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地质
  • 7篇锆石
  • 5篇定年
  • 5篇土壤
  • 4篇地理
  • 4篇东段
  • 4篇东昆仑
  • 4篇东昆仑东段
  • 4篇页岩
  • 4篇页岩气
  • 4篇金矿
  • 4篇勘探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意义
  • 3篇杏树
  • 3篇探测器
  • 3篇西南天山
  • 3篇南天山
  • 3篇S模

机构

  • 35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新疆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长江航道测量...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35篇王超
  • 7篇何世平
  • 7篇时超
  • 7篇李荣社
  • 5篇于浦生
  • 4篇刘良
  • 4篇潘术娟
  • 3篇张海迪
  • 3篇罗金海
  • 3篇车自成
  • 3篇辜平阳
  • 3篇宋腾
  • 3篇王超
  • 2篇李世臻
  • 2篇张静艺
  • 2篇周志
  • 2篇杨晓光
  • 1篇朱小辉
  • 1篇桂小军
  • 1篇康磊

传媒

  • 6篇地质通报
  • 3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20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南亚东地区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2010年
亚东岩组是高喜马拉雅地区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之一。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侵入亚东岩组的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进行了测年,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499.2±3.9)Ma(中寒武世),提供了泛非构造-岩浆事件的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黑云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为68.04%~68.92%,在(K2O+Na2O)-SiO2图解上样品点落入亚碱性系列的花岗闪长岩区,A/CNK指数均大于1.1,在Shand指数图解上落入过铝质系列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曲线,出现弱Eu负异常(δEu=0.62~0.79);微量元素表现出Ba、Nb、Ta、Sr亏损和Rb、Th、U相对富集的特征。通过Rb-(Y+Nb)和Rb-Hf-Ta图解判别,认为亚东地区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
时超李荣社何世平王超潘术娟刘银辜平阳
土壤生态监测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生态监测装置及系统,用于对土箱内的土壤生态进行监测,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土壤蒸渗量监测单元、土壤呼吸监测单元、土壤参数监测单元;土壤蒸渗量监测单元包括设置在土箱...
刘晓煌 裴小龙 刘慧蓝 方梦阳王超 袁泽民
渤海湾曹妃甸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分析
2024年
对渤海湾曹妃甸海域1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分和参数分析,利用Pejrup三角投图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并运用GAO-COLLINS模型模拟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黏土。粉砂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粒度从东北向西南由粗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研究区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沉积中心,且二者沉积物输运趋势差异明显。东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北侧离岸输运,南侧向近岸输运,西侧向东输运;西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向西南、向西和向北输运。物源、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是物质输运的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周边工程环境因素、海底地形地貌、海流和地质背景等信息,在Pejrup三角图上,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成3个区,各区沉积动力强度与沉积物类型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物质运输主要受潮流、波浪和渤海湾环流控制。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南部海域现代沉积特征和水动力特征,可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后海域沉积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冯永财郝连成胡延斌褚宏宪李佳林远继东黄杏陈晓日王超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沉积动力环境
新疆欧西达坂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LA-ICP-MS定年:西南天山古生代洋盆俯冲作用过程的启示被引量:29
2009年
本文对出露于南天山南缘断裂带的欧西达坂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其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并且显示了强烈的后期变形特征。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了两组年龄:421±3Ma,273±2Ma,前者为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而后者则代表了南天山后碰撞伸展走滑作用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的SiO2含量介于65.16%~75.50%之间,Mg#值低(0.23~0.41),A/CNK=0.86~1.15,为过铝-强过铝质,钙碱-高钾钙碱系列花岗岩;(La/Yb)N为4.40~6.32,δEu=0.58~0.77。与二长花岗岩相比,石英闪长岩的SiO2含量较低(55.46%~58.29%),相对富钛、钙、铁、铝和MgO等;铝饱和指数A/CNK=0.88~1.04,Mg#值高(0.45~0.50),为钙碱性系列。二长花岗岩的(La/Yb)N为7.84~9.48,δEu=0.52~0.78。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样品均明显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而二长花岗岩表现为更加亏损Nb、Ta、P、Ti等元素,并具有明显的Sr负异常。该岩体高的Al2O3、La/Nb、Th/Ta值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Nb-Ti的负异常说明该套岩石形成于板块边缘环境或来自岛弧环境下的陆壳源区。石英闪长岩可能来源于镁铁质岩浆底侵导致的下地壳部分熔融,二长花岗岩可能是来自于中下地壳的无水熔融。欧西达坂岩体体现了南天山洋早古生代向南短暂而局部的平坦的低角度板片俯冲。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推测在早古生代南天山洋可能存在双向俯冲,从而形成同一洋盆中的蛇绿岩在南天山南北两侧的就位;而在晚古生代南天山洋一直向北俯冲,具有长期、多阶段的特征。
