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

作品数:38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活性
  • 5篇槲寄生
  • 5篇芦丁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桑叶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冠菌素
  • 4篇发酵
  • 3篇抑菌
  • 3篇抑菌活性
  • 3篇桑树
  • 3篇生物合成
  • 3篇皮素
  • 3篇槲皮素
  • 3篇活性成分
  • 3篇家蚕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单胞

机构

  • 36篇江苏科技大学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江苏省药物研...

作者

  • 36篇王俊
  • 22篇吴福安
  • 11篇盛晟
  • 11篇王俊
  • 5篇程嘉翎
  • 3篇张健
  • 3篇陶士强
  • 3篇颜辉
  • 3篇梁垚
  • 3篇王国基
  • 2篇肖龙云
  • 2篇王蒙
  • 2篇吴倩
  • 2篇刘利
  • 2篇潘飞
  • 2篇杨清
  • 2篇吴秋生
  • 2篇张生杰
  • 2篇孙国霞
  • 2篇陈明胜

传媒

  • 17篇蚕业科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2008年中...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材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求知导刊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 1篇第三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大孔径吸附树脂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桑叶黄酮及其生物活性测定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基于大孔径吸附树脂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工艺,并对制备的桑叶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等生物活性进行测定。根据大孔径树脂的静态和动态的吸附与解吸特性,从5种树脂中选取NKA-9型作为分离填料,上样时的最佳流速为6 BV/h、体积为4 BV,洗脱时的最佳流速为6 BV/h、体积为2.5 BV。在此基础上,构建了4区6柱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桑叶黄酮,获得优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0.6 mL/min、洗脱流速1.2 mL/min、转换周期200 s,在该条件下所得桑叶黄酮的最高质量浓度为1.96 mg/mL,产量为141.12 mg/(BV·h)。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桑叶黄酮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提高了3.3倍,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14 mg/mL;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3.1倍,其IC50为0.095 mg/mL。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所得的桑叶黄酮纯度较高,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李长龙王金正刘曦王丹丹盛晟王俊王俊
关键词: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模拟移动床抗氧化活性
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年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了综合性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课程衔接、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为植物保护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盛晟邵颖王卉平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前处理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一种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时快速提取薯蓣皂苷元的新方法——水解原位萃取法。方法对影响提取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以期建立最佳提取条件和适宜的纯化方法。结果样品用含约1.5 mol·L-1硫酸的70%异丙醇水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回流4 h,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高的提取率。结论水解原位萃取法简单、省时、准确。
王俊陈钧杨克迪
关键词:薯蓣皂苷元穿山龙高效液相色谱法
蜂胶渣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了寻求防治桑青枯病的天然药剂,以工业提取黄酮化合物剩余的蜂胶渣为原料,经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及石油醚等溶剂分级浸提获得除蜡蜂胶渣提取物。通过比浊法测试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5个生理小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8.36%~99.73%),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P〈0.05)。0.1 mg/m L除蜡蜂胶渣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RS-5菌株的抑制率达91.61%±4.75%,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4 mg/m 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部分病原细菌发生变形和细胞壁破损,用平板法监测到菌体的泳动性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基于负离子全扫描模式的LC-MS谱图鉴定除蜡蜂胶渣中主要含有咖啡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丙酯、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及咖啡酸戊酯),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检测出其中所含咖啡酸和咖啡酸苯乙酯的质量比为1∶3.3。研究结果表明,除蜡蜂胶渣的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该提取物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来源的桑青枯病防控药剂的潜力。
