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压裂
  • 3篇油藏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气藏
  • 3篇产能预测
  • 2篇低渗
  • 2篇低渗油藏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2篇特低渗
  • 2篇特低渗油藏
  • 2篇钻井
  • 1篇堵水
  • 1篇多级压裂
  • 1篇性能评价
  • 1篇压裂效果
  • 1篇压裂液
  • 1篇盐岩
  • 1篇延长气田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阿德莱德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1篇张磊
  • 3篇李相方
  • 3篇徐宏明
  • 3篇赵凤兰
  • 3篇张磊
  • 2篇徐兵祥
  • 2篇侯吉瑞
  • 2篇张保瑞
  • 2篇龚崛
  • 2篇张建忠
  • 1篇陈勇
  • 1篇柳贡慧
  • 1篇葛涛涛
  • 1篇王威
  • 1篇程娣
  • 1篇王克雄
  • 1篇石军太
  • 1篇王念喜
  • 1篇蒋记伟
  • 1篇张航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国天...

年份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29支平1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分支井可显著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增加油气井产能,减少环境污染。分支井钻井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实现两井连通,并保证分支连接处的力学完整性、水力完整性和再进入能力。高29支平1分支水平井采用“无预留孔”技术,即采用常规完井方法固井后,按设计的开孔位置,在特制限位器的作用下进行开孔,把主井眼与分支井眼连通。同时利用限位器实现分支井的再进入。该井是冀东油田完成的第1口分支水平井,也是国内首次自行设计、施工的第1口分支水平井。该井于2005年3月4日投产,2分支合采,日产油123.3t。实践证明,无预留孔技术具有工具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张磊王克雄程娣张航张锐程汝才
关键词:分支水平井套管开窗井身结构钻具组合
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被引量:21
2013年
水平井多级压裂和储层低孔低渗特性使页岩气呈现长期的瞬态线性流,吸附气的解吸和纳米级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效应使页岩气藏的产气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基于瞬态线性流和吸附气解吸的特点,考虑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效应,建立并求解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绘制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典型曲线,总结出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包含裂缝线性流、双线性流、基质线性流和边界效应4个流动阶段。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储容比、窜流系数、气藏尺寸对典型曲线的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滑脱效应对产能的影响,得到滑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版,对页岩气产能模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张磊李相方徐兵祥石军太龚崛张保瑞
关键词: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滑脱效应窜流系数
特低渗油藏CO_2非混相驱封窜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为了提高特低渗油藏CO2驱的开发效果,以靖边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组不同的驱油实验(生产压差分别为1 MPa、2 MPa、3 MPa、4 MPa、5 MPa)分析CO2驱过程中的窜逸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差增加,见气时间和气窜时间缩短,但是最终采收率却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见气前后产量大幅增加,是开采的最主要时期.实验显示在3 MPa压差下驱油效果最好.在3 MPa驱替压差下开展了封窜提高采收率实验,封窜剂选用异丙胺.结果显示:封窜剂的残余阻力系数为6.92,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很好,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达15%.实验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段油藏的最佳驱替压差为10 MPa,在气窜之后采用异丙胺封堵能大幅提高最终采收率.
