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来亚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乳房
  • 3篇皮质
  • 2篇队列研究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状
  • 2篇症状
  • 2篇人体质量指数
  • 2篇少年
  • 2篇体质量
  • 2篇体质量指数
  • 2篇女童
  • 2篇皮质醇
  • 2篇青春期
  • 2篇青春期发育
  • 2篇青少年
  • 2篇清晨
  • 2篇唾液
  • 2篇唾液皮质醇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7篇来亚平
  • 5篇孙莹
  • 5篇陶芳标
  • 5篇段晓楠
  • 5篇胡晶晶
  • 3篇苏普玉
  • 3篇万宇辉
  • 2篇孟秀红
  • 2篇徐耿
  • 1篇黄锟
  • 1篇郝加虎
  • 1篇杨蓉
  • 1篇尤优
  • 1篇方姣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应激生物标志物发皮质醇浓度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中慢性应激生物标志物发皮质醇浓度(hair cortisol concentration,HCC)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方法 2016年3月在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中成功收集1263份合格头发样本...
孙莹胡晶晶段晓楠来亚平方姣万宇辉苏普玉陶芳标
关键词:慢性应激青春期发育乳房睾丸容积
儿童脂肪重积聚年龄生命早期决定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儿童出生后9~12个月以内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迅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在3~8岁期间出现最低值,接下来发生第2次增长直至终身,这种BMI 2次增长的现象称为脂肪重积聚(adiposity rebound,AR)[1]。AR发生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有学者将其划分为提前(<5岁)、正常(5~7岁)及延迟( >7岁)[2-3]。
来亚平陶芳标
关键词:脂肪类儿童
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方法 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2所幼儿园中班儿童队列,排除已确诊患有器质性病变、慢性疾病及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儿童,根据进入队列的时间,将调查对象分为队列1(2010年)、队列2(2011年)和队列3(2012年),共有802名女童纳入队列.随访至小学,观察调查对象体格发育情况.在幼儿园期间每隔3个月对调查对象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估(共8次),小学阶段为每年1次.截至2015年9月,队列1、2、3分别含12、11、10次体格发育评估.采用问卷调查评价调查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体力活动情况,以视诊与触诊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乳房发育Tanner分期.按Rolland-Cachera标准确定每个儿童脂肪重积聚年龄,比较脂肪重积聚提前组与未提前组女童不同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乳房发育的关系.结果 802名女童的年龄为(8.90±0.87)岁,BMI为(17.48±2.70)kg/m^2.脂肪重积聚年龄为(6.16±0.90)岁,脂肪重积聚时BMI为(15.33±1.82)kg/m^2.脂肪重积聚提前组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检出率为27.8%(54/194),高于脂肪重积聚未提前组女童[13.7%(75/547)](P〈0.001).调整当前体重状态、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体力活动后,脂肪重积聚提前组女童乳房发育提前OR值为2.41(95%CI:1.41~4.12).结论 脂肪重积聚发生过早可能增加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风险.
孙莹方姣杨蓉来亚平胡晶晶段晓楠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
关键词:青春期乳房人体质量指数队列研究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关联,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共1 552名,收集其清晨即刻唾液,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皮质醇质量体积浓度;抑郁症状使用情绪与心境问卷量表评价,同时收集体力活动、视频时间、睡眠时间、父母文化程度、青春期发育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并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唾液皮质醇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4%,抑郁症状组皮质醇水平中位数(374.38 ng/mL)高于非抑郁症状组(339.42 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38,P<0.01)。控制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混杂因素后,相比于皮质醇水平位于P_(25)~P_(75)组青少年,P_(75)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OR=1.47,95%CI=1.07~2.01)。结论青少年清晨唾液高水平皮质醇浓度与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度关联。
郭策段晓楠来亚平胡晶晶徐耿孟秀红孙莹
关键词:抑郁唾液分泌青少年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清晨觉醒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关联。方法 招募安徽省马鞍山3所小学2~5年级1552名男女生。采用Salivatte唾液管收集清晨即刻唾液,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皮质醇浓度,抑郁症状采用使用情绪与心境问...
郭策段晓楠来亚平胡晶晶徐耿孟秀红孙莹
关键词:青少年皮质醇抑郁症状唾液
妊娠相关焦虑与小于胎龄儿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与小于胎龄儿的关联。方法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建立),本研究将3 040对母婴纳入分析。通过妊娠相关焦虑量表了解孕中期和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P10及高于同胎龄P90为界值,将新生儿划分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通过χ2检验比较孕期不同特征在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及适于胎龄儿等组别中的分布差异,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及控制相关的混杂因素后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结果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9.6%、16.6%。仅孕中期或仅孕晚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小于胎龄儿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孕中、晚期均存在妊娠相关焦虑可增加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OR=1.39,95%CI:1.04-1.87),与大于胎龄儿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81-1.35)。结论孕中、晚期均存在妊娠相关焦虑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
来亚平严双琴黄锟陈茂林郝加虎毛雷婧尤优陶芳标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
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乳房发育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肥胖及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方法 于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安徽省某市2所幼儿园中班儿童队列,根据进入队列的时间,将调查对象分为队列1(2010年)、队列2(2011年)和队列3(201...
方姣杨蓉来亚平胡晶晶段晓楠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孙莹
关键词:乳房人体质量指数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