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 作品数:37 被引量:10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 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更多>>
个性化制作骨水泥间隔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技术个性化制作骨水泥间隔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Ⅰ期植入个性化制作的骨水泥间隔器、Ⅱ期翻修重建的方法治疗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程斌 姚小涛 丁真奇 刘晖 翟文亮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 术后感染 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透明质酸钠(SH),观察并比较其疗效。方法于2012年2月至12月,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收治的81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为Ⅱ、Ⅲ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年龄48~60岁,平均(52.6±3.6)岁;男性27例,女性53例;左膝38例,右膝43例。K-L分级标准,Ⅱ级47例,Ⅲ级34例,按就诊顺序序贯随机平行分为SH组(40例)和PRP组(41例),分别采用SH和PRP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评估,两组间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评价关节腔内积液的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PRP组WOMAC评分[(48.42±4.95)分,(25.38±5.12)分]和SH组[(47.17±5.12)分,(25.17±5.09)分]比较,t值分别为-0.625和0.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9、12个月PRP组WOMAC评分[(21.44±4.73)分,(20.54±4.46)分,(16.53±7.35)分]和SH组[(25.87±5.16)分,(27.22±4.21)分,(29.63±8.21)分]比较,PRP组低于SH组,t值分别为-2.765、-3.447和-4.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复查磁共振,可见PRP组的关节积液吸收例数高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临床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中长期疗效好。 翟文亮 周亮 刘晖 丁真奇 练克俭 郭林新 刘大鹏 曾佳森 陈江进关键词:膝关节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透明质酸 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 目的 探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8例应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分析此术式对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情况,随访患者的临床疗效、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探讨手术疗效.结果 根据肿瘤的位置,颈... 陈志文 刘晖 林斌 康两奇 丁真奇关键词:椎板成形术 脊髓肿瘤 外科手术 个性化制作骨水泥间隔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骨水泥间隔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3—2012-03,采用一期置入个性化制作的骨水泥间隔器、二期翻修重建术治疗8例TKA术后感染。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骨水泥间隔器相关的骨折、脱位及不稳定。2次手术间隔期为12~20周,平均15周。患者在间隔期均能扶拐行走,屈膝无明显受限,活动度90°~120°,平均100°。间隔期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平均81分。二期翻修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未发现感染复发与新的感染。结论个性化制作的骨水泥间隔器与原假体取出后的腔隙完美匹配,并且能最大程度保留术后关节的活动度,治疗TKA术后感染疗效可靠。 程斌 姚小涛 丁真奇 刘晖 翟文亮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3D打印成型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单一羟基磷灰石制成的骨件易碎、强度差等问题,采用共沉淀法用桑蚕丝和无机盐制备了丝素蛋白(SF)与纳米羟基磷灰石(HA)的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3D打印的方式将复合材料打印成型,并进行了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得到的HA/SF复合材料粒径约为20~50 nm,长度约为80~120 nm,具有一定的长轴取向性,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弱化了羟基磷灰石的结晶状态。骨修复材料的成型可以通过3D打印来实现,成型后其抗压强度可达到52 MPa,可以满足人体骨的强度要求。 范纯泉 卢玉英 刘晖 丁真奇 林斌 何丹农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丝素蛋白 3D打印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6-09诊治的8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43例采用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2年JOA评分、ODI指数、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3、4、L4、5、L5S1腰椎活动度,比较2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值。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2(12~48)个月。对照组5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2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JOA评分、ODI指数、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3、4、L5S1活动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4、5活动度丧失。观察组L3、4、L5S1椎间隙高度变化值大于对照组,对照组L4、5椎间隙高度变化值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 肖棋 林达生 刘晖 吴清泉 林雍智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1-07诊治的6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4例采用FNS内固定(FNS组),32例采用DHS内固定(D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个月。FNS组手术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手术切口长度较DH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与DHS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S与DHS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相对来说,FNS内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同时FNS内固定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优于DHS内固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发生风险。 宋伟 吴进 康两期 丁真奇 刘晖 张剑平 洪加源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青壮年 加长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翻修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合并髓内钉断裂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加长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翻修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合并髓内钉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12采用加长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翻修固定的5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合并髓内钉断裂,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有无髋内翻畸形、螺钉切割等内固定失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3个月,平均10.4个月。1例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浅表感染,扩创引流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完全负重时间56~70 d,平均64.2 d。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1.2分。末次随访复查骨盆正位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可见骨折愈合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和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7~14个月,平均10.6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125°~135°,平均13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5~93分,平均89.6分,其中优3例,良2例。结论加长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翻修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合并髓内钉断裂的疗效满意,不仅固定可靠,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是股骨粗隆下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翻修方法。 徐维臻 刘晖 张金辉 张剑平 吴进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 骨折不愈合 内固定失败 翻修 钢板 撑开器辅助关节镜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比较撑开器辅助关节镜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跗骨窦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2-03诊治的62例新鲜闭合性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23例行撑开器辅助关节镜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微创组),39例行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切开组)。比较两组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以及术后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62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高度、长度、宽度均未丢失。微创组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切开组短,出血量较切开组少,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腓肠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切开组,术后第3天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内翻角恢复程度优于切开组,术后12周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撑开器辅助关节镜下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符合微创理念,关节镜提供了距下关节面的完整视野,骨折复位满意,降低了切口并发症发生风险。 熊远飞 刘晖 张金辉 罗德庆 徐维臻 吴进关键词:关节镜 撑开器 空心钉 内固定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疗效对比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的旋转移位和关节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接受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10.4)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分组,顺行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8±11.0)岁;逆行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60岁,平均(39.2±9.9)岁。记录比较两组术后股骨旋转角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0.1±3.3)个月。术后即刻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4±4.0)°,逆行组为(7.7±4.3)°,逆行组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2±4.3)°,逆行组为(7.7±4.0)°,逆行组仍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顺行组和逆行组股骨旋转角度较术后即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顺行组Harris评分(90.9±2.7)分,Lysholm评分(92.1±3.1)分;逆行组Harris评分(93.1±2.5)分,Lysholm评分(90.6±2.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方面,逆行组(5/19,26.3%)高于顺行组(1/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和逆行组膝关节屈曲度分别为(130.5±5.4)°和(127.1±4.5)°,顺行组优于逆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逆行髓内钉术后旋转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同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且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更高。 宋伟 徐维臻 刘晖 罗德庆 张金辉 吴进关键词:逆行髓内钉 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