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34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腰椎
  • 10篇骨折
  • 9篇后路
  • 8篇机器人辅助
  • 8篇脊柱
  • 7篇椎体
  • 6篇胸腰椎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椎间盘
  • 6篇机器人
  • 6篇骨科
  • 5篇椎弓根螺钉
  • 5篇疗效
  • 5篇螺钉
  • 5篇骨科机器人
  • 4篇退变
  • 4篇内固定
  • 4篇后凸
  • 4篇脊柱侧

机构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李伟
  • 22篇张银顺
  • 20篇杨庆国
  • 12篇董福龙
  • 12篇申才良
  • 11篇钱军
  • 9篇陶晖
  • 8篇章仁杰
  • 5篇曹云
  • 4篇张建湘
  • 4篇徐鹏
  • 4篇贾金龙
  • 3篇曹慧敏
  • 3篇葛鹏
  • 3篇赵建龙
  • 3篇刘畅
  • 3篇周文明
  • 3篇张学军
  • 3篇沈玉君
  • 3篇杨昆

传媒

  • 16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合尸解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原因
2019年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原因。方法作者经历2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其中1例进行了尸体解剖,另外1例进行了术中探查。结合尸体解剖及术中探查的结果,以及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脏解剖的改变,分析左心室破裂的原因。结果 2例患者左心室破裂均排除了外科直接损伤,存在因解剖结构改变导致自发性破裂的因素。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与左心室结构改变有密切关系。
高晓天李伟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左心室破裂
后路半椎体全切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青少年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11-06 21例青少年半椎体畸形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为40.3°,术后平均为15.4°,末次随访平均为16.3°,矫正率为61.7%;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3.3°,术后平均为11.8°,末次随访平均为12.6°,矫正率为64.5%;局部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6.2°,术后平均为14.7°,末次随访平均为15.3°,矫正率为59.3%。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去除病因,同时矫正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是治疗青少年半椎体引起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
王磊杨庆国张银顺李伟贾金龙李路
关键词:半椎体青少年
后路半椎体全切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青少年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11-06 21例青少年半椎体畸形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为40.3°,术后平均为15.4°,末次随访平均为16.3°,矫正率为61.7%;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3.3°,术后平均为11.8°,末次随访平均为12.6°,矫正率为64.5%;局部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6.2°,术后平均为14.7°,末次随访平均为15.3°,矫正率为59.3%。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一例出现椎弓根切割,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近期随访丢失率低。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去除病因,同时矫正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是治疗青少年半椎体引起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
王磊杨庆国张银顺李伟贾金龙李路
关键词:半椎体青少年
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植骨与椎间植骨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植骨与椎间植骨两种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病人,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伤椎植骨组(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椎间植骨组(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椎间植骨),统计两植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丢失度,伤椎植骨组大于椎间植骨组。结论合并椎间盘损伤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椎间植骨的治疗方法疗效可靠,能重建伤椎高度,恢复前中柱支撑,促进骨折愈合。
刘广意杨庆国张银顺李伟徐超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椎间盘损伤椎间植骨
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宋旆文杨昆董福龙钱军张银顺李伟申才良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5-2016-12的46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TLICS评分平均6.3分(5-8分),LCS评分平均7.7分(7-9分),合并脊髓神经功能障碍40例。所有患者实施一期后路减压复位以及前中柱重建(TLIF或PLIF技术)。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椎间高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采用Frankel分级。结果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分别为20.2°、2.1°、2.4°和2.5°;椎间高度分别为32.9、57.8、56.4、55.1 mm;患者术后1周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及椎间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减压重建前中柱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矫正后凸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李伟杨庆国张银顺申才良张建湘
关键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椎间融合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李伟杨庆国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M-CSF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明确M-CS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中的肝移植和治疗肝病提供新思路。对取自于本院骨科治疗的患者的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提取、分离、传代培养及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的表面表型。为了诱导BMSCs的肝分化,本研究将BMSCs加入到培养基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21 d后,BMSCs表达了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a-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8(CK18),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分化与为分化的BMSCs表达的差异性。分化的BMSCs还显示了肝细胞的体外功能特征,包括白蛋白产生、尿素分泌和糖原储存。本研究结果表明,BMSCs在M-CSF诱导下可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可作为肝病治疗的细胞来源。
李伟陶晖曹云高松森杨庆国
关键词:M-CSFB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角蛋白
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辅助下单侧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手术治疗的7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机器人PKP组),同时选取22例未行机器人辅助操作、术者徒手穿刺的OVCF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PKP组),观察患者VAS评分及椎体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占比的指标。结果术前VAS评分相比较,机器人PKP组与传统PKP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PKP组各年龄段的患者的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占比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PKP组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占比百分率显著高于传统PKP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手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各年龄段患者的骨水泥分布均优于传统PKP手术且无明显差异性,可作为OVCF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
徐鹏李伟钱军张银顺董福龙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科机器人
肺动脉高压对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对Cox迷宫Ⅳ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和Cox迷宫Ⅳ消融手术治疗房颤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经胸心脏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力(PAP)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PAP<45 mm Hg,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1±7.8)岁]和B组[PAP≥45 mm Hg,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5±8.5)岁]。所有入组患者PAP均<70 mm Hg。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外科消融术后转窦及复发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1)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所用消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传导阻滞再入院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术后疗效:手术结束时、术后3个月A组房颤转复率分别为91.3%(42例)、82.6%(38例),B组分别为89.5%(34例)、73.7%(2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房颤转复率分别为82.6%(38例)、63.2%(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P≥45 mm Hg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影响较大[P=0.014,OR=5.661,95%CI(1.429,22.432)]。结论 PAP可能是心脏瓣膜疾病合并房颤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虽然B组(PAP≥45 mm Hg)房颤复发率较A组(PAP<45 mm Hg)要高,但总体疗效仍然是安全、有效的,故在临床中仍值得推广应用。
李伟张成鑫葛圣林黎冉龚文辉陈焘
关键词:心房颤动迷宫手术心脏瓣膜疾病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