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

作品数:68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1篇学位论文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灾害
  • 11篇情景
  • 11篇城市
  • 9篇情景模拟
  • 7篇风暴潮
  • 5篇地理
  • 5篇灾害风险
  • 4篇石化
  • 4篇台风
  • 4篇多灾种
  • 4篇风险评估
  • 4篇长江口
  • 3篇地理学
  • 3篇韧性
  • 3篇上海石化
  • 3篇湿地
  • 3篇台风风暴潮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自然灾害

机构

  • 67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路易斯安那州...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商学院
  • 1篇上海海关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白银市第一中...

作者

  • 67篇王军
  • 14篇李梦雅
  • 6篇许世远
  • 6篇刘耀龙
  • 4篇刘青
  • 4篇陈振楼
  • 4篇殷杰
  • 4篇宋城城
  • 3篇吴绍洪
  • 3篇梁鑫鑫
  • 2篇刘敏
  • 2篇张继权
  • 2篇江琴
  • 2篇王东启
  • 2篇何敏
  • 2篇李睿
  • 2篇叶明武
  • 2篇郑璐
  • 2篇沈航
  • 2篇胡蓓蓓

传媒

  • 6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自然地理学创...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健与美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初步假设一般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特征、地理学习兴趣、地图使用习惯、地理问题关注习惯、方向敏感程度、地理专业知识等7个因素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通过样本测试取得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126个学生样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假设的7个影响因素数据。借助SPSS 23.0软件,运用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证实一般智力水平、地理专业知识、地图使用习惯是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地理学习兴趣是其重要条件,上述4个因素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其作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一般智力水平>地理专业知识>地图使用习惯>地理学习兴趣。其中一般智力水平和地理专业知识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此外,还发现无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还是7个假设的影响因素,均未发现有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说明上述规律具有性别普适性。
万静宜卢晓旭陆玉麒杜凤珍王军王军
关键词: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船载回声测深数据误差识别方法研究——以上海石化海床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水下地形自然演变的渐变性和连贯性特征,通过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构建水下地形Voronoi地形图,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剔除船载回声测深数据中的"离散"粗差数据;可视化显示的时空Voronoi高程差分布图可以有效地识别误差高程大于冲淤强度的"条带状"误差数据,对"条带状"误差数据识别的灵敏度受地形坡度、冲淤强度和测点密度的影响。虽然时空Voronoi高程差分布图对冲淤强度较大和坡度较大区域的"条带状"误差数据灵敏度有限,但在地形平缓、冲淤强度较弱且测点密度较大的区域,识别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船载回声测深数据预处理的有效方法。
王军梁鑫鑫易思郑璐
暴雨内涝危险性情景模拟方法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与水文/水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修正的SCS模型进行产流模拟,利用局部等体积法和水动力模型进行汇流模拟,建立了基于情景的城市暴雨内涝危险性模拟工具,并对相同雨强情景下不同汇流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局部等体积法计算简单,对降雨的时程分配较为敏感,峰前历时和雨强对结果影响显著,较适合于雨型确定的城市暴雨内涝危险性快速模拟;水动力模型计算复杂,与整个降雨历时存在明显关系,模拟精度较高。(2)利用台风"麦莎"带来强降雨导致的积水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表明本文建立的水动力模型法模拟结果与实测降雨积水更为接近,更适合上海中心城区暴雨内涝危险性情景模拟。
黄清雨董军刚李梦雅王军
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理论范式被引量:18
2021年
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自然灾害的增加,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面对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的严峻形势,人类社会必须建设得足够强大,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风险。在提出"构筑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韧弹性的确切涵义,通过综合灾害防御、损害恢复和应急管控,诠释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内涵、组分和结构;建立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定量表征方法,评估案例区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状况;进而针对城乡差异设计建设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的途径。依此,系统性地构建了包括概念—结构—指标—途径的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理论范式。建设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高度一致。研究旨在推动综合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探索建设"更强、更安全、更持续"的自然灾害韧弹性社会途径,支撑国家防灾减灾战略转变、实施"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九大工程"。
吴绍洪高江波高江波韦炳干张继权王军王军刘路路刘路路许尔琪
关键词:理论范式风险管控
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辅助平台(CPAGRL)的开发研究 : 以地理学科为例
王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计算机辅助教学地理课
基于复合情景的上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与风险计算
台风风暴潮是上海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基于MIKE21 FM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上海地区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型,利用已有潮位站的台风风暴潮历史资料进行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台风风暴潮过程,尤其是对最大过程增...
宋城城王军许世远陈振楼
关键词:台风风暴潮情景模拟MIKE21FM
长江口海平面上升预测及其对滨海湿地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选择吴淞站和吕四站2个验潮站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长江口海平面上升预测,从而构建了一套长江口地区较完备的海平面上升情景库:以2013年为基准年份,其最佳预测值的范围在2030年、2050年、2100年分别为50~217 mm,118~430 mm,256~1215 mm。以此情景库为基础,探究海平面上升变化对长江口滨海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平面上升值的增加,长江口滨海湿地的面积不断减少;在基于验潮站数据作趋势外推得到的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较平缓,而在考虑全球变暖背景的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迅速;且不论在何种情景下,时间尺度越大,湿地减少的面积越大。
易思谭金凯李梦雅梁鑫鑫王军
关键词:长江口海平面上升情景分析滨海湿地
天津滨海地区风暴潮灾情模拟及损失评估
利用天津塘沽验潮站1966~2005年的年最高潮水位资料,对六种不同频率条件下风暴潮极值潮水位进行漫滩情景模拟和概率测算,并建立了天津滨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损失评估体系。利用研究区SRTM地形信息,对滨海地区不同频率风暴...
王军谢翠娜胡蓓蓓许世远刘耀龙叶明武
关键词:风暴潮情景模拟灾害风险
文献传递
城市韧性张力:学理因由、双因耦合与水平评估
2024年
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韧性、减轻灾害风险是实现城市数字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点。论文提出使用“韧性张力”表征城市韧性水平和提升空间,运用“风险—韧性”双因耦合矩阵测量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韧性状态,确定不同类型城市的韧性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山西省七成以上地级市的灾害风险水平偏低、韧性张力较好。(2)年均灾害损失占财政支出的比值与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实际支出比的失衡反映了城市应急资金储备的不足。(3)融合吸收、恢复、适应和调整阶段的韧性过程曲线有助于发现韧性“赤字”并预测趋势。针对参与韧性建设的不同主体,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和风险沟通,切合时宜助推韧性张力提升。
刘耀龙何冰晶张华明王军
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辅助平台的开发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
王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