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山西省旱作农业区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以张杂谷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处理(单施复合肥、1/2复合肥+有机肥、1/2复合肥+微生物菌剂和1/2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处理相比,1/2复合肥+有机肥和1/2复合肥+微生物菌剂处理谷子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1/2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谷子株高、穗长和穗下茎长较单施复合肥处理分别提高了5.0%、7.8%和4.4%。1/2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与单施复合肥处理相比,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0.4%和5.8%,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6.5%、19.9%和49.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1/2复合肥+有机肥、1/2复合肥+微生物菌剂和1/2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改善土壤肥力,2017年1/2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处理试验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16.5%、19.9%、49.2%和6.6%,2018年分别提高了5.9%、1.1%、13.2%和8.3%。从谷子产量、农民纯收入和品质等方面考虑,1/2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是最优施肥方式。
- 杨永青高芳芳马亚君陈鑫张杰
- 关键词:谷子复合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
- 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环链棒束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发酵条件、生物学特性及杀虫毒力的研究,对该菌发酵液中的化学物质研究甚少。本文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环链棒束孢发酵液进行分级萃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鉴定分析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萃余物中的化学物质组成。共鉴定69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类、酯类、烷烃、烯烃、卤代烃和酮类非极性/弱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等,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角鲨烯、环戊烯丙菊酯物质、瓜叶菊素Ⅰ等物质具有特殊的作用。发酵液提取物中还含有多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应结合多种色谱分离手段和波普学手段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广泛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 张杰王超然姚婷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岷江中游成都段河流无机氮形态影响因素初步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近年来岷江呈现出明显的氮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我们依据2006~2008年采集测量的水质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岷江中游成都段河流中无机氮形态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期、枯水期以及全年尺度上,水温是影响水体中无机氮形态组成,尤其是氨氮(AN)、总无机氮(TIN)中氮元素质量比(m(AN)/m(TIN)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且水温同m(AN)/m(TIN)之间呈负相关;在丰水期和全年尺度上,水体中pH值对m(AN)/m(TIN)的影响仅次于水温,前者呈负相关,后者呈正相关;在枯水期尺度上,pH值对于m(AN)/m(TIN)的影响位居水温和溶解氧(DO)之后,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DO对m(AN)/m(TIN)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是不相同的。在枯水期尺度上,DO对m(AN)/m(TIN)的影响较大,仅次于水温,而在丰水期和全年尺度上,DO对m(AN)/m(TIN)的影响位居水温和pH值之后,但是DO与m(AN)/m(TIN)之间在3个时间尺度上均呈现负相关;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通过刺激异养细菌生长消耗溶解氧间接抑制自养的硝化细菌的生长,COD含量与m(AN)/m(TIN)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均呈现正相关;水体中的碱度含量均能够满足氨氮的硝化所需,为硝化过程的非限制性因素。
- 张杰张杰张杰李大平陶勇王晓梅
- 关键词:氨氮
- 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间的拮抗试验及培养条件的筛选被引量:13
- 2016年
- 采用牛津杯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的拮抗作用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菌种配比来降低各个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较小的菌种配比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细黄链霉菌=6∶3∶2∶2∶6∶2∶2∶3∶2∶2。所选定的培养基为Ⅰ类培养基,p H6.5。根据菌种习性、生长环境以及快速活菌计数结果确定制备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顺序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真菌类。
- 吴颖侯潞丹张杰
-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拮抗作用菌种配比
- 高校“普通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索被引量:6
- 2018年
-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已被证明优于传统教学法,被多学科使用。为适应人才培养改革,本团队以《普通微生物学》为课堂改革突破口,尝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其案例类型、课堂形式、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讨,以期探索案例教学法在《普通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 张丽红张杰王东胜胡青平张秀红李琪
