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50 被引量:6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旅游
  • 7篇生态
  • 6篇生态效率
  • 6篇生态足迹
  • 6篇水利
  • 6篇旅游生态
  • 6篇风景
  • 5篇水利旅游
  • 5篇自然保护
  • 5篇旅游生态足迹
  • 5篇保护地
  • 4篇政府
  • 4篇政府治理
  • 4篇政府治理模式
  • 4篇自然保护地
  • 4篇国家公园
  • 3篇水利风景区
  • 3篇水利旅游资源
  • 3篇旅游产业
  • 3篇旅游可持续发...

机构

  • 49篇云南大学
  • 4篇海南大学
  • 4篇美国农业部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9篇李鹏
  • 16篇杨桂华
  • 4篇陈海鹰
  • 3篇张洁
  • 2篇李向明
  • 2篇张一群
  • 2篇游长江
  • 2篇曾小红
  • 2篇郑彪
  • 2篇赵敏
  • 2篇李鹏
  • 1篇苏杨
  • 1篇吴承照
  • 1篇申仕康
  • 1篇王强
  • 1篇莫延芬
  • 1篇曾洪云
  • 1篇田里
  • 1篇李柏文
  • 1篇王桂玉

传媒

  • 5篇旅游学刊
  • 4篇生态经济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利经济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旅游
  • 2篇第三届中国生...
  • 1篇旅游科学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林业经济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经济学学科基本问题的新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生态经济学也不例外。基于对近20年来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文章把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基本问题概括为:研究目标——"一个路径选择"、研究对象——"两大系统交汇"、研究方向——"三个视角发展",以利于人们对于生态经济学学科系统构架和研究发展态势的整体把握。
李鹏杨桂华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旅游生态补偿视域下的自然保护区利益关系结构分析——以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英文)被引量:4
2018年
明确有关利益主体在特定区域和事物发展情境下的角色及互动关系,是界定各主体的权、责、利内容并构建相应补偿机制的基本前提。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地域系统,存在生态保护的公益性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私利性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不同主体围绕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以生态经济利益为基本内容的复杂利益关系。旅游发展相关要素注入将导致自然保护区原有利益主体关系格局的深刻变化。旅游生态补偿实施过程,是对旅游背景下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匹配关系的重构过程,也是形成不同主体间利益平衡和制约关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尚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索进程中的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对旅游背景下该保护区利益关系主体及其基本利益诉求特征进行分析;借助Mitchel等提出的三要素评分法,界定该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所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属性特征,将补偿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关系以及各自在旅游生态补偿合理实施后的利益变化情况;继而,以旅游生态补偿实施对各主体的相关利益影响为切入点,解析补偿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和影响制约关系,构建该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系统共生界面的利益关系结构模型。本研究可帮助人们进一步认知旅游生态补偿这种新型生态补偿途径的运作机理,并为自然保护区旅游背景下多方主体利益关系协调路径探寻提供有益参照。
陈海鹰何琳思李鹏曾小红游长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洱海湖滨带三生功能演变特征及机理
2023年
【目的】湖泊湖滨带是所在地生产生活的集中区域,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更是三生功能变化的典型区域。认识湖泊湖滨带三生功能演变规律,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访谈、网络文本等数据,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和NVIVO11软件,识别洱海湖滨带三生功能演变中的核心行动者及其行为。【结果】①2000年以来,洱海湖滨带经历了两个阶段:先从生活到生产的空间渐变,再从生产到生态的空间突变。②渐变阶段,核心行动者是客栈经营者,洱海身份是水景观,宅基地与房屋的作用是提供商业服务;突变阶段,核心行动者是当地政府,洱海身份是水环境,宅基地与房屋的作用是提供生活服务。③空间渐变是外来经营者引领其他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洱海景观消费”结成资本张力型网络,推动湖滨带社会自组织旅游开发;空间突变是当地政府指挥其他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洱海生态修复”结成权力压力型网络,实现行政力量主导湖滨带生态修复。【结论】湖滨带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基于不同核心行动者形成的差异化网络,使湖滨带生活、生产、生态功能交替变化。
李鹏叶帅赵敏段伟郎涛杨清星
关键词:生态修复旅游开发行动者网络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府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进——基于河长制概念史被引量:3
2021年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其政府治理模式蕴涵着"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基于概念史方法,以长兴、大理、无锡三地河长制及国家河长制演变为例,以河长制概念变化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治理的制度创新规律,力图通过概念变化来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密码。解构河长制概念单元可分为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部分:语言形式通过"河-长-制"3个语素复合表达"自然-政治-制度",思想内容通过治理主体、组织形式和结果评价3个方面表征治理体系;三地河长制语言形式基本一致,思想内容则大为不同,长兴河长制是部门负责人领衔的部门负责制,大理河长制是农民参与的个人负责制,无锡河长制是党政领导挂帅的政府负责制;河长制概念经历了产生、完善、定格、衍化的全过程演变;思想内容中的党政同责、政府牵头、监督考核等治理措施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精髓所在。
李鹏李贵宝
关键词:政府治理河长制概念史
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多情景核算——以云南泸沽湖为例被引量:7
2022年
确定旅游承载力是处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以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多源数据,利用“双评价”、容量转换等方法计算旅游承载力。结果发现:①泸沽湖具有“三区合一”的典型特征,由自然保护区、社区、景区3类空间叠加而成。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于社区人口负荷与景区旅游承载力之和。空间供给、资源消耗、设施提供和管理水平共同影响旅游承载力,其中空间供给是关键的制约因素;②依照“确定总量—减去存量—计算余量”的逻辑思路,计算出自然保护区适宜土地面积,获得特定建成情景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社区人口负荷得到保护区承载力余量,可进一步转换为景区旅游承载力;③维持风景旅游型城镇建成环境条件下,泸沽湖高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298.5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资源环境条件可支撑19920人,承载力余量为15918人,经过转换后可得旅游承载力为11938人/日;④针对短板的限制作用,提出采取倾斜木桶、延长长板等措施,为景区旅游承载力扩容提供思路。研究可为“三区合一”型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测算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保护地科学治理。
李鹏李晨阳沈梦婷杨亚娜赵敏杨桂华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
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意义探讨被引量:48
2007年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经济学新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生态足迹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旅游生态足迹特征、类型的基础上,以“四体旅游系统模式”为基本思路,探讨旅游生态足迹的四大功能意义,即: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功能,对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生态消耗的衡量功能,对旅游媒体——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功能以及对旅游载体——旅游环境影响的测度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旅游生态足迹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杨桂华李鹏
关键词: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环境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的模型与方法——经由旅游标准化实践的理论建构被引量:13
2012年
文章从旅游标准化实践中的标准失效、标准优劣判定难等现象切入,选取旅游标准化作归纳研究对象,对标准化的一般方法与模型进行理论建构。提出标准化需要遵循规范的程序,应用适用的模型,实施前需要施行定性的同质性判别步骤,以确定标准化对象以及标准化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标准化的对象特质和目标,确定使用可拆分对象的"分解式"标准化模型还是"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两个模型间互斥),以达到标准化的有效性。
杨彦锋蒋艳霞李鹏
关键词:旅游标准旅游标准化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类别构成及核算模型被引量:8
2017年
标准确立是旅游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综合化思维分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的依据、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按照内化旅游开发外部成本和旅游生态保护外部效益的要求,分别从正、负外部性视角审视和分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类别构成。其中,正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分别包括基于旅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于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以及基于旅游生态保护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而基于旅游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和基于相关主体生态和经济利益损失的补偿标准则构成负外部性视角的旅游生态补偿标准。以不同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核算内容为基础,以常用的生态效益法、成本法等为参照,可分别建立针对自然环境、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者、旅游地社区居民等对象的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现实中,旅游地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功能的转化方式及其价值核算方法、旅游生态补偿对象的受偿需求及补偿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以及补偿标准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性等,是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陈海鹰杨桂华曾小红李鹏游长江
关键词: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基于资源特性的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现有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倾向于从水利专业视角分类,导致水利风景区类型的表达难以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辨识,且分类体系存在重复交叉,不利于管理者操作等问题,在分析全国878家水利风景区命名和分类特点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唯一性、简明性、实用性等分类基本原则,对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特性,建立水资源水工程水文化的人水关系三元模型,将水利风景区分为资源(河湖)型、工程型和文化(遗产)型3个大类8个亚类。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鹏杨鹏兰红梅赵敏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自然保护地
水利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水利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内陆江河型、沙漠绿洲型和临海海洋型。水利旅游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水利旅游资源。对各分布类型的水利旅游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水利旅游资源。
张洁李鹏
关键词:水利旅游资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