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周立庄柯高建峰刘金彪桑明郭铭霍文哲
- 关键词:HIV-1ΓΔT细胞
- 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培养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的方法.方法 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成年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同时用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同一只猴外周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将猴PBMCs置于CellBIND Surface的96孔(0.8 ×10^6个细胞/孔)或48孔培养板(3×10^6个细胞/孔)中,用含不同百分比的猴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洗弃未贴壁细胞,加入含有猴自体血清或FCS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7d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良好的猴单核巨噬细胞贴壁能力强,占据板底大部分区域.胞体形态多样,多数呈长梭形.用巨噬细胞标记受体(CD14)抗体染色判断细胞纯度.并用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此外,用猴艾滋病毒(SIVmac17E-Br、SIV-mac251)和人-猴嵌合体艾滋病毒(SHIV KU-1)感染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检测病毒在猴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结果 在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条件下,大多数(>85%)猴单核细胞能在24 h内贴壁,体外分化5-7d后,猴巨噬细胞纯度大于96%.相比而言,含较高浓度(4%,8%或10%)猴自体血清或FCS的RPMI 1640培养基对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作用较差.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对LPS刺激敏感,可产生多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此外,这些细胞对SIV或SHIV均易感,产生感染性病毒.结论 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适于原代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该方法简单、花费少,无需生长因子,且分化效果好,是培养猴艾滋病毒及开展相关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手段.
- 桑明代明周立刘金彪郭铭马同翠肖前浩霍文哲
- 关键词:恒河猴艾滋病毒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 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1在疾病发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1基因是新兴发现的致病基因,该文综述近几年该基因与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该文依次介绍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1基因及其表达方式,该基因参与三种疾病的方式的异同,并罗列了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最后对该基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1基因作为一个致病基因,其涉及疾病广泛多样,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将大有好处。
- 刘春燕高建峰桑明周立杨四军
-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活性氧疾病发生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被引量:2
- 2013年
- 全世界已有超过1.7亿人受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因此,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HCV主要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注射,接触污染的血液等途径传播。随着许多国家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HCV筛查,经临床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的风险已大大降低,
- 桑明邓莉平吴建国霍文哲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HCV感染血液制品公共卫生问题临床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