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嗜肺
  • 10篇嗜肺军团菌
  • 7篇基因
  • 6篇基因表达
  • 5篇免疫
  • 4篇原核
  • 4篇体外
  • 4篇体外表达
  • 4篇克隆
  • 4篇霍乱
  • 3篇原核表达
  • 3篇免疫原性
  • 3篇军团菌
  • 3篇霍乱弧菌
  • 3篇核表达
  • 3篇杆菌
  • 3篇PCR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免疫
  • 2篇动物免疫试验

机构

  • 19篇四川大学
  • 2篇大理学院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9篇王涛
  • 18篇陈建平
  • 12篇张雷
  • 9篇田玉
  • 6篇张莉
  • 6篇刘明杰
  • 4篇廖涛
  • 3篇陈宪
  • 3篇杨志伟
  • 2篇马莹
  • 2篇陶大昌
  • 2篇杨春蕾
  • 2篇刘德松
  • 1篇李虹
  • 1篇姚卫
  • 1篇曾林子
  • 1篇李红霞
  • 1篇陈慧皎
  • 1篇张建国
  • 1篇刘刚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5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肺军团菌热休克蛋白6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中表达嗜肺军团菌的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嗜肺军团菌HSP60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UC18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后IPTG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可被抗军团菌抗血清识别。结论HSP60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有免疫原性。
廖涛陈建平王涛刘明杰张建国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热休克蛋白60
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及其保护力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和CTL特异杀伤活性等指标,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DNA疫苗重复免疫BALB/c小鼠2次,末次免疫2周后,用10倍LD50剂量攻击小鼠,计数小鼠的存活数及小鼠肺中的细菌数,观察感染鼠的肺部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ip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免疫原蛋白基因可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
杨志伟陈建平王涛田玉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免疫原性DNA疫苗
霍乱毒素ctx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006年
目的构建霍乱毒素A亚基基因(ctx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基(CTA)免疫原性的研究及其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霍乱弧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霍乱弧菌ctx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CT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扩增出了霍乱弧菌787bp的ctx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ctxA,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ctxA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霍乱弧菌ctx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张莉陈建平张雷王涛刘德松田玉
关键词:霍乱弧菌克隆基因表达
霍乱弧菌ctxB基因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2006年
目的构建霍乱孤菌ctxB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重组质粒pET32a-ctxB上切下ctxB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1-ctxB。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ctxB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对pcDNA3·1-ctxB的瞬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约380bp的ctxB被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经测序无误后,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检测到重组质粒pcDNA3·1-ctxB在NIH3T3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得到了表达。结论ctxB真核表达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的免疫原性及其作为佐剂的应用价值提供研究基础。
张莉陈建平张雷刘明杰王涛
关键词:霍乱孤菌真核表达
军团菌外膜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克隆军团菌外膜蛋白抗原基因 omp M,构建重组质粒 p LPM,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军团菌基因组 DNA中扩增得到 omp M基因 ,导入载体 p UC1 8,在 JM1 0 9中表达 ,并用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出 773 bp的 omp M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 LPM;表达出 2 5 k Da的蛋白质。结论 成功扩增军团菌 omp M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 LPM,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
芦殿香陈建平张雷王涛刘明杰田玉陈宪
关键词:军团菌PCR基因表达
军团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4年
王涛陈建平
关键词:军团菌致病机制巨噬细胞阿米巴
免疫佐剂分子CT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从霍乱弧菌 5 6 9B和 M0 4 5中扩增得到霍乱弧菌 B亚基基因 ,导入载体p UC18,构建重组质粒 p CTB并转化大肠杆菌 JM10 9,并用限制性酶切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分析、硫酸十二烷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扩增出 376 bp的霍乱弧菌 B亚基基因 ;构建免疫佐剂分子的重组质粒 p CTB;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出 12 KD的霍乱弧菌 B亚基抗原区带。
王涛陈建平张雷王玉芳马莹
关键词:免疫佐剂克隆技术基因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
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克隆并检测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tpA蛋白的免疫性能作必要的准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中扩得军团菌热休克蛋白A基因htpA,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htpA,重组子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JM109,IPTG诱导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分析鉴定。结果扩增出了291bp完整的ht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htpA,并检测到约36kDa的GST-htpA融合蛋白质表达条带。结论成功克隆了嗜肺军团菌htpA基因并使HtpA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刘明杰陈建平廖涛王涛陈宪田玉张雷张莉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霍乱肠毒素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和体外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霍乱弧菌ctxAB融合基因分子佐剂DNA疫苗,并在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ctxAB上切下ctxAB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1-ctxAB。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ctxAB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对pcDNA3.1-ctxAB的瞬时表达产物和稳定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ctxAB成功转入NIH3T3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到其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获得瞬时表达,对稳定转染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约40.5kDa处有阳性杂交信号。结论成功构建霍乱弧菌ctxAB基因分子佐剂DNA疫苗,并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
张莉张雷陈建平王涛杨志伟李金福
关键词:霍乱肠毒素DNA疫苗
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Ⅳ型菌毛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研究其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将其定向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ilE。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pilE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分别鉴定pcDNA3.1-pilE的瞬时和稳定表达产物。将pcDNA3.1-pilE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CTL杀伤活性等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扩增出了429bp的PilE基因,在细胞膜与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在相对分子质量15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pcDNA3.1-pilE在细胞内表达PilE蛋白。pcDNA3.1-pilE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嗜肺军团菌pil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免疫小鼠后诱导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杨志伟陈建平王涛田玉刘德松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免疫原性体外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