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声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肝癌
  • 2篇诊治
  • 2篇身体成分
  • 2篇术后
  • 2篇体成分
  • 2篇体重
  • 2篇体重减轻
  • 2篇微小肝癌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小肝癌
  • 2篇裸鼠
  • 2篇镜检
  • 2篇减重
  • 2篇减重手术
  • 2篇腹腔

机构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16篇吴金声
  • 8篇王绍闯
  • 8篇张建淮
  • 6篇祁付珍
  • 5篇顾殿华
  • 4篇刘磊
  • 4篇王业波
  • 3篇黄东方
  • 3篇周玲玲
  • 2篇蒋厚文
  • 2篇许刚
  • 2篇王志刚
  • 2篇蔡勇
  • 1篇陈国锋
  • 1篇杨晓钟
  • 1篇孙勇
  • 1篇刘玲
  • 1篇董秀勋
  • 1篇冉铁成
  • 1篇陈卫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对于不同体重指数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对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减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的152例肥胖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女119例(78.3%),男33例(21.7%),年龄18~58岁,平均(30.9±7.9)岁。Ⅰ度肥胖(体重指数30.0~34.9 kg/m^(2))38例、Ⅱ度肥胖(体重指数35.0~39.9 kg/m^(2))57例、Ⅲ度肥胖(体重指数≥40.0 kg/m^(2))57例。记录并分析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患者身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及体重下降百分比。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肝功能、血糖、血脂在术后随访各时间点均有下降,尿酸在术后1个月较术前升高,术后3、6、12个月较术前下降。至术后12个月,体重(75.9±17.0)kg(t=15.14,P<0.001)、体重指数(26.2±3.7)kg/m^(2)(t=14.44,P<0.001)、腰围(89.0±10.7)cm(t=9.20,P<0.001)、臀围(100.6±7.6)cm(t=12.67,P<0.001)、谷丙转氨酶(18.2±16.6)μ/L(t=2.83,P=0.018)、谷草转氨酶(15.2±14.2)μ/L(t=2.84,P=0.018)、空腹血糖(4.6±0.5)mmol/L(t=2.01,P=0.026)、甘油三酯(1.1±0.5)mmol/L(t=3.71,P=0.005)、尿酸(340.2±102.7)μmol/L(t=4.46,P=0.001),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Ⅰ、Ⅱ及Ⅲ度肥胖组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92.7±35.5)%、(86.1±16.0)%、(67.5±14.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P=0.010);体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20.5±7.4)%、(28.5±5.2)%、28.9±6.1%,总体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50,P=0.043)。术后1年,3组间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及体重下降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良好,体重、腰围、臀围、肝功能、血糖、血脂及尿酸均获得改善。术后前6个月,Ⅰ度肥胖较Ⅱ度肥胖患者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高,获得相对较好�
嵇光年朱传荣王绍闯周玲玲吴金声
关键词:减肥手术人体质量指数体重减轻
人类胃癌裸鼠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人类胃癌低分化细胞系SGC-7901体外培养、传代并扩增后,收集细胞行皮下种植成瘤,鼠间传代至第6代,以皮下肿瘤组织块原位种植于裸鼠胃壁建立动物模型。种植后第9周处死裸鼠,观察原位种植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测定荷瘤裸鼠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结果原位移植瘤种植成功率100%,胃周淋巴结转移率93.3%,移植瘤可发生局部浸润及远处脏器转移,荷瘤裸鼠 CEA 值明显高于正常裸鼠(P<0.01)。结论应用 SGC-7901细胞系可成功建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
吴金声王志刚米沙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移植肿瘤
全文增补中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2007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21例,其中11例为边缘型恶性肝肿瘤,直径1.0 ~ 9.0 cm(6例直径≤2.0 cm),10例为边缘型良性肝占位病变;肿瘤部位CouinaudⅢ段13例、Ⅳ段内6例、Ⅴ段1例、Ⅵ段内1例;11例为肝细胞癌,7例为肝血管瘤,肝腺瘤1例,肝淋巴瘤1例,肝灶性坏死l例.手术切除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胆漏、空气栓塞、死亡等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30)min,平均出血量(165±79)ml,术后1~2d开始进食和下床,术后1周外周血WBC计数、白蛋白、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6±10)d;1年生存率100%.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周围型微小肝肿瘤.
