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膝骨
  • 2篇膝骨性
  • 2篇膝骨性关节炎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关节
  • 2篇骨性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关节炎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深静脉
  • 1篇疼痛
  • 1篇疼痛指数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平衡功能障碍
  • 1篇足底
  • 1篇足底压力

机构

  • 4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4篇袁海
  • 2篇夏清
  • 2篇夏清
  • 1篇曹晓光
  • 1篇唐泽文
  • 1篇曹娟娟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指数与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改变及疼痛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8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单足支撑分期时段参数、足角及膝关节疼痛指数,对健、患侧足底压力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膝关节疼痛指数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0±32.93)、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3±2.93)低于健侧对应百分比(60.26±2.66,P=0.007;51.53±3.84,P<0.001);患侧足角(16.24±4.50)明显高于健侧足角(14.67±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膝关节疼痛指数与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r=-0.53,P=0.004)、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r=-0.56,P=0.002)呈负相关;与患侧足角无明显相关性(r=0.245,P=0.193)。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具有特征性,前足着地时段、全足支撑时段明显缩短、足角变大,疼痛严重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
夏清袁海曹娟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足底压力疼痛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平衡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平衡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膝受累30例KOA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检测,比较健、患侧测试完成耗时及平均轨迹误差,收集患者体质量指数、K-L分级、疼痛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等指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健、患侧平衡指标比较,患侧平均轨迹误差值(46.63±25.30)%大于健侧值(40.77±2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KSS临床评分对睁眼时前-后平均运动速度(t=-2.593,P<0.05)及重心摆动轨迹长度(t=-2.178,P<0.05)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者变异的解释比例分别为19%、15%,而疼痛指数对闭眼轨迹长度/睁眼轨迹长度比(Romberg值长度比)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解释比例为20%。结论KOA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指数及KSS临床评分对于评估KOA患者平衡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夏清贾其余凌康袁海曹晓光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合肥市康复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合肥市康复医疗机构现状,了解人员配置及科室规模,为合肥市康复医学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量表与电话询问相结合的形式对合肥市康复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填写完调查表后,由合肥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统一汇总分析。结果共有11家医疗机构接受调查,康复治疗面积平均为894.2 m^2。康复医师中,硕士学历占18.5%,均为三甲医院所有;专科学历占1.92%,均为二级医院所有。37名(52.1%)专科学历的治疗人员为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及市残疾人联合会所有。康复医学治疗及评定项目开展率分别为76.1%和71.7%。结论合肥市医疗机构中康复医学学科设置、服务人员数量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康复医学资源分布不均,高学历人才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
夏清袁海唐泽文
关键词:康复医学
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单次治疗、多次治疗2种治疗结果进行测量:单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20 min,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即刻、20、40、60分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血流平均速度(Vm)、血流峰速度(Vmax)、血流量(BF)变化情况;多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每次20 min、2次/天,反复治疗时间大致为20 d,静息状态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单次治疗后Vm、Vmax和BF在不同时间点间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在即刻、20分钟、40分钟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60分钟值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0天后,患者的Vmax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单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来说,治疗效果大约可持续到治疗后1小时,20天多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
夏清凌康袁海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脑卒中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