王超王超罗金海车自成刘良
关键词:南天山
一种便携式小灌木根系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灌木根系取样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取样器和铲子,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多...
徐熊伟王超徐灿王振会蔺如喜张晨邹福燕
西藏类乌齐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对藏东他念他翁山类乌齐地区侵入吉塘岩群恩达岩组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测年,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235.7±0.68)Ma(中三叠世),为藏东他念他翁山地区印支运动提供地质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Si02含量为74.02%-77.47%,(K20+Na20).Si02图解中落入亚碱性花岗岩区,FeOT/MgO-Si02图解中落入钙碱性区域,SiO2-FeOT/(FeOT+MgO)图解中落入铁质区。A/CNK指数为1.41,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Eu具明显负异常(扼u=0.05~0.35)。微量元素表现出Ba,Sr,Zr,Hf亏损,Rb,Th,U相对富集特征。据CaO/Na20比值、Rb-sr-Ba含量变化及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形成于上地壳,源岩为泥质岩石花岗质岩浆。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藏东他念他翁山地区侵入恩达岩组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地球动力学环境。
时超李荣社何世平王超潘术娟张海迪辜平阳
关键词:印支运动
一种红土区土壤下渗水收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土区土壤下渗水收集装置,属于土壤研究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盒、储水瓶、真空瓶和抽真空装置;所述收集盒上设有泥沙过滤层,所述泥沙过滤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顶盖、尼龙网层和医用纱布层;所述收集盒通过胶管连...
黄超 李灿锋 陈贵仁 李鸿 张春来 李辰王超 张连凯
一种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监测采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动力系统,箱体外部上方设有把手、气体采集孔和压力平衡孔,气体采集孔和压力平衡孔分别位于把手的两侧,气体采集孔连接有收集装置,压力平衡孔连接...
熊银洪 陈贵仁 李灿锋 张连凯 李鸿 杨化菊王超 何旭
基于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的新安江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与预测被引量:2
2024年
探析碳储量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对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具有积极反馈作用。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新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运用PLUS模型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2040年新安江流域碳储量分布。结果显示:(1)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研究区的碳储量。2000—2020年,新安江流域建设用地扩张602.707 km^(2),林地、耕地、草地和灌木分别减少615.225 km^(2)、42.640 km^(2)、3.021 km^(2)和0.296 km^(2),碳储量减少4.937×10^(6)t;碳储量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一致,碳储量较高区域的建设用地少、生态用地集聚连片且分布较多。(2)2040年多情景模拟显示,整体土地利用格局一致,局部变化明显。城镇发展、自然发展和耕地保护情景碳储量分别下降7.540×10^(6)t、7.544×10^(6)t和11.302×10^(6)t,其中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下降最少(7.130×10^(6)t)。(3)碳储量空间分异受地形、生态和人为因素影响。地理探测器表明,NDVI(0.561)和NPP(0.398)的解释力显著高于其他因子,是新安江流域碳储量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强于单一因子,其中NDVI与坡度的协同影响类型最强(0.652)。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政策可控制碳储量减少,在未来规划中,应保护生态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扩张,以提高碳储量水平。
闵婕刘晓煌肖粤新李洪宇雒新萍王然邢莉圆王超赵宏慧
关键词:新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
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的云贵高原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对云贵高原产水量进行定量评估与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地区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安全以及构建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对维持城市水源涵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PLUS模型预测该地区2025与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利用InVEST模型定量估算2000—2030年(以5年为一期)产水量,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剖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同坡度等级下的产水量变化情况;利用地理探测器对产水量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30年该地区产水总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其产水总量分别是:7.818×10^(7)m^(3)、5.750×10^(7)m^(3)、4.700×10^(7)m^(3)、9.162×10^(7)m^(3)、7.498×10^(7)m^(3)、7.820×10^(7)m^(3)、8.999×10^(7)m^(3);产水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南和北部高、中部低特征;(2)未利用地是该地区产水量最高的地类;(3)气象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云贵高原年产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地理探测器的分析表明降水量、蒸散发量对产水量的解释力较强,降水量和土地利用的交互作用对产水量变化的解释力最强。产水量集中在坡度为0°~5°的区域,占总产水量的43.80%。研究结果可为云贵高原水资源的动态评估、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郭佳晖刘晓煌张文博杨朝磊王然雒新萍邢莉圆王超赵宏慧
关键词:产水量云贵高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