黄东方张建淮吴金声王绍闯刘磊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检查
血清C3、C4及IgG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3、C4及IgG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治疗的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11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行肝脏病理学检测,检测血清补体C3、C4以及IgG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所有患者C3、C4及IgG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补体C3[(0.84±0.12)g/L]、C4[(0.23±0.05)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3:(1.07±0.21)g/L][C4:(0.31±0.06)g/L],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G[(27.59±6.27)mg/L]水平高于对照组[(16.81±3.15)mg/L](P<0.05)。观察组中G2~G4级炎症患者的补体C3及C4的水平明显低于G1级患者(F=4.142,P<0.05;F=4.142,P<0.05)。观察组中S2-S4级炎症患者的补体C3及C4的水平明显低于S1级患者(F=8.512,P<0.05)。并且≥G2和G4分级与补体C3、C4呈现出负相关,与IgG呈现出正相关(r=0.572,P=0.014;r=0.589,P=0.009);≥S2和S4分级与补体C3、C4呈现出负相关,与IgG呈现出正相关(r=0.631,P=0.007;r=0.551,P=0.007)。结论血清C3、C4及Ig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周昂王绍闯朱传荣许琦琦吴金声
关键词:肝硬化补体C3补体C4
应用五位一体模式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改进分析
2021年
探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100件手术器械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年限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同期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60例医护人员展开研究,将2018年期间50件手术器械以及30例手术室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设备管理模式,将2019年期间50件手术器械及30例手术室医护人员设为观察组,采取五位一体设备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不同设备质量管理模式下,设备质量管理情况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并评估设备管理期间故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下,手术室医疗设备每周设备维修次数、故障申报次数、设备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均低于常规设备管理模式下对照组,且每周设备使用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在不同设备管理模式下,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结果所示,观察组医务人员对本次设备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下观察组手术室设备管理期间出现各故障事件概率较低,与常规管理模式下对照组形成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下展开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可提升设备管理质量,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
吴金声
关键词:设备管理满意度
肝胆胰术后出血介入治疗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对10例肝胆胰术后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9例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剂6例、弹簧圈3例,栓塞的同时动脉灌注立止血2~4kU;1例仅局部行动脉灌注立止血4ku。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纯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造影剂外溢6例,未发现明显出血部位1例。介入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血停止,随访1个月无再出血。超选择血管栓塞治疗肝胆胰术后出血安全、有效,仅灌注立止血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黄加胜祁付珍吴金声王煊陈卫
关键词:出血栓塞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被引量:7
2013年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国内外极为罕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1例,特报道如下。患者,男,61岁。以“右上腹刺痛不适3个月,加重2d”入院。既往患“黄疽型肝炎”二十余年,治愈后无服药;“高血压”病史10个月,未服药治疗;“糖尿病”诊断10d,具体治疗不详,血糖控制欠佳。体检:体温:36.6℃,
吴金声刘磊王绍闯张建淮黄东方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肝脏服药治疗血糖控制右上腹治愈后
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治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14例,恶性2例。全部患者均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明确诊断12例,术中明确诊断3例,术后诊断1例;术后复发1例,转移1例。结...
刘磊吴金声王绍闯张建淮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治
文献传递
减重手术后身体成分变化及有效体重减轻的预测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胃袖状切除(sleeve gastrectomy,SG)术后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以及了解有效减重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SG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收集其术前(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时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和身体成分数据,分析有效减重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0例患者。①术后各时间点时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如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相较基线(术前1 d)值明显降低(P<0.05)且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同时总体重减少百分比和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②术后各时间点时的脂质代谢指标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酸,除了第6和12个月时的总胆固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个月时尿酸较术前升高(P<0.05)外,其他指标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5)。③术后各时间点时除了术后第3、6、12个月时左和右下肢去脂体重百分比(P>0.05)外的所有身体成分指标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5)且部分身体成分指标如(左和右上肢、左和右下肢及躯干)脂体重、脂体重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肥胖度在术后1年内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④至术后第3个月时有93例患者达到有效减重标准(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术前右下肢的脂体重越小,达到有效减重的概率更高[回归系数为–0.794,标准误为0.225,Wald χ^(2)值为12.424,OR(95%CI)=0.452(0.290,0.703),P<0.001],该指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CI)为0.782(0.672,0.893)、敏感性为0.679、特异性为0.792、最佳截断值为7.35 kg。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SG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在短期内能达到有效的减重效果�
嵇光年朱传荣王绍闯周玲玲吴金声
关键词:减重手术身体成分影响因素
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大肝癌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术中行肝切除创面和大网膜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观察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后肝肾功能,出血、胆漏、切口裂开等手术并发症,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化疗不良反应,以及1年、3年复发率和生存时间。结果:两组间术后手术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1年、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4%和54%,对照组分别为42%和7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函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安全可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袁维栋顾殿华张建淮王业波祁付珍吴金声刘玲
关键词:大肝癌肝癌切除术肝癌术后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