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准确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本文旨在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光谱CT双期增强扫描的25例乳腺肿块患者(31个病灶)资料,比较良、恶性组双期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_(40 keV))CT值及强化增值(ΔCT)、碘浓度(IC)及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有效原子序数(Z_(eff))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动脉期VMI_(40 keV)ΔCT及双期VMI_(40 keV) CT值、IC、NIC、K、Z_(eff)均大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静脉期,其中动脉期VMI_(40 keV)ΔCT的AUC最大,AUC为0.899(95%CI=0.737~0.978),阈值为35.75 HU时,其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1.8%、75.0%、100.0%。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动脉期诊断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VMI_(40 keV)ΔCT的诊断能力最佳。
- 程庆红邹玉红何家伟陶磊昂琳赵敏盛茂
- 螺旋CT平扫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分析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CT表现,探讨和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收集16例临床急诊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和复习其CT表现并经影像学和临床追踪证实临床最终诊疗结果。结果本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破裂出血。结论螺旋CT平扫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实时准确和重要的诊断价值及对病因评估的有效性和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范晓萌刘海俊邹玉红张东升陈琪宝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