张磊张磊赵凤兰侯吉瑞王嘉晨徐宏明
关键词:封窜异丙胺波及体积
清洁压裂液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2
2012年
阐述了清洁压裂液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黏弹性机理、破胶机理、抗剪切机理、携砂原理、"零伤害"机理等;介绍了国内外应用情况;总结了清洁压裂液的优缺点。
张磊
关键词:清洁压裂液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页岩气产量数据分析方法及产能预测被引量:37
2013年
基于页岩气井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运用双重孔隙线性瞬态流典型曲线分析Eagle Ford页岩气藏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数据,并进行储量评价。根据产量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关系,将该气井生产分为表皮效应、线性流动、边界效应3个流动阶段;运用基质线性流动模型计算该气藏基质渗透率,利用数值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根据边界效应时间点求取该井体积压裂范围游离气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预测,并研究吸附气解吸对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井体积压裂范围游离气储量与裂缝模拟结果符合度超过85%;解吸气对页岩气井产量贡献取决于平均地层压力与吸附曲线形态;解吸气对该页岩气藏开发早中期的影响可忽略,对开发后期产量的影响很大,气体解吸能增加总采出量30%以上。
徐兵祥李相方HAGHIGHI Manouchehr张磊张保瑞王威
关键词:页岩产能预测储量评价
碳酸盐岩油藏用新型乳化酸酸岩反应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温度为125~128℃,由于乳化剂性能不稳定,常用的乳化酸在此条件下失效。选用二乙醇胺、马来酸酐、环氧丙烷为原材料合成了1种新型的乳化剂。将该乳化剂配制成乳化酸后进行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以评价酸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20℃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J=1.069×10-6.C1.119;变温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J=2.1×10-4exp(-9805.6/RT).C1.119;120℃下氢离子的传质系数为7.1×10-6cm2/s;氢离子传质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De=2.25E-11T2-1.1E-8T+1.56E-6。自制的乳化酸的缓速性能良好,能满足塔河油田油田酸化压裂施工的要求。
张磊张磊赵凤兰舒俊峰陈勇徐宏明
关键词:增产措施酸液乳化酸传质系数
裂缝性页岩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页岩气藏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考虑未压裂区双重介质特点及其对产气的贡献,建立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并求得定压条件下Laplace空间解。数值模型验证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度高,在此基础上推导新的页岩气双孔瞬态产量典型曲线,补充和发展原有页岩气SRV模型典型曲线,并进行参数敏感分析,将新建典型曲线与SRV模型、Brohi模型典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典型曲线流动阶段表现为线性流与过渡流交替,较Brohi单孔外区模型典型曲线更复杂;气藏尺寸、窜流系数、内外区裂缝渗透率比对典型曲线影响很大,而储容比的影响不明显;未压裂区天然裂缝对气井产量有积极作用,对页岩气藏进行产能预测时不可忽略。
徐兵祥李相方HAGHIGHI Manouchehr张磊龚崛葛涛涛
关键词:页岩气体积压裂双重介质
精细控压多级并联节流管汇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现代精细控压钻井中,由于节流阀的压力调节特性与节流阀开度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现有的节流管汇很难通过单个节流阀实现全开度范围内的精确调节。为了能使普通节流阀满足回压控制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并联节流管汇实现回压精细控制的思路,并对并联管路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模拟了四支路并联节流管汇精确控制井口回压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并联节流管汇的压力调节特性。与传统节流管汇相比,并联节流管汇具有压力调节特性曲线线性度良好、调节区间大、调节精度高、对节流阀精度要求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精细控压钻井及其地面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张涛柳贡慧李军蒋记伟张磊刘伟
关键词:控压钻井节流阀井口回压
酸化堵水一体用稠化剂的室内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满足酸化堵水一体化技术的要求,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烷基氯化铵(DMC)聚合物阳离子稠化剂,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800~1200万。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稠化剂最佳加量为1.0%,在5%、10%HCl溶液中的溶解时间为30min。HCl加量为5%、10%时,稠化剂酸液体系黏度分别为31.0、26.8 mPa·s,在72℃回流1 h后的黏度损失率分别为21.94%和32.46%;60℃时稠化剂在5%、10%盐酸中浸泡48 min后的黏度损失率分别为39.67%和36.12%。经过交联反应成胶后的黏度均大于100Pa·s,成胶时间均低于8 h。抗盐实验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增加,稠化剂的溶解时间变长,但体系的初始黏度、成胶后的黏度、成胶时间变化较小。该稠化剂满足酸化堵水一体化技术的要求。
张磊张磊侯吉瑞赵凤兰张建忠杨济鲜
关键词:酸化堵水稠化剂性能评价
物性参数对特低渗油藏压裂效果的影响及参数组合优选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长庆油田地层压力相近的一千多口采油井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四个物性参数中孔隙度对压裂效果最为敏感,其次是渗透率,再次为储层厚度,含油饱和度为最不敏感的因素。而在实际油藏中由于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变化范围较小,储层有效厚度的变化范围很大,使得在实际压裂选井选层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储层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之间的数量关系,该关系可以通过灰色关联法确定。对长庆油田某一区块7口井的压裂实际表明,以储层物性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分析为基础的灰色关联评价法能较好地符合油田实际压裂结果。
张磊张磊侯吉瑞张建忠张建忠李程辉
关键词: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灰色关联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