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胰腺
  • 3篇术后
  • 2篇胆管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胰腺炎
  • 2篇原发性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肿瘤
  • 2篇腺炎
  • 2篇慢性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肝移植
  • 2篇肝移植术
  • 2篇肝移植术后
  • 2篇肝脏

机构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14篇梁锐
  • 13篇王立明
  • 9篇高振明
  • 7篇孙德光
  • 4篇张日欣
  • 4篇马珂歆
  • 3篇刘晨
  • 3篇董兵
  • 2篇刘海旺
  • 2篇柳勤龙
  • 2篇罗福文
  • 2篇王海波
  • 2篇许力
  • 1篇何勇
  • 1篇伍登海
  • 1篇潘宁
  • 1篇王澍
  • 1篇张宁
  • 1篇燕少伟
  • 1篇勾玉莉

传媒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通道蛋白在肝脏的表达及其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水是所有活细胞的主要成份,水的跨膜转运对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所有组织细胞都允许水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在某些组织细胞如:红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等对水具有很高的通透性,其中肝脏每天分泌800~1 000 mL胆汁,该现象难以用简单扩散理论来解释。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细胞膜上具有某种特殊的通道蛋白,它能介导细胞膜对水的高通透性的假设[1],但一直都未能证实该种蛋白的存在。
燕少伟王立明梁锐张日新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水通道蛋白肝内胆管细胞高通透性正常代谢跨膜转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于2000年至2009年间的2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经超声、CT、MRI等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肿瘤,29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10例,共随访18例,恶性肿瘤术后存活1年者6例,超过5年以上者0例;10例良性肿瘤患者存活至今。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认识,合理运用辅助检查手段及全肿瘤切除术是腹膜后肿瘤确诊及有效治疗的关键。
王立明张日欣罗福文苗健王澍高振明梁锐王海波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发及再感染的防治策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有效防治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发及再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年4月-2008年10月因乙型肝炎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病例79例,根据不同防治乙型肝炎复发及再感染的方案,分为单用拉米夫定组(A组)、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组(B组)和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组(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乙型肝炎复发及再感染的情况。结果 A组乙型肝炎复发率为33.33%,明显高于B组(7.14%)及C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中A组发生YMDD变异的比例为80%,同样明显高于B组(0)及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术前HBeAg和HBV-DNA阳性的患者发生乙型肝炎复发比例是30.00%,高于C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效果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对于术前HBeAg和HBV-DNA阳性的患者,大剂量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降低乙型肝炎复发的风险。
高振明梁锐孙德光张日欣王立明
关键词:肝移植乙型肝炎复发再感染
胆漏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0
2011年
胆漏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从胆管系统直接漏入腹腔的一种疾病,分为胆外漏和胆内漏。它是外伤或手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原因之一。胆漏原因众多,任何胆道或者胆道邻近脏器的外科手术,均可发生胆漏。国外报道最多的是腹腔镜(LC)术后,其发生率为0%~2.7%;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2%~0.5%;其他像肝癌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率为3.1%~15.6%;肝外伤术后为10%~25%,胆肠吻合术后为0.4%~8%。
梁锐何勇高振明王立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舌微循环及骨髓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4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舌尖微循环及骨髓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对45例复方黄黛片联合羟基脲治疗CML患者治疗前后的舌尖微循环及骨髓组织病理、超微结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ML患者治疗前舌尖微循环超微结构变化包括微血管扩张、内皮肿胀、微血管数量增多;骨髓组织病理表现为中晚幼粒细胞增生明显,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超微结构可见中晚幼细胞密集,部分细胞出现破裂。经复方黄黛片联合羟基脲治疗2个月后舌尖组织微循环明显改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减少,增生程度减低;但超微结构仍有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本观察结果为CML的中医辨证论治、指导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晓慧魏艾红刘晓宇肖景文梁锐向阳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舌尖微循环骨髓病理
胰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被引量:4
2014年
患者男,60岁。因“上腹痛半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余无异常。外院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胰头占位病变”,我院复查上腹部CT示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区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7.6cm×6.6cm,平扫CT值约51HU,边缘模糊,可见渗出征象,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图1a)。
董兵马珂歆杨明高振明孙德光王立明梁锐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上腹部CT检查胰腺软组织密度十二指肠
肝细胞癌中microRNA对细胞凋亡、转移和周期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量证据显示一些miRNA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失调,且发现miRNA通过一些通路或基因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侵袭和细胞周期。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miRNA是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因此,深入的了解miRNA在HCC中的具体作用和功能,或许会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许力马珂歆董兵刘海旺柳勤龙高振明孙德光张日欣王海波王立明梁锐
关键词:微RNAS细胞凋亡肿瘤转移肿瘤侵润细胞周期
七例血钙正常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2002年至2010年经手术治疗的7例血钙正常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normocalcemic asymptomatic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NAPHPT),均为首次手术,男2例,女5例,男女比为2:5,年龄35~68岁,3例〉50岁,4例〈50岁,无泌尿系结石、骨骼疼痛和高钙血症等典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症状.
伍登海梁锐孙德光高振明王立明
肝胆管囊腺癌误诊一例
2012年
患者女,53岁。19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14年前因“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刘晨梁锐孙德光罗福文王立明
关键词:肝胆管囊腺癌胆总管切开取石误诊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T管引流术
胰管离断综合征
2010年
胰管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 pancreatic duct 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提出,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管(可位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与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主胰管断裂或是被阻断),从而使断端远侧部分仍具有分泌功能的胰腺绀织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排入消化道。
张日欣王立明高振明梁锐
关键词:综合征离断急性胰腺炎分泌功能DU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