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35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探地
  • 8篇探地雷达
  • 8篇反演
  • 6篇地球物理
  • 5篇勘探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盆地
  • 4篇全波
  • 4篇值模拟
  • 4篇全波形
  • 3篇地电
  • 3篇电磁法
  • 3篇松辽盆地
  • 3篇磁测
  • 3篇磁法
  • 3篇大地电磁
  • 2篇地球物理勘探
  • 2篇地球物理探测
  • 2篇地震
  • 2篇地质

机构

  • 34篇吉林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教育部
  • 2篇中铁西南科学...
  • 2篇特拉华州立大...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河北省电力勘...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水东北勘测...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 1篇吉林省勘查地...
  • 1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莱斯大学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中地装(重庆...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阿卜杜拉国王...
  • 1篇中国科学院精...

作者

  • 34篇李静
  • 21篇曾昭发
  • 5篇陈雄
  • 4篇吴丰收
  • 4篇赵雪宇
  • 4篇王坤
  • 3篇鹿琪
  • 3篇李静
  • 2篇黄玲
  • 2篇许天福
  • 2篇冯晅
  • 2篇刘凤山
  • 2篇张良怀
  • 2篇李静
  • 1篇刘财
  • 1篇刘辉
  • 1篇夏昭
  • 1篇胡志鹏
  • 1篇黄大年
  • 1篇刘四新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Applie...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世界地质
  • 1篇黄金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电力勘测设计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石窟与土遗址...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源地震干涉法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前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距离短、测试频率大,增加了测试风险和施工风险;同时,由于各种方法对测试环境要求的差异,造成准备工作繁琐,占用了较长的施工时间,影响了正常施工。文章将地震干涉技术应用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提出了基于多源地震干涉法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新技术,该技术以隧道一端开挖爆破作为震源,在隧道另一端接收信号,通过相关处理成像,实现对隧道未开挖部分的一次性预报。文章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该预报方法的数值模拟,模拟了岩溶、断层两种不良地质体模型,准确预报出了溶洞、断层,验证了该预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吴丰收李静李静花晓鸣李富明
关键词:干涉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数值模拟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中段双湖地区地球物理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至藏东一带,相关研究将其厘定为冈瓦纳板块的北界,对探讨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及区域资源勘查与评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结合区域重磁数据、大地电磁数据对该缝合带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论证.首先基于WGM2012全球重力场模型网格化数据,利用垂向一阶导数计算、构造增强滤波等处理方法,推测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异常的空间分布.计算的区域莫霍面在缝合带南北两侧深度存在较大差异.重力数据及其处理结果论证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存在的可能性.其次,选取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中段双湖地区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解释,电阻率反演结果表明缝合带南北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结合区域地质情况,推测缝合带是不同地质体的分界线.最后,对缝合带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和地质认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地球物理数据分析处理,为进一步讨论缝合带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曾昭发赵雪宇李忠雄李静王坤马龙
关键词:卫星重力异常大地电磁测深
综合物探方法进行风电场岩性分层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大力发展,在钻机无法到达的风机位,如何查明岩体上部覆盖层厚度,划分岩体风化界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在河北两个风电场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针对介质的电磁差异,应用探地雷达方法查明地下岩性分布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差异,应用瞬态瑞雷波法也可以有效查明地下岩性分层情况;在同一个风机位进行联合勘探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物探方法解释结果与钻孔资料均吻合较好,二者可以相互验证补充,提高了解释精度,为电力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物探的应用提供了一类实例。
习建军王中荣李静
关键词:岩性划分瑞雷波探地雷达综合物探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地形影响和校正方法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研究地形对频率域航空电磁法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有效提取由于地形产生的航空电磁场,笔者利用频率域有限差分法开展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计算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坡度较陡的地形对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影响较大(尤其在沟谷位置地形影响最大),以至于增加了电磁异常的复杂程度,影响了电磁异常的解释结果。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和三维的地形校正方法对典型地形地电模型进行校正,有效去除和压制了地形引起的电磁干扰异常,突出了异常体引起的电磁异常,提高了频率域航空电磁的解释效果。
王卫平曾昭发李静吴成平
关键词: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地形影响地形校正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
近地表地球物理处理中,基于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技术可获得横波、纵波速度,同时估计地下介质的泊松比从而获得近地表复杂地下结构岩石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有助于揭示地下空洞,含油气等构造。传统多参数弹性波全波形反演(Full-...
