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鹏

张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石流
  • 9篇泥石
  • 9篇泥石流
  • 6篇灾害
  • 5篇信息量法
  • 4篇GIS
  • 3篇灾害风险
  • 3篇泥石流灾害
  • 3篇龙江流域
  • 3篇基于GIS
  • 3篇白龙江流域
  • 3篇SCS模型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易损度
  • 2篇灾害风险评价
  • 2篇泥石流危险性
  • 2篇泥石流危险性...
  • 2篇嘴子

机构

  • 15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作者

  • 15篇张鹏
  • 14篇马金珠
  • 7篇宁娜
  • 5篇齐识
  • 4篇田黎明
  • 3篇刘东飞
  • 3篇张雅莉
  • 3篇赵艳萍
  • 2篇顾春杰
  • 1篇张鹏
  • 1篇杨晓燕
  • 1篇张山佳
  • 1篇孙爽

传媒

  • 3篇山地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LO-2D模型的泥石流运动冲淤数值模拟被引量:27
2014年
采用2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格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选取陇南市武都地区清水沟、嘴子沟及段河坝3条泥石流沟为试验区.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Ⅱ格式输入至FLO-2DPRO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各网格点的可能运动速度、淤积深度,并将模拟结果整合致GIS中.在GIS软件中分析可能淤积范围,通过对比2010年陇南"8.12"特大暴雨事件引发泥石流灾害灾情,验证了FLO-2D模型模拟试验区泥石流威胁范围的正确性,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发生灾情威胁范围大致相符.
张鹏马金珠舒和平王刚
关键词:泥石流数值模拟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滑坡危险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
宁娜马金珠张鹏
关键词:泥石流GIS信息量法
中小尺度区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以中小尺度区域——甘肃省舟曲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县内19个乡镇为评价单元,利用区域危险度及易损度作为基础评价指标,进行中小尺度区域风险评价。区域危险度采用信息量法,以栅格250 m×250 m为基础单元进行评价,获得舟曲县各乡镇危险度;区域易损度以生命和财产作为衡量标准,从人口易损性、经济与生态环境易损性进行分析,得到研究区各乡镇综合易损度。通过危险度与易损度耦合,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划分区域风险等级,绘制了舟曲县风险区划图,同时提出了中小区域防灾减灾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曲县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城关镇、东山乡及江盘乡、大川乡和果耶乡部分区域。
舒和平刘东飞顾春杰张鹏马金珠
关键词:GIS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模糊评判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对甘肃南部泥石流历史与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武都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泥石流沟主沟纵坡降为主导因子,山坡平均坡度与暴发频率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对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也越大。应用此方法划分出白龙江干流、北峪河两岸及甘泉-佛崖乡属泥石流灾害极度危险区;盘底乡属高度危险区段;五库乡属中度危险区段;五马乡等地段属轻度危险区段,此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宁娜张鹏马金珠赵艳萍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泥石流
不同降雨频率单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对危险度与易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合GIS技术,得出单沟泥石流不同降雨频率下灾害风险度,最终获得了段河坝泥石流沟不同降雨频率下风险分区.结果表明:段河坝泥石流沟总体属于中偏高风险等级,50年一遇最大泥石流冲出量为36.5×104m3,极高风险区面积为0.01 km2;100年一遇最大泥石流冲出量为196×104m3,极高风险区面积达到0.13 km2.
舒和平马金珠张鹏刘东飞
关键词:泥石流
基于SCS模型的甘肃南部小流域径流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SCS模型考虑了径流与土壤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能反映不同土壤和地面覆盖条件影响产流的特点,所需参数较少,是一种简洁且实用的流域径流计算方法。基于小流域DEM和遥感资料,利用GIS划分流域子单元,以甘肃南部嘴子沟流域为例,选取不同时段不同降水量,应用SCS产流模型对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径流深和径流量分布图;利用GIS技术实现径流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为模拟、评价及预测小流域泥石流的危险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鹏张雅莉王刚马金珠
关键词:SCS模型GIS系统径流
SCS模型在陇南武都地区嘴子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陇南武都地区嘴子沟流域的DEM,根据流域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划分流域子单元,在此基础上利用嘴子沟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地理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根据SCS模型CN值标准表,提出适合各子流域产流计算...
张鹏马金珠宁娜齐识田黎明赵艳萍
关键词:小流域SCS模型地质灾害
文献传递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滑坡危险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
宁娜马金珠张鹏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量法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聚落选址与预测——以庄浪河流域为例
2025年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领域,对重建古聚落分布格局及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的适应过程极为重要。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貌是新石器时期先民开展定居生活和向高原拓展的重要通道,其中的庄浪河流域更是连接青藏高原、陇西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关键节点。本研究在庄浪河流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确定含有马家窑文化马厂时期遗存的聚落遗址20处,年代范围为4200~4000 cal.a B. P.;在此基础上,基于对聚落现代水文地貌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的认识,利用地图代数法对该流域可能存在遗址的区域进行了预测,新发现9处遗址,并经实地考古调查得到了验证。结合古代水文状况、地貌形态、生业模式和社会意识等,分析该区域新石器晚期聚落的选址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单个遗址的微环境尺度上,聚落倾向于选择取水便捷、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避免水患的河岸高地,可能与阶地形成年代、频发的水患以及生业模式对土地资源、水源和日照辐射的需求有关;2)在流域尺度上,聚落沿河呈带状集中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具有“相聚成群”、“以大带小”的空间特征,可能与社会组织的主动性选择相关。与周边区域对比,不同环境下同时期聚落选址策略差异显著。本研究提出的遗址预测方法在河谷盆地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为提高田野考古调查效率,以及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地关系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张鹏张鹏张鹏杨晓燕
SCS模型在陇南武都地区嘴子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SCS模型是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简称SCS)于1954年开发研制的小流域水文模型,由于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观测资料要求不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它国家。我国从...
张鹏马金珠宁娜齐识田黎明赵艳萍
关键词:径流模拟SCS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