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
-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环境规划能从公共政策视角评价吗?
- 2015年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深入,环境规划由技术性规划向公共政策属性转变的趋势正在显现。但现有对环境规划的研究还多从科学理论、编制技术和工程实践等维度层面来探讨,对环境规划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属性关注很少。
- 王依王伟
- 关键词:社会再分配政府执行力政策执行力企业管理研究政府行政能力
- 行业视角分要素环境经济综合测度分析研究
- 2014年
- 工业行业之间的污染负荷和产出效益的差异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选取工业行业水、大气、产出等环境经济指标,分别测度污染负荷和产出效益的行业排名和变化趋势,并对重污染行业的水、大气污染负荷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揭示不同行业环境经济协调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要素的行业污染负荷差异显著,行业内的水、大气污染负荷呈现分化,行业环境经济协调度的结构和趋势变化明显,需区别对待不同行业不同要素的治污减排措施。
- 储成君王依李新
- 关键词:TOPSIS方法
- 乘势而上,积极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工作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风险有所加剧,城市生态安全遭到威胁,城市规划体系亟需加强,特别是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其决策支持和服务支撑作用。
- 王倩王依
-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城市规划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水平公众环境意识
- “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环保形势与对策
- 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形势、环境污染的现状及特征,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石油化工行业在环境标准提升、产业布局调整、VOC等管控加严、企业达标排放等新环保要求,提出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优化...
- 李新储成君王依
-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污染治理
- 文献传递
- 新常态下环境保护新形势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受工业化阶段转换、需求结构调整两个新常态本质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产业结构、重工业产能、能源需求及社会阶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经济增长新旧动力出现转换,由过去依靠劳动力成本、企业规模、资源环境低价的数量扩张型增长向依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带来的效率质量提升型增长转变。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得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环境保护有望从临界点向转折点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呈现新问题、新要求和新特征。
- 吴舜泽储成君李新秦昌波王依
- 建立中央到地方绿色化规划政策执行链体系——关于“十三五”环境规划编制实施的建议被引量:1
- 2015年
- 当前,我国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益严重,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十三五"环境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十分必要。为此,文章指出,中央环保政策要切实落实到地方、落实到最基层,主要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政策体系即政策链的建立健全问题,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建立中央到地方绿色化规划政策执行链体系的途径。
- 王伟王伟王依
- 关键词:环境规划绿色化生态文明
-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水环境总量控制政策进行了评估。以松花江流域为例,选择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作为代表,从政策目标的制定、实施力度、效果考核全方位评估了松花江流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流域总量控制政策及其评估提出完善建议。
- 张培培王依石岩吕红迪于雷万军
- 关键词:污染物总量控制
- 铅冶炼行业废水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期,涉重金属行业的生产环保水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污染防治领域的重点问题.因此,一个完整的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物排放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建立.本文着眼于铅冶炼行业,选取包含企业生产过程、污染物...
- 李冉贾杰林夏立江王依
- 关键词:铅冶炼废水处理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 中国中长期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
- 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率超过50%.当前至202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期,进入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增速将在在7%-8%中速增长平台前行.预期至2020 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 李新吴舜泽贾杰林储成君王依
-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网络格局的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被引量:23
- 2017年
- 生态保护红线是对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空间区域。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未考虑空间连通性,划定结果存在斑块破碎、空间连通性差的问题,降低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功能。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路径法等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引入到生态保护红线优化中,通过构建生态廊道和踏脚石连接破碎生境,使之形成完整的景观和生物栖息地网络,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SPA方法和最小路径法构建并优化的生态网络可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组成部分,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连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可为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环境保护和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王成新万军于雷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