- 关键词: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 氮磷钾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旱作农业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为了探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区玉米的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以先锋6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1年连续四年定位试验,研究在复合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的各试验组中T3组效果最好,其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较试验前分别增加了124.40%、56.40%、119.10%、39%和94%、64.10%、123.80%、44.90%;产量分别增加了13.70%和14.20%;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了2.81%、2.95%、13.17%、8.32%和8.08%、8.23%;总产值分别为29095.56元/hm^(2)和29651.04元/hm^(2),扣除玉米种子、肥料等,净利润最大的均为T2组,产量分别为11979.75 kg/hm^(2)和12152.15 kg/hm^(2),较CK组增加了12.40%和12.20%,总产值分别为28751.4元/hm^(2)和29165.16元/hm^(2)。2020年、2021年我们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T2组进行扩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验证,产量分别为13307.21 kg/hm^(2)和13433.37 kg/hm^(2),较CK组分别提高了33.43%和33.60%;净利润为27407.30元/hm^(2)和27710.10元/hm^(2),较CK组分别提高了31%和31.31%。结合玉米产量、农民纯收入等方面考虑施用复合肥600 kg/hm^(2),生物有机肥1200 kg/hm^(2)的T2组是最佳施肥方式,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为旱区玉米种植施肥习惯做出理论性指导。
- 陈鑫张杰张杰武才女马亚君高芳芳王琨
- 关键词:混合肥玉米
- 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以‘晋麦9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释10倍、100倍、1 000倍的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方面,稀释1 000倍的菌剂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增加8.30%、8.30%和5.94%,但稀释10倍的菌剂抑制显著;在生长发育方面,稀释100倍的菌剂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的株高、两侧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9.78%、21.59%和56.60%;稀释100倍、1 000倍的菌剂均能提高其干重、鲜重、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其中1 000倍的效果更好。
- 秦亚芬张杰
- 关键词:小麦萌发微生物菌剂
-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对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旨在找出适合蒲县当地的科学施肥方法,为其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但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却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在本试验中以低肥量处理下的T2组效果最佳,其株高、出苗率、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净利润比常规施肥组分别提高了6.83%、5.31%、92.11%、27.0%和16.94%,还原糖含量降低了18.42%,是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
- 杨永青高芳芳马亚君何江米阳阳荣文俊张杰
- 关键词:马铃薯
- 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该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进行了优化,探讨4个不同单因素对杏鲍菇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00 g/L,麦麸30 g/L,蔗糖27 g/L,蛋白胨1.40 g/L,KH_2PO_40.85 g/L,MgSO_4 1 g/L。在此配方下,杏鲍菇菌丝干质量高达1.885 1 g/100 mL。这不仅为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栽培提供依据。
- 邓清仙侯潞丹贺志斌张杰
- 关键词:杏鲍菇培养基优化
- 锦江中氨氮污染及生物转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近年来,锦江呈现出明显的氨氮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从2007~2008年度连续四个季节对流经成都市区的锦江14个断面的氨氮污染及其生物转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COD的污染情况对影响锦江氨氮生物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现场调查温度、溶解氧等常规水质指标,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无机氮和COD浓度分析.结果发现:锦江全年第2季度COD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64%的采样点断面为劣Ⅲ类水质(>20 mg/L),第1季度仅采样点9(毛家湾)劣于Ⅲ类水质,第3和4季度COD浓度均低于20 mg/L;而锦江全年氨氮污染情况均非常严重,第1季度和第2季度锦江所有断面的氨氮浓度均为劣Ⅴ类水质(>2mg/L),除了彭山县城(采样点14)外,第3季度和第4季度中的氨氮污染均显著劣于Ⅲ类水质(1 mg/L);锦江14个主要采样点中,中和场到江安河锦江汇流处(采样点6~8)之间的断面中COD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污水处理二厂(采样点4)和一厂(采样点5)的排放口氨氮污染情况最为严重,之后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另外,氨氮的生物转化主要集中在锦江下游黄佛(采样点10)到江口(采样点13)之间的河道,表现为氨氮浓度不断减少,硝酸盐浓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 张杰张杰张杰李大平陶勇王晓梅
- 关键词:氨氮污染生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