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沙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灌注
  • 1篇信号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损伤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损伤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针刺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相关信号
  • 1篇模型大鼠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篇高扬
  • 2篇李沙
  • 1篇徐虹
  • 1篇陈素辉
  • 1篇张亚敏
  • 1篇孙华
  • 1篇黄艳秋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缺血再灌注应激损伤模型大鼠炎症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信号链研究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应激损伤模型大鼠的炎症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信号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析中枢脑组织缺血局部免疫损伤及损伤修复信号IL-1β、...
李沙黄艳秋高扬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及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以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针刺组,每组再按照再灌注后时间分12、24、48、72、96、144h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设正常组6只。针刺组电针刺激"百会"和"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次20min。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双侧脑组织IL-1β及TNF-α的表达量。结果:IL-1β在脑缺血大鼠患侧脑区呈双峰表达,模型组峰值时间为48h和96h,针刺组为72h,针刺组IL-1β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IL-1β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除72h组外,针刺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TNF-α在患侧脑区呈单峰表达,模型组和针刺组峰值时间均为72h,针刺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TNF-α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均P<0.05)。结论:针刺可通过调节脑缺血大鼠双侧脑组织IL-1β及TNF-α的表达,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炎性反应。
陈素辉孙华徐虹张亚敏高扬李沙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