许晏宋文淼朱丹张东阳盛晟张东阳盛晟
关键词: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
正交试验优选PEG修饰蚓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优选蚓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蚓激酶脂质体和PEG修饰蚓激酶脂质体,以药物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蚓激酶的用量为1 mg、大豆卵磷脂的用量为96 mg、胆固醇的用量为24 mg、水浴时间为120 min、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 5.6,mPEG 2000的用量为2.5 mg时,蚓激酶脂质体和PEG修饰蚓激酶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25.8%和26.1%,12 h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和79%。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包封率高。
涂清波王俊盛晟吴福安王赛男胡恒雪
关键词:蚓激酶PEG脂质体正交试验
应用Logistic模型和王-兰-丁模型分析桑丁香假单胞菌突变株M90-1的冠菌素产量提升因素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诱变处理桑丁香假单胞菌M4-13,应用Logistic模型和王-兰-丁模型分析突变菌株产冠菌素能力提升的因素,为优化诱变高产菌株培养条件等提供依据。突变菌株M90-1的冠菌素产量达84.604 mg/L,较原始菌株M4-13提高了5.755%。应用Logistic模型建立的菌株生长曲线显示突变菌株M90-1的增殖速度明显下降,平均生长速率较原始菌株降低9.933 3%,但菌株的世代历期和对数生长期时长比原始菌株分别延长24.895 9%、27.506 7%,繁殖代数仅提高2.090 4%;用王-兰-丁模型分析环境温度与菌株生长和冠菌素产能的关系,得出突变菌株M90-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2.409 5℃,明显高于原始菌株(24.463 0℃),突变菌株的高温边界层宽度、温度内禀增长力、高温下潜在饱和增长力、高温发育临界温度分别比原始菌株降低89.492 0%、46.841 3%、8.885 3%和2.606 4%;用时间序列差分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突变菌株1~10代的冠菌素产量稳定性好,变幅在2.241 0%之内。研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M90-1通过延长生长与发育时间提高冠菌素的产能,可以通过优化菌株培养温度促进其生长和提高冠菌素产量。
李刚王俊孙斌吴福安
关键词:冠菌素培养温度LOGISTIC模型
冠菌素对桑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桑树次生代谢产生的萜类、酚类和生物碱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研究利用桑树细胞体外高效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与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桑树药用活性成分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在建立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向桑悬浮细胞系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冠菌素(COR),以促进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积累。试验结果表明,用5.0μmol/L COR诱导处理后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0.630±0.003)mg/m L,比对照组增加86.43%(P〈0.05);1.0μmol/L COR诱导处理组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总酚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3.50±0.49)mg/L、(56.71±1.52)mg/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64%和50.27%(P〈0.05);50.0μmol/L COR诱导处理组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达到4 595.3 U/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几种浓度COR诱导对桑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多糖积累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试验结果提示:COR作为诱导子能够增强桑悬浮细胞中总黄酮、总酚和生物碱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积累,且细胞的SOD活性亦显著提高,尤以低浓度(1.0μmol/L)COR的诱导效果最佳。
王丹丹王超王超盛晟盛晟王俊王俊
关键词:冠菌素总酚1-脱氧野尻霉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蚕蛹油原料用化学酶法联产制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的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孟祥云刘曦葛立刚朱长通盛晟庄愉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蚕蛹油联产工艺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对国产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槲寄生多糖,超滤膜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槲寄生多糖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进行比色测定。结果:槲寄生药材、槲寄生粗多糖CVPS-Ⅲ和槲寄生精制多糖CVPS-Ⅲ-C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93%(RSD1.04%,n=3),43.28%(RSD 1.39%,n=3)和69.55%(RSD 1.62%,n=3),平均回收率为96.07%(RSD 2.54%,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好。
王俊朱一凡
关键词:槲寄生多糖
蜗牛酶催化水解芦丁定向生物合成槲皮素
本文筛选蜗牛酶催化水解芦丁定向生物合成槲皮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以降解产物中槲皮素的转化率为指标,考察反应温度、酶浓度、pH对蜗牛酶降解芦丁定向生物合成槲皮素的影响,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并初步分析了金属离子对芦丁糖苷水解的调控...
王俊王蒙张妍谢谢孙国霞卫哲吴福安
关键词:蜗牛酶芦丁槲皮素生物合成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