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运动发育
  • 1篇运动发育迟缓
  • 1篇证治
  • 1篇推拿
  • 1篇苓白术散
  • 1篇小儿
  • 1篇小儿急性
  • 1篇量表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轮状病毒感染
  • 1篇轮状病毒感染...
  • 1篇患儿
  • 1篇急性
  • 1篇发育迟缓
  • 1篇发育量表
  • 1篇腹泻
  • 1篇感染性
  • 1篇感染性腹泻
  • 1篇白术

机构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邓昌枢
  • 2篇梁忠培
  • 2篇董红琴
  • 2篇杨力
  • 1篇李同欢
  • 1篇王宇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推拿辩证治疗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0
2017年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推拿辨治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诊治的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两组正常饮食及口服补液盐预防及纠正脱水,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试验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推拿辩证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d时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症状消失时间,在患儿治疗3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倦怠乏力、大便泄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74±0.56)d、(3.27±0.58)d、(3.81±0.44)d、(1.24±0.35)d,短于对照组(2.18±0.72)d、(4.37±0.61)d、(4.83±0.57)d、(1.95±0.4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推拿辨治小儿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助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治疗疗效。
梁忠培杨力邓昌枢董红琴李同欢王宇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参苓白术散推拿急性
正确抱姿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功能及异常姿势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观察正确抱姿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功能及异常姿势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分为矫正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矫正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指导其家长采用正确抱姿,对照组家长仍采用日常习惯抱姿。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2组患儿总运动发育水平发育商(DQ)及粗大动作(GM)能力进行评分,观察对比2组患儿异常姿势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矫正组共有轻度运动发育迟缓患儿25例,中度9例,重度7例,极重度1例,治疗后共有37例患儿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前对照组共有轻度运动发育迟缓患儿26例,中度9例,重度8例,治疗后轻度运动发育迟缓3例,中度6例,极重度2例,治疗后共有31例患儿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前2组患儿DQ、GM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DQ、G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矫正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矫正组及对照组姿势正常者分别有37例、31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以矫正组患儿异常姿势的改善情况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确抱姿能有效纠正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异常姿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忠培邓昌枢杨力董红琴
关键词:运动发育迟缓GESELL发育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