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5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江苏省汽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汽车试验用驾驶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消除汽车试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代替人类驾驶员进行汽车试验的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介绍了驾驶机器人系统的组成、汽车性能自学习算法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给出了驾驶机器人用于排放耐久性试验的实车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驾驶机器人车速跟踪控制精度满足汽车试验的要求,重复性好,验证了驾驶机器人控制性能的有效性。 陈刚 张为公 龚宗洋 赵马泉关键词:汽车试验 驾驶机器人 自学习 车速控制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09年 疲劳驾驶已成为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难点,介绍当前有代表性的预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预警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孙伟 张为公 张小瑞 陈刚关键词:疲劳驾驶 预警系统 信息融合 基于Adaboost与肤色分割融合的驾驶员图像脸部检测 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改进的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出可能存在的初始人脸区域,适当扩大初始人脸区域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RGB颜色空间的肤色分割算法进行人脸区域的二次定位,根据定义的脸部区域重合度和人脸几何特征实现对脸部区域的精确融合检测。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孙伟 张为公 张小瑞 陈刚关键词:ADABOOST 肤色分割 信息融合 疲劳驾驶 基于Haar-like和肤色特征的驾驶员脸部检测融合算法 2009年 对驾驶员面部疲劳状态进行视觉监测的前提是脸部区域的准确、快速检测。采用改进的基于Haar-like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出可能存在的初始人脸区域,然后适当扩大初始人脸区域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肤色特征和区域连通算法在YCbCr和rgb颜色空间上对人脸区域进行二次定位,最后根据定义的脸部区域重合度和人脸几何特征,实现脸部区域的融合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孙伟 张为公 张小瑞 陈刚 吕成绪关键词:HAAR-LIKE特征 肤色特征 驾驶员 信息融合 汽车驾驶机器人多机械手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2009年 汽车驾驶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多机械手的协调控制。为了实现驾驶机器人换档机械手和油门、离合、制动机械腿的综合协调控制,最终实现对给定循环行驶工况的车速跟踪,首先建立了基于Saridis G N三级控制架构的驾驶机器人递阶控制模型体系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驾驶机器人多机械手协调控制方法,并设计了油门/离合器协调控制器和油门/制动切换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合理协调控制汽车驾驶机器人油门、制动、离合机械腿和换挡机械手,实现了车辆的平稳起步,平顺换挡以及对给定车速的跟踪。 陈刚 张为公 龚宗洋 孙伟 赵马泉关键词:汽车 驾驶机器人 多机械手 协调控制 设计模式在同步器试验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设计了同步器性能与寿命试验台架的软件系统。介绍了试验系统组成、测控系统设计、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基于设计模式的核心层框架及工位设计。利用设计模式建立了可扩展、可复用及稳定的核心框架,并进行了工位设计,从而优化了代码的执行,提高了开发效率。经过长时间运行表明,该软件系统稳定地完成变速器同步器性能和寿命试验,运行稳定可靠。 李亭亭 张为公 龚宗洋 陈刚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 测控系统 面向对象 多特征双重匹配验证的驾驶员脸部融合检测 2009年 针对基于单一特征驾驶员脸部检测算法在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驾驶员脸部检测融合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基于Haar-like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在整幅图像上检测出可能存在的初始人脸区域,然后自适应地扩大初始人脸区域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肤色特征的方法在YCbCr空间上进行脸部的二次检测,最后根据定义的脸部区域重合度和人脸几何先验知识对驾驶员脸部区域进行双重匹配验证进而制定相应的定位规则对脸部进行融合检测。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孙伟 孙伟 张为公 张小瑞 陈刚关键词:HAAR-LIKE特征 肤色特征 先验知识 基于证据理论和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换挡平顺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目前汽车换挡平顺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证据理论和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换挡平顺性评价方法。运用证据理论对不同驾驶员给出的主观评价进行数据融合;通过模糊神经网络对由仪器测得的客观评价指标和经证据合成后的相应主观评价构成的样本向量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了汽车换挡平顺性评价系统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各自的缺点,能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汽车换挡平顺性。 陈刚 张为公 龚宗洋 薛金林关键词:证据理论 模糊神经网络 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驾驶机器人替代人类驾驶员在危险条件和恶劣环境下进行汽车试验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分析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研究难点,介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东南大学自主研发的汽车驾驶机器人与国外驾驶机器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驾驶机器人用于排放耐久性试验的实车试验结果,验证了驾驶机器人控制性能的有效性,最后对汽车驾驶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刚 张为公 龚宗洋 孙伟关键词:汽车试验 驾驶机器人 车速控制 用于检测疲劳驾驶的自适应脸部定位方法 2009年 针对疲劳驾驶视觉检测技术中驾驶员脸部定位快速性与准确性难以同时满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肤色和面部几何特征相结合的自适应脸部定位方法。该方法对YCbCr空间肤色相似度和传统Otsu阈值分割算法进行改进,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采用新的区域连通和区域标记算法定位出脸部位置。最后,根据人脸几何特征对脸部区域做进一步确认。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驾驶员图像脸部进行快速、准确定位。 孙伟 张为公 张小瑞 陈刚 吕成绪关键词:疲劳驾驶 肤色模型 自适应阈值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