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92 被引量:514H指数:1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钢管
  • 18篇钢结构
  • 18篇钢框
  • 18篇钢框架
  • 16篇抗震
  • 13篇静力
  • 12篇静力试验
  • 11篇载力
  • 11篇承载力
  • 10篇有限元
  • 9篇自复位
  • 9篇混凝土
  • 8篇支撑钢框架
  • 8篇抗震性
  • 8篇抗震性能
  • 7篇应力
  • 7篇滞回
  • 7篇拟静力
  • 7篇拟静力试验
  • 6篇连续倒塌

机构

  • 92篇同济大学
  • 4篇宝业集团浙江...
  • 4篇大和房屋工业...
  • 3篇山东大学
  • 2篇贵阳学院
  • 2篇马里兰大学
  • 2篇中国航空规划...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工程...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隧道工...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建筑设计...
  • 1篇浙江省建筑设...
  • 1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华威大学
  • 1篇江苏永益铸管...
  • 1篇河南万道捷建...

作者

  • 92篇王伟
  • 55篇王伟
  • 29篇陈以一
  • 8篇王俊杰
  • 5篇赵宪忠
  • 5篇苏小卒
  • 4篇余亚超
  • 4篇赵勇
  • 4篇王明兴
  • 4篇邹超
  • 4篇杨建行
  • 3篇付凯
  • 3篇薛伟辰
  • 3篇郭小农
  • 3篇侯和涛
  • 3篇秦希
  • 2篇童乐为
  • 2篇李志强
  • 2篇江晓峰
  • 2篇严鹏

传媒

  • 24篇建筑结构学报
  • 14篇工程力学
  • 11篇建筑结构
  • 6篇结构工程师
  • 3篇工业建筑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中国钢结构协...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钢结构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山东建筑工程...
  • 1篇空间结构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钢结构(中英...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二届全国建...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填充轻骨料混凝土的冷成型椭圆形截面钢管短柱轴压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研究由热轧圆钢管冷拔成型的椭圆钢管短柱的轴压性能,分别对空腹和填充轻骨料混凝土的椭圆钢管短柱进行试验,分析椭圆钢管和轻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性能以及短柱试件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延性等。结果表明:与母材热轧圆钢管相比,冷拔成型椭圆钢管短柱表现出较低的承载力和延性;填充轻骨料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相比于椭圆钢管短柱,填充混凝土对圆钢管短柱轴压承载力和延性提高程度大,且壁厚小的试件轴压承载力和延性的提高程度大(约10%);通过与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现行针对热处理椭圆钢管短柱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冷成型椭圆钢管短柱承载能力计算,EC4规范可以较准确的估计圆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承载能力,我国CECS 28:2012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适用于壁厚较小的冷成型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壁厚较大的冷成型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伟王伟淮运梅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冷成型椭圆管轻骨料混凝土静力试验轴压性能
自复位黏滞阻尼器的构造设计与抗震韧性提升被引量:2
2023年
为提高建筑结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将环簧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并联的自复位黏滞阻尼器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在元件和构件层次分别进行了静力和动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黏滞阻尼器构造合理,在不同振动频率下表现出良好的自复位能力与无损伤耗能能力。采用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设计了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自复位环簧支撑钢框架和自复位黏滞阻尼支撑钢框架,对比分析不同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可以实现自复位黏滞阻尼支撑钢框架的性能目标;在一致的性能目标下,自复位黏滞阻尼支撑钢框架相比自复位环簧支撑钢框架具有更低的承载力需求,降低了结构用钢量,同时降低了楼层加速度响应,减少非结构构件损失;相比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具有与之相当的消能减震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残余变形,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韧性。
王伟王伟曹纵
关键词:环形弹簧
平面钢管桁架管内加劲相贯节点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焊接钢管桁架有时需要在节点区设置加劲肋。对焊接钢管内加劲相贯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 ,探讨了管内加劲节点的传力路径 ,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针对节点区应力集中 ,提出有效缓解应力集中的构造措施。有限元分析表明 ,管内加劲节点中的加劲肋是重要的受力部件 ,为该节点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以一陈建兴王伟江晓峰陈扬骥顾嗣淳周春曹国峰
关键词:相贯节点钢管桁架加劲肋传力路径缩尺模型
新型装配式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的构造设计与抗震性能评估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框架,通过使用削弱型屈曲约束盖板与预应力钢棒实现良好的耗能与自复位能力,克服了传统预应力自复位钢框架需现场张拉导致施工困难的缺点,通过工厂预制自复位耗能梁与现场全螺栓连接实现免焊快速装配。采用非线...
李俊霖王伟
关键词: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抗震性能
新型钢管柱-H形梁铸钢模块化节点的概念设计与抗震性能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介绍了铸钢件在钢结构体系尤其是梁柱框架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基于利用节点域稳定塑性耗能的理念提出一种适用于方(矩)形钢管柱-H形梁框架连接的铸钢模块化节点型式及其设计方法。对铸钢模块化节点和传统焊接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和循环往复加载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并引入断裂指数对节点在塑性大变形条件下发生延性断裂的倾向大小作出评价。从刚度、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耗能机制、塑性变形模式等多角度分析论证了铸钢模块化节点不同于传统焊接节点的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铸钢模块化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焊接节点,可以在不损失延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抗震钢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
王伟王伟
关键词:铸钢节点域抗震性能钢管柱
加劲插板的设置对钢管节点性能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插板加劲圆钢管相贯节点试验的有关情况。然后用有限元分析了K形插板加劲钢管节点的受力性能,同时与节点板连接和不加劲K形钢管节点做了相应比较,最后分析了插板各种几何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结...
孙伟王飞王伟陈以一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极限承载力
文献传递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得到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节点刚度及承载力设计方法,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节点性能对多层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节点刚度和承载力设置下四种模型(刚接、全强度半刚接、半强度半刚接和铰接模型)的易损性曲线,定量评价了各模型超越各极限状态的概率和倒塌储备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节点刚度和承载力如何设置,在8度罕遇地震(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4g)作用下,该结构发生倒塌的概率均小于1%,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大震不倒"的要求。当节点刚度达到4倍相邻柱线刚度时,无论节点设置为柱端达到全截面屈服或部分屈服,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地震易损性相差不大,倒塌储备系数均高于FEMA P695中的建议水平;而铰接结构模型的抗倒塌能力则明显低于其他三种结构模型。基于分析结果,建议梁贯通支撑钢框架梁柱节点刚度应不小于相邻柱线刚度的4倍,节点承载力需不小于柱端全截面屈服弯矩的50%。
王伟王伟邹超
关键词:支撑钢框架增量动力分析节点刚度节点承载力地震易损性分析
SMA环簧自复位阻尼器构造设计与滞回性能研究
SMA(shape memory alloy)具备良好的超弹性性能和耗能性能,本文结合SMA和高强弹簧钢材料研发的SMA环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SMA环簧自复位阻尼器,对其构造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阻尼器受力性能进行实...
张奥王伟方成
关键词:预应力滞回耗能
钢管中心支撑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
2014年
在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中,支撑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其滞回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对单向铰接约束的圆钢管截面和椭圆钢管截面支撑构件进行了循环加载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长细比、径厚比、截面形式等参数对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长细比显著影响钢管支撑构件的承载能力,径厚比显著影响支撑的耗能能力,绕强轴弯曲的椭圆钢管支撑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
淮运梅王伟王伟
关键词:圆钢管循环加载滞回性能
压型钢板组合梁中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试验被引量:9
2017年
以2个配置不同类别压型钢板的组合梁-方钢管柱刚性连接节点为对象,采用双半跨单柱型梁柱子结构,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节点在中柱失效条件下的破坏模式和抗连续倒塌性能。两个试件分别采用开口型压型钢板和闭口型压型钢板。结果表明:开口型压型钢板试件钢梁上翼缘屈曲使得节点区形成明显的塑性铰有效延缓了下翼缘的开裂,能够在抗弯阶段消耗更多能量,但其容易发生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分离不能保证组合梁的组合性能;闭口型压型钢板试件上翼缘被约束未能屈曲使得下翼缘过早开裂,但闭口型压型钢板能有效约束混凝土保证了中后期组合梁的组合性能。
王俊杰王伟王伟
关键词:压型钢板悬链线效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