张敞李静
关键词:地震反演多参数反演
辽宁兴城钓鱼台—朝阳娘娘庙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及地质意义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辽宁兴城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质教学实习和地球物理方法仪器试验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对区域地层分布以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但对于深部构造研究的地球物理资料相对较少.在国家深部探测专项九第六项目(SinoProbe-09-06)的支持下,我们在辽宁兴城钓鱼台—朝阳娘娘庙地区开展了约100km的大地电磁(MT)探测工作.测线横跨该区主要断裂构造带以及古老结晶基底、侵入岩和古生代、中新生代地层以及杨家杖子矿床分布区域.通过对大地电磁剖面的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该区域燕山期花岗岩、古老基底和晚元古白云岩明显的高阻和较高阻特征,而侏罗系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和新生代地层相对的低阻特征.较清楚反映了区域花岗岩岩基和其它侵入岩的侵位关系,特别是杨家杖子矿床的形成时空特征与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关系.为探讨结晶岩系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和侵位机制,对比分析不同岩体的岩浆侵入期次和变质—变形序次,以及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对于揭示该地区深部构造、岩浆侵入以及动力学演化规律,探索区域成矿背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曾昭发李文奔李静刘万崧陈雄黄大年徐学纯郑长青
关键词:矿床
岩(矿)石电阻率值对成矿构造环境的判别——以夏甸金矿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以山东夏甸金矿为例,基于大量岩(矿)石电阻率数据的存在以及岩(矿)石电阻率值与温度、压力的变化关系,通过电阻率值的大、小,从等温等压对比、岩石(或矿物)对比和数值计算3个方面反推温、压条件值。尽管该温、压条件值的判定并不是很精确,但数值变化的连续性,有规律的区间性、等距性和可对比性等,对成矿边界条件给予更系统、更深入地分析研究,获取有关成矿构造环境的更多信息。主要表现在电阻率值分别对组成成矿构造环境物质成分、温压条件连续变化,拉张和挤压,力学性质转换,主要物理能量转换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的判别,不仅加大成矿构造环境研究的深度,而且为新成矿预测标志的建立将增加新的内容。
李静孙忠实翁爱华付利敏孙黎范思琦
关键词:成矿构造环境夏甸金矿
基于多偏移距探地雷达数据的包络-波形反演
2022年
全波形反演(FWI)通过综合利用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实现对地下介质的高精度建模,是最具潜力的反演方法之一。目前,全波形反演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著名的就是初始模型依赖性问题。低频成分对于恢复长波背景速度结构进而构建初始模型至关重要,但是实际采集的探地雷达(GPR)数据中往往存在低频信息不足的情况,导致全波形反演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为此,该文提出基于地面多偏移距雷达数据的包络-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包络波场携带低频信息的特征来构建大尺度背景模型,同时又实现了对小尺度弱扰动目标体的精细刻画。在原始记录低频成分缺失的情况下,通过与常规全波形反演方法进行对比表明:包络-波形反演方法能够有效重构缺失的低频成分,提高对地下大尺度背景构造和细节信息的成像效果。
槐楠曾昭发李静王卓
关键词:多偏移距
2.5D forward modeling and inversion of frequency-domain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data被引量:1
2016年
Frequency-domain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s is a prove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Presently,the interpret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resistivity-depth imaging and onedimensional layered inversion;nevertheless,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two- or three-dimensional complex earth structures using 1D methods.3D forward modeling and inversion can be used but are hampered by computational limitations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data.Thus,we developed a 2.5D frequency-domain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forward modeling and inversion algorithm.To eliminate the source singularities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we split the fields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fields.The primary fields are calculated using homogeneous or layered models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and the secondary(scattered) fields are solved by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The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is solved by using the large-scale sparse matrix parallel direct solver,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e inversion algorithm was based on damping leastsquares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nd combined the pseudo forward modeling and reciprocity principle to compute the Jacobian matrix.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were us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李文奔曾昭发李静陈雄王坤夏昭
伊通盆地横头山火山机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2018年
火山隐伏机构的研究对火山演化、火山地热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伊通盆地内的横头山火山开展研究,采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山隐伏机构,揭示了横头山火山的形成时间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隐伏岩体的空间形态和构造环境,确立了一套针对隐伏火山机构的地球物理探测体系。研究表明:横头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在压扭应力作用下,玄武岩岩浆由深部沿马鞍山断裂挤出地表,现阶段岩浆通道已经闭合,一部分岩浆停留在通道中;横头山火山隐伏部分与围岩存在较大磁性差异,地表磁异常面积为2.6km2,沿马鞍山断裂北东向不均匀分布,埋藏深度小于1 000m。
王坤王坤曾昭发李静张良怀李静
关键